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民工荒等问题.民工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学术界看待中国刘易斯拐点存在争议,我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中国并持续一段时间,针对刘易斯拐点到来以后劳动力不足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从国情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分析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梳理了相关文献,分析了刘易斯拐点背景下劳动力转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中国国情从货币政策制定、稳定物价、人口管理、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一、中国面临刘易斯拐点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挑战刘易斯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工业部门相对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不同阶段决定了工业企业的边际劳动力成本,并由此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部门劳动力大量过剩,现代工业部门可以用最低工资水平获得劳动力无限制供给,工人工资取决于维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成本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影响因素。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剩余转为稀缺,劳动力供求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本,而且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是一个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疆金融》2011,(7):53-76
<正>第三节中国经济距刘易斯转折点并不遥远一、预测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尽管当前支持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但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距离刘易斯转折点并不遥远。为更好地预测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时间,我们首先需要对预测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途径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影响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因素进行甄别。(一)预测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途径根据刘易斯模型,判断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水平。刘易斯模型的核心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存在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拐点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劳动力供给由无限转为有限,劳动力价格随之上涨的时间点。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通过推高工资水平带来物价水平的整体提升。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快速的工业化发展、走过刘易斯拐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三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际工资上涨并不一定能够推高整体物价水平,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此轮通货膨胀主要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流动性过剩引起,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并尽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通过高储蓄率保证了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但是这一增长的动力在2004年之后开始弱化,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也将在2013年前后关闭。两大拐点的越过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隐忧,过去30年支持中国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中国经济亟待转型。中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顺利越过  相似文献   

10.
<正>一、"民工荒"凸显"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1."刘易斯拐点"往往先于"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的概念极易混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刘易斯拐点是讲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实际工资不会上涨。直到工业化将剩余劳动力吸纳干净,此时若要继续吸  相似文献   

11.
刘易斯拐点是这样一个触发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达一定阶段,已不再严重过剩,城市只有通过提高工资水平才能吸引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与工资上涨相伴。  相似文献   

12.
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的市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了伟大的能量。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民工潮"亦浩浩荡荡,令世人羡慕。可是随着近几年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即所谓"民工荒","无限劳动力供给"优势受到了很大质疑,更有人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出现"的论断。"刘易斯拐点"真的出现了吗?引发"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民工荒"现象?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用工荒""缺工潮"问题在东部地区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其产生的常态性反映了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严重性.本文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入手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并不是由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刘易斯拐点到来等因素造成,而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动态平衡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地区之间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间劳动供给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东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情况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加强产业转移升级与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有效互动是解决区域性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相伴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基本线索,从非充分就业角度建立简单的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以此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优化问题。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剩余劳动力转移肇始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附带制度和技术变革的资本投入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结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即所谓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第二,在刘易斯拐点到来前,中国面临着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意义上意味着持续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低通货膨胀。第三,如果把上述长期就业问题短期化,在持续的要素就业压力下,中国被迫实施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第四,持续的扩张性财政货币导致了流动性过剩与低通胀并存的理论悖论,但形成了资产价格膨胀和高信用风险,即所谓日本拐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它是中国制度、政策和历史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民工荒的出现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的讨论,对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学术界观点不一而足,主流的是以蔡昉学者为代表认为中国已经到达了刘易斯拐点的观点。但是从近几年来看,国内处于民工工资上涨和大量农民工无法就业的矛盾状态,这使得从工资上涨和用工荒的出现得出中国已经处于刘易斯拐点的结论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拐点"的迫近,对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福建工业影响显著,突出表现为福建工业企业工资水平上涨加快和劳动生产率相对全国差距越来越大。为摆脱"刘易斯拐点"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建议释放二次人口红利,创造福建产业升级缓冲期;创新制度安排,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终将会面临"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然而"刘易斯拐点"牵涉到的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诸多关系尚存认识上的分歧和疑点。不管是从实证经验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就业机会的增加"是值得质疑的。"刘易斯拐点"是形成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良好契机,它将摈弃此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的典型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拐点后劳动供给不再无限、工资上涨、人均收入得到实质性增长,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呈企稳回升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了后金融危机的"民工荒"。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11年,并很可能成为今后的一种常态。"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但标志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农民工市民化是有效缓解"民工荒"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只是次要阂素。而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关于劳动力供给维度,分析显示: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