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波特竞争力五力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新入者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替代威胁和现有竞争强度5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宁波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宁波小微外贸企业在波特五力模型上的表现总体较为平庸,但在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强,而在进入门槛方面则遭遇一些厂商向前整合和客户向后整合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竟争力是一个国家特定产业通过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主要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竞争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资产、资源、人才、技术、服务等参与国际国内竟争所表现出的生产力。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特区展望》2000,(4):4-7
全面竞争时代呼唤竞争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知识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要素 全面竞争的时代呼唤竞争主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国与国在竞争;国内省与省在竞争;省内市县与市县在竞争;行业与行业在竞争;企业与企业在竞争;人与人之间,更是在竞争。 竞争就有胜负,每一项具体的竞争都会产生优劣胜败的结果。凡是参与具体竞争的一方,不管是国家,是地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种竞争主体。每一种竞争主体,都需要有…  相似文献   

4.
农业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积极参与是加快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但是光参与是不够的,还要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上去下工夫。根据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六个因素,都与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有关。因此,要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就不得不持续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本文主要从层次性角度,将农业主体分为宏观主体、中观主体和微观主体三个层次,来探讨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提升石油产业竞争力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业的竞争力分为外显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较弱。外显竞争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外石油企业财务指标上的差距;潜在竞争力方面,主要表现在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的不足。创新是提升石油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6.
侯淑霞 《北方经济》2005,(10):50-51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地广人稀、适于产业开发的区域较小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其经济主体--企业,迟迟未能融入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丧失了在竞争中获得自身发展并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日益复杂而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西部企业如何借助自身所处营销环境中的优势,克服劣势,培育营销竞争力以打造持续竞争力,必然成为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业竞争力是行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行业独特的一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这种能力使行业能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这种能力的强弱,因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背景而异.但作为行业的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它必然会通过各方面的形式、指标和态势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外贸企业的价值链也不例外。文章以产业价值链的竞争理论为基础,对外贸产业价值链系统分析和整理,结合中国外贸企业特点和市场环境,从优化产业价值链角度提出建立竞争优势的对策,从外贸产业价值链的思路探讨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知识资本化与跨国公司技术垄断 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与技术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其中关键是企业竞争力。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微观经济的基础,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如何,对一个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企业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在于强调贸易企业的多元化,提升外贸主体核心竞争力;加强外贸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外贸品牌竞争力;完善外贸政策,加强进出口管理.同时,要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必须注重贸易人员的素质培养,创造贸易竞争力提升的软环境;支持和鼓励外经贸企业到国外进行市场考察,探寻合作途径,开辟中国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民营外贸企业的人才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经营权逐步放开,外贸经营主体发生变化,民营外贸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民营外贸企业业务人员流失严重,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了民营外贸企业人才管理的现状和人才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茜  邓洁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5):161-163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文章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本人所主持的加拿大龙波项目前期运作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对于现今外贸企业在失去优势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新的业务转型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从而步步为营,突破目前发展的瓶  相似文献   

14.
Science innov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xt of establishing modem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key to an enterprise is to keep the competitive superiority in markets. This article not only studies managing system and running mechanism of an enterprise constructing science innovative system, but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nducive models including two levels, four systems and seven running mechanisms of building decisiv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季晓伟 《特区经济》2011,(11):63-65
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作用下,外贸企业需要向内外贸一体化转型,以同时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持续的发展。义乌市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义乌外贸企业的转型带来了重大的机遇,而转型的障碍主要在于内外销模式差异、销售渠道建设、打造自主品牌和人才团队组建等方面。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下,义乌外贸企业应转变观念以适应内销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市场、整合资源打造自主品牌、培养适应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6.
论外贸企业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旭东 《特区经济》2008,(2):220-221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更加具有弹性,汇率浮动范围日益扩大,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与日俱增。本文探讨了外贸企业应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风险,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选择合适措施,化解汇率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是我国支柱性的能源产业部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适应电力企业的改革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建设中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改善管理,依靠企业文化作为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映霞 《特区经济》2008,(3):152-154
广西民营企业的扩大和良性发展正面临着一个黄金时期,但广西民营企业竞争力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文章从多方面比较分析了广西民营企业竞争力弱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内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外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地方中小企业也需要自己的外贸人才以便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地方性的高职高专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即从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出发研究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欧债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守成  王永 《特区经济》2012,(3):239-241
我国外贸企业尚未完全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里走出之际,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和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必须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图摆脱欧债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