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几年,中国经济呈现良好态势:一方面,对外贸易顺差持续递增,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稳居世界第一;而另一方面,国内一直享受着低通胀高增长。可是从2007年开始,以食品为代表的结构性通胀成为一大难题,全球性通货膨胀也越加剧烈。因此重新在中国的国情背景下研究进出口贸易和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实体贸易下,通过总需求总供给和成本输入两个方面来研究开放经济下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提出了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个疑问是,既然去年已实现了"软着陆",那么,在去年两次降息及今年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就不应该是在着陆之后的继续下滑。高增长低通胀在前几年看来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今天却意外的实现了,这能不令人"欣喜若狂"吗!且慢,这是暂时的状态还是稳态?这一问题可归结为是总需求不足,还是总需求基本平衡?如果是总需求不足,那么高增长低通胀就是不稳定的形态;如果是总需求平衡,那么高增长低通胀就是稳态。我们的观点是现在的确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投资需求回升乏力,这又是因为收入增长下降和市场环境的阶段性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它与结构性生产过剩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1997,(11)
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个疑问是,既然去年已实现了"软着陆",那么,在去年两次降息及今年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的作用下,经济增长就不应该是在着陆之后的继续下滑。高增长低通胀在前几年看来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今天却意外的实现了,这能不令人"欣喜若狂"吗!且慢,这是暂时的状态还是稳态?这一问题可归结为是总需求不足,还是总需求基本平衡?如果是总需求不足,那么高增长低通胀就是不稳定的形态;如果是总需求平衡,那么高增长低通胀就是稳态。我们的观点是现在的确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投资需求回升乏力,这又是因为收入增长下降和市场环境的阶段性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它与结构性生产过剩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季度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以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而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非线性视角构建STR模型,实证WTI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我国总需求,抵消了WTI油价上涨从总供给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向直接影响,从而最终使两者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所以WTI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结果是由总需求变化决定。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适度扩大总需求,实现当前WTI低油价有利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总的说来,中国宏观调控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行政手  相似文献   

7.
一、需求膨胀对经济增长有短期刺激效应,但会引起经济发展的波折,也不利于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转换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处理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的关系,从总量上来说无非是三种状态:一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形成需求膨胀;一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出现需求不足;一种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自从1984年下半年以来,对中国经济以保持哪种状态比较适宜,经济理论界包括国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09,(9):51-52
通胀的发生需要一个最基本条件,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目前我国产能规模依然相当大,钢铁、重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非常明显,企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并未真正复苏,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尽管近期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反弹,但全球经济还处于低谷,输入性通胀在短期内并不会实现。  相似文献   

9.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目前我国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要有效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增长,首先应该对我国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构成及决定机制进行分析,区别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人们对教育产品的需求动机出发,提出了构成教育总需求的主要因素;其次根据总需求-总供给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多元回归模型;最后通过河南省历年来的教育投入相关统计数据,对教育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总的说来,中国宏观调控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行政手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取决于总供给,从短期来看更多地取决于总需求,在凯恩斯主义之前,新古典经济学重视总供给,而忽视总需求。凯恩斯的贡献正在于强调了总需求在短期中的决定作用。凯恩斯对总需求分析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五点:第一,短期中总需求不足是引起经济萧条的基本原因;第二,总需求包括消费与投资,消费是较为稳定的,所以,总需求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第三,总需求不足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即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并不能保证充分的总需求。因此,刺激总需求的关键在于国家干预经济;第四,国家干预刺激总需求的方法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但在经济萧条严重时,刺激私人投资效果不显著,因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家对价格从直接管理逐步转变为主要进行间接管理随着经游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将会出现两个突出的变化。一是管理的对象从几乎无所不包变为主要管理宏观经济,其核心是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合理增长,同时合理地利用资源,有计划地增加社会的总供给,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相一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总需求远远超过社会总供给,现有国力和社会生产能力已支撑不了庞大的建设规模和严重膨胀的社会消费需求,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继续控制社会总需求仍然是进一步治理整顿的首要任务,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当前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采用合理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测算和分析方  相似文献   

15.
怎样看待能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一种说法,当前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但总需求与总供给仍然保持了基本平衡,煤电油运总体上没有出现全面紧张,因此经济运行正常,经济增长只能说是偏快而不是过热。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是否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是经济过热的标志。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经济运行由总供给与总需求两方面构成;总供给可分为实际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总需求也可分为实际总需求与潜在总需求。经济(GDP)增长率,就是实际总供给的增长率;而潜在增长率,则是潜在总供给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并且要求治理整顿必须抓住四个环节,其中一、二两个环节分别是继续压缩社会总需求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这实际上就是要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平衡、结构协调,而这也正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心问题。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简称社会总供求,下同)的现状出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成绩,在于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指出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困难所在,提出了切实而有力的方针和措施。全会一致认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主要又来源于经济  相似文献   

19.
孔鹏 《新财富》2008,(6):17-17
通货膨胀成为讨论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话题,中国的高通胀还将持续多久?中国会不会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海外投行的观点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20.
汇率应当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方雄  文杰 《新财富》2006,(10):20-21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来自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顺差的快速增长,这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加速增长,从而使得基础货币迅速增加。反映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净国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从四年前的42%上升到63%。按照凯恩斯理论,流动性过剩会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差额加大,导致通货膨胀和资源分配日益不均衡。中国目前更集中地表现在由投资过热引起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