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国宾 《西部大开发》2011,(2):143-143,161
人文性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认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才能转变观念,教学才能重视人文性,挖掘教材人文性价值.注重课堂人文性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丈内涵,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欣赏到真、善、美,并能使其语文能力与人格健全平衡发展,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文教学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人文意识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在阅读教学中注入人文意识,在写作教学中展现人文精神,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3.
肖百慧 《魅力中国》2011,(17):161-161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课改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凸显出来。人文性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生健康发展。目前的语文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从而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新课程改革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显得至关重要,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工具性和语言性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工具性通常指语文作为交际工具,是人们思想感情交流、表达、传递的载体,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人文性指语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它强调人的自身完善与追求,包含人的尊严、个性、品德、情操等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矛盾的情况,究竟是偏重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在笔者看来,中学教师应努力做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正确认识、理解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精神底蕴.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因此要从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并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进行人文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培养等方面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将地方文化适当地融入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可巧用地方文化的本土性,让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本教材;可巧用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完成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可用导入、讨论等方法巧用地方文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巧用地方文化,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愈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自身都是一个个充满生命特征的个体,都有着个性魅力,有着独立意识、创造能力和人格理想,有着独特的人文素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追求像诗一般的优美、像火一般的炽热,可以追求华丽庄重,可以追求诙谐幽默,可以追求矛盾冲突.只有教师充满个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才能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出课文深层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4,(12):134-135
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既要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还要兼顾人文素质培养,力求实现二者高度融合。高职语文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门基础课,应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焦海滨 《魅力中国》2011,(6):196-19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相似文献   

12.
刘自勇 《魅力中国》2014,(9):202-202
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刘毅 《新西部(上)》2014,(2):87-87,78
本文认为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具备人文、体育、科研和道德等素质素养,爱岗敬业,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称号.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细心地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挑战创新中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感悟体验,突出情与理的结合和情感教育,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搞好个性化阅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像性和多样性的生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对语文工具性的极致强调,忽略了人的价值和人的生活,从而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消失和个性的泯灭,甚至道德的滑坡.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看出,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人为本(即以培养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把人文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作为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18.
中职语文教学是不同于中学和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特殊阶段,就其教学目标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中职语文教育一方面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要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教育和熏陶,关心学生心理、品格、修养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比如<论语>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进行文言知识的讲授,还要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逆反情绪明显,不懂的为人处事等特点,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健康人格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必须以完善人性为终级目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发挥其教人做人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王兴达 《魅力中国》2010,(15):137-137
语文这门课程集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身,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点,承担起心里健康教育这一任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育人作用不可代替。那么语文教学到底与与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有没有关系?本篇论文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