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专业银行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引起重视徐永业,李瑛目前,专业银行间的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争存款。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建立自我约束营运机制的新形势下,负债直接制约着银行自身资产的运用规模和经济效益,因而围...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因而,搞好资产负债管理,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必须从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实际出发。目前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有以下特征:1.负债缺乏稳定性银行的负债,最主要的有各项存款、向人民银行借款、同业存款、发行债券及自有资金。在负债总额中,各项存款所占比重最多,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1990、1991、1992三年中,各项存款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5.13%、57.32%、55.54%。而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专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流动性资产不能确保适当的数量,从而易于引起信用不稳定和收益恶化的风险。纵观80年代,汇率的不断扩大,流动性资产的匮乏。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乃是这一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实际表现。流动性风险不仅影响着微观金融实体的稳健经营,而且还影响着宏观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危害之大足以使一国金融制度崩溃。为此,应从强化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制度创新、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强化系统调控机制诸方面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彭子勤 《经济纵横》1990,(12):39-41,66
<正> 十年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不少失误。一些改革方案实际运行的结果,与设计初衷大相径庭。当前最要紧的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在下一步改革中,有几个问题要认真解决。一、必须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划清两大资金的根本界限我国专业银行是按企业化的要求进行管理与经营的。但多年来,国家财政对专业银行捆得太紧,留利很少,也没有按照各专业银行的行差收入和经营好坏来确定上缴利税水平,这就很不利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本来,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资产、风险,风险准备同步增长的原则。实行资产负债的比例管理,强化金融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仉是由于近几年来财政一直入不敷出,连应  相似文献   

5.
曾瑞  李世瑛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2):92-92,37
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信贷管理机制,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改善银行自身管理外,还需要有财政、企业、政府等诸方配合,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从目前讲先抓如下: 1.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以控制信贷规模,盘活存量。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可以使经营行处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使存、贷款之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这样有利于控制信贷总规模。在存款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驱使经营行处提高搞活存量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信贷资金质量,增强银行信贷管理的自我约束力,增强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避免和减少风险贷款的形成,同时也通过此约束传导企业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取消贷款规模,对各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是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方式的重大转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较之资产负债管理有其严格的“定量性”,强调了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合理的比例。资产负债比例制订的原则,应该是围绕着资...  相似文献   

7.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的管理旨在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及组合,降低风险进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着手,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2005—2012年12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其盈利能力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规模、贷款占比和所有者权利占比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存款占比与存贷比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据此,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对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相关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理顺四个关系●庞灵久赵泽轩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推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积极理顺四个关系。一、处理好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对应关系负债的流动性决定了资产必须保持与此相适应的流动性,在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资产与负债期...  相似文献   

9.
<正> 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1994年已进入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过渡阶段,从而使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家银行从根本上认识了存款是立行之本的深刻含义,都靠组织存款来平衡资金,同时也产生了银行资产总值和资产负债方面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面对资金紧缺的严峻现实,控制货币,搞活金融,增加存款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均衡原则,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比例指标体系对资产、负债和资本进行的综合运筹,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比例监管,也包括商业银行自律性的比例管理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是其执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商业银行的自…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专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王国庆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还不很理想,主要问题是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运作乏力,表现为周转滞缓。因此,必须推行流动性比例管理,就是要在资产项目之间,负债项目之间,以及资产和负债项目相互之间,建立起客观的、合于规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刍议●石祥公张志军多年来,在谈到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改革的话题中,涉及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质内容很少,特别是对基层经营行来讲,难以按照诸如存、贷比例,贷款资产的风险比例,负债的备付率等运作。上级管理行只是根据各经营行资产与负债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由于银行具有资产软约束与负债硬约束的特点,当存款人与银行之间又存在信息不对称,存款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缺乏了解,银行体系具有天然的脆弱性,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发生挤兑倒闭和传染性银行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为防止系统性的危机发生,如何选择公共安全和公共保障,如何尽到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拯救危机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制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的生成银行挤兑和传染效应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存款者难以确定银行资产,特别是银行贷款的质量,一旦银行倒闭,存款者只能等到银行被清理之后才可获得其存款资金,…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之我见李金辉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自身的资金,而靠代理客户承办支付或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与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我国国有专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资产负债管理业务,...  相似文献   

15.
吕爱玲 《经济师》2000,(5):58-58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1、中央银行调控方式不健全。在目前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管理手段中 ,分配信贷限额和控制信贷增长规模仍然是最主要的调控方式。由于这种方式是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经营业务直接进行调整 ,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所以在不断深化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 ,越来越与金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其作用也日渐减弱 ,致使银行在比例和规模上顾此失彼 ,造成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既不对称 ,也不对应 ;负债的流动性明显地高于资产的流动性 ,疲软的资产和刚性极强的负债并行 ,构成了总体基本平衡态势下的期限与…  相似文献   

16.
侯宁 《经济师》2000,(7):115-116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优化资金配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对资产和负债比例的科学调节,从而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最大化,保证银行经营方针的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有银行新的管理体制的运行,认真研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总结运行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政策制度,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理论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从19世纪开始,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基本上经历了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随着改革的深化,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而要实现这一制度创新,必须妥善解决企业债务,这一问题不容回避.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对管理体制触动不大,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等诸多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税负过重、留利水平低.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流动资金80%依赖银行贷款并背负着沉重的银行债务及利息包袱.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专业银行的贷款存量中.有相当多的贷款形成不良债权,一些国有企业明亏或潜亏严重,一些企业濒临倒闭.据对某地市的调查,在1994年已完成的资产清查的223户工商、物资企业中,资产总额为301623万元,负债总额为253222万元,平均负债率83.95%,所有者权益为48401万元,挂帐12849万元,其中资不抵债51户,占总户数的22.87%.资产43641万元,负债49771万元,所有者权益—6130万元.企业这样的高负债,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打破行政干预 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志是:明确商业性贷款业务由商业性银行自主决定,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但从我国现行的专业银行体制来看,我国专业银行受多级化领导,既要接受上级行的垂直领导,又接受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直接表现在贷款不能自主。政府不仅仅是给企业提供资金的“老板”,如政府指令发放的“安定团结贷款”、“启动贷款”等这些银行都不能自主。银行效益的实现无从说起。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就必须打破行政干预,明确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冲出产权不明的束缚,处理协调好政、企、银三者关系。银行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企业资金需求,按照效益性原则,自觉组织资金来源,合理运用资金;并将贷款投向效益好的企业,投多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都应自主,从而实现信贷资产的合理配置;政府部门转换职能,给专业银行放权彻底,使专业银行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资产应该具有获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但这三者是矛盾的,安全性与流动性高的,利润就低;而获利性高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就差。近年来提出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银行在维持其资金流动性和管理上前进一大步,但是,上述“三性”并未得到最佳统一,当前一些专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的亏损面扩大和亏损额增加的状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必须处理好“三性”的关系,银行资产不但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而且要获得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润。提高银行资产获利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降低成本。改进…  相似文献   

20.
资产负债管理,作为依循“相互联系模式研究”或“权变理论”,对资产负债组合关系进行科学及时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借以实现既定利润目标的一种有效活动,其实质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机制的理论升华和长期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内涵,就是依据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原理,对资产和负债间的组合关系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测与控制,并在优化匹配资产总量和结构、寻找新的负债来源的同时,保持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相互替代、合理协调,借以实现经营目标的观点的体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既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