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斯的理论: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 诺斯在其<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变迁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因此,"人们在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同时,由于个体改善经济绩效的能力受到心智模式和个人能力的影响,积累起来的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类学习之中,构成了路径依赖形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征地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征地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征地制度变迁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征地制度在其变迁中,呈现出土地附着物补偿的办法和标准没有变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征地权逐渐被上缴等路径依赖特征.因此,在以后的征地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重视征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土地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安置补助标准和征地权的行使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路径依赖特征等来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制度的创新。然而遗憾的是 ,中国农村金融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发展缓慢 ,严重制约了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用新兴的制度经济学理论 ,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设想。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思认为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原因是 :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莱芜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案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兼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制约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后,重点对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对创新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审计准则的制定进行分析,认为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准则制定的模式是一个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相结合的动态的混合变迁过程,主要从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作用,强调了政府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设计与创新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回顾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每一个发展阶段无不折射出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而较少反映出微观金融主体的诱致性制度需求。本文以路径依赖理论为理论框架,指出由于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因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而容易被锁定在低效状态。最后,笔者提出,要使农村金融制度在变迁过程中,退出这种低效的锁定状态,必须注重对新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引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而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8.
林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能够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和长远发展问题。关于林长制制度改革的理论主要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说、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同时也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博弈论等概念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我国林长制改革的主要阶段包括林业管理制度失灵阶段、2017年之后的需求诱导式的局部制度变迁阶段和2021年之后供给主导式的全局制度变迁阶段。林长制制度效应显著,首先解决了原有制度的横向交易成本过高、纵向政治势能不足、内部职能差距悬殊等问题,同时也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间接效应,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制、运行、监督、维护等成本。虽然我国林长制改革通过制度变迁暂时达到了均衡点,但是改革仍可能存在“无限政府”、制度供给过剩、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继续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N区的"村改居"项目通过打破城乡分割、实现政经分离、将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引入农村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N区却仍保留了诸多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变迁的悖论可通过历史制度主义得到解释。在历史制度主义者看来,N区"村改居"的制度现状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一方面,体制锁定造成了制度依存,新制度不得不在现有的制度场域中寻找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回报递增和利益群体的博弈也使得制度始终在延续和变迁之间求得平衡。制度变迁不是简单的"效率最大化"的结果,制度场域及制度所塑造的利益群体对于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梅德平 《中国农史》2004,23(2):102-107
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即“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现在可能的选择”。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微观经济组织的制度演变,实质上根源于共和国成立前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实践。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共和国成立前革命根据地各个发展时期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轨迹,重点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种组织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与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动态变迁过程,提出该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利用诱致性变迁模型详细分析其产生的条件,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实施成本将影响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部退耕还林的制度变迁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西部退耕还林应该起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目前,西部退耕还林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进程。问题的症结在于西部地方政府的利益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因此,推进西部退示耕还林工作,必须推拉并举。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效率低下和产出不足难题,发现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对国有林权、现存制度和认知方面的路径依赖。究其原因,是由于国有林区的初始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大量沉淀成本,而不同利益主体又对现存体制进行维持和强化,结果导致国有林区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如何破解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痼疾,对于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引导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方向,丰富国有林区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路径依赖是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探讨在时间进程中,人与制度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低水平的制度均衡长期存在的现象。新农村建设过程具有制度变迁的属性,自然在某些方面受到路径依赖倾向的限制。由于传统社会的习俗传承,建国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惯性,以及渐进式改革留下的后继攻坚任务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方面存在着历史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农民收入都起着重要作用。现有农地制度存在着抑制技术创新需求、降低新技术使用收益、不利于构建和激励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等诸多弊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技术创新视角下的农地制度变迁,即坚持人本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原则和产权清晰原则,沿着双重路径,构建多元化的土地承包和承租经营形式,并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耕地保护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探讨中国耕地保护决策的演进历程及产权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基于渐进决策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识别耕地保护决策变迁模式并分析路径依赖特征。[结果]农地产权的排他性与激励性逐渐强化,有限性相对减弱,为保护耕地营造了安全稳定的产权环境;中国耕地保护经历了体系形成、逐步完善、趋向成熟的阶段,遵循渐进决策模式,在平稳过渡中不断优化;耕地保护渐进决策深受产权阶段性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市场管理与农户行为路径。在制度上表现为冲突、迁移、协同的效应演变,在市场上表现为滞后、服务与激励的特征变化,农户行为则反映了群体效应、外部效应、预期效应的变化。[结论]随着产权变迁,产权效应耦合变化推动耕地保护决策发展。未来应优化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健全农地市场的公共服务管理、合理实现耕地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耕地保护决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变迁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1日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出现.与单个合作社相比,联合社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帕累托改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说明联合社制度变迁路径.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第一行动集团,潜在的利益推动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突破口,其发现潜在收益并转换角色,制度变迁表现为中间扩散;中央政府成为主导,继续推动制度变迁.为进一步促进联合社的发展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优惠政策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法律上确定联合社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路径依赖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丰 《农村经济》2008,1(1):95-9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之后,最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现在,这项制度已经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而土地的家庭承包制也随之作为农村的基本土地产权制度固定下来.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过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的未来趋势,提出了几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如何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理论建立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对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跨村联营"模式形成的阶段、阻力因素、动力因素和做法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成功模式进行提炼,以期为各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中资商业银行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主动。 当前商业银行的主要制度缺陷 中资商业银行在从计划经济的银行体制向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相关制度安排不当及制度短缺,从整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政企没有完全分开,经营自主权落实难。由于政府职能转换滞后,政府的资本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