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2016,(12)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后文简称"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我国P2P网贷平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平台数量和成交额节节攀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P2P网贷风险问题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根据P2P网贷的风险分类,概括国内关于P2P网贷风险的主要研究观点及风险管控措施,探讨未来我国P2P网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尤其是P2P网贷行业的发展。2015年以来,4000多家P2P网贷平台运营出现问题,给众多的投资人带来巨额的损失。对我国P2P网贷平台近年来发展情况及问题平台进行了统计,进一步分析了P2P网贷行业"跑路潮"的原因,提出了防范P2P网贷行业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P2P网贷在中国发展迅速,但P2P网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阻碍了P2P网贷的健康发展。本文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P2P网贷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发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P2P网贷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与P2P网贷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同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P2P网贷平台成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但也积聚了一定的风险。自2008年以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逐年猛增,与此同时出现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网贷平台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搜集近年来网贷平台的数据,总结了我国网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4年汹涌而至的互联网金融热潮将P2P网络贷款带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P2P网贷行业所存在的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以及无监管机构的"三无问题",导致P2P网贷平台的提现困难、限制提现、资不抵债等众多问题频发,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P2P网贷行业望而却步。本文在厘清P2P网贷平台存在形式、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对完善国内P2P网贷平台之监管提出了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不同消费群体对金融服务消费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资金需求和周转需求也呈上升趋势,这为P2P网贷的发展营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P2P网贷也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渠道,有效地缓解了个人和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因此,其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而言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为P2P网贷行业缺乏规范,未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未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最终导致"诈骗""跑路""提现困难""倒闭""非法集资"这样的问题高频率出现,这对P2P网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则主要立足中国P2P网贷风险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目前中国P2P网贷风险监管的现状、问题及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7.
《商》2015,(48)
P2P网贷是民间借贷的网域化扩展,存在着借款人与投资人、投资人与平台、借款人与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当前我国征信环境下对还难于克服这一大难题,所以本文通过通过对帮邦堂平台的介绍,期待为网贷平台克服信息不对称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网贷"即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网贷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借贷,这种新型的贷款形式于传统的金融贷款不同,网贷极大地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效率,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进入,我国的各种网络借贷平台也由此迅速增长。但网贷在增加了借贷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融资风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负面事件纷纷出现在网贷平台上,一时间"网贷"、"""、"等新型名词成为了诈骗的代名词。但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借贷手段也有其独特优势,因此,分析网贷平台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合理的规避措施,使网贷平台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珺  占英春 《商》2014,(12):135-136
今年来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以其直接、便捷等优势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P2P网贷跑路事件频发,2014年4月15日,“旺旺贷”突然关闭,这是继福翔创投、元一创投等之后,国内又一“跑路”的P2P网贷平台。这些频发的P2P网络借贷事件引发社会对其风险、监管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P2P是互联网金融中最热门的代表形式之一,较之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高利率、高门槛,日益成为民间借贷的有效补充。从2013年开始,P2P网贷平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爆发增长的时期,但随后就是不断出现的系列风险事件。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美最具影响力的P2P网贷平台陆金所和Lending club为例,分析其运营模式及发展背景差异,并提出优化国内P2P网贷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黎娜 《商》2014,(38):205-205
P2P网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P2P网贷操作的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近几年来,我国P2P网贷发展迅猛,但由于P2P网贷在我国的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因此其发展面临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和行业自律性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P2P网贷平台发展迅速,但由于监管和法规等仍不完善,由此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P2P网贷平台作为中介,对借款方的信息审核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P2P网贷平台责任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2)
新兴的P2P网贷自2012年起在我国呈现爆炸式增长,但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多家网贷平台,如淘金贷、优益贷等机构的跑路潮,其终究是由于网贷行业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的三无状态,使得P2P网贷行业秩序混乱,引起一些诉讼问题,为此笔者从P2P网络借贷案件的事实认定、网络借贷案件管辖的选择、以及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平台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等方面对网络借贷平台引发的诉讼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4)
本文以P2P网贷平台为例,分析我国网贷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研究网贷中借款人这一主体的信用风险,结合传统借贷领域个人信用风险指标的选取,建立我国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P2P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P2P是一种打破传统借贷的机构化,转为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方式的一种新型模式的民间借贷,具体表现为放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自由地选择他所信赖的借款人。本文以"拍拍贷"为例,介绍了P2P网贷的整个模式、流程等,解释了P2P成为潮流的原因。最后,笔者回归普通客户,在初步了解、研究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后,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P2P网贷模式引入中国,2007年,第1家P2P网贷公司成立,之后我国P2P网贷公司数量剧增,形成迅猛发展的态势。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问题也逐渐显现。我国P2P网贷公司信用环境欠佳、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性差,从业人员专业性差、流动性高、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管体制不科学。P2P网贷公司应建立第三方征信平台、改善行业信用环境,加强P2P网贷公司特色产品研发,强化风控管理、加强风险机制建设,维护系统安全,加大监管力度,助堆网贷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P2P网贷平台规模日益扩大。由于缺乏监管、恶意失信和经营有问题,P2P网贷平台问题频发,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列举了P2P网贷平台的问题表现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博弈论模型构建P2P网贷平台和监管机构博弈的支付矩阵,分析P2P网贷平台和监管机构的稳定均衡策略,研究表明,要使得P2P网贷平台合规经营,监管机构应建立P2P网贷平台信用监管制度和保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之一,P2P网络借贷在发展小微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民间借贷阳光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近年来,国内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的异化创新却使各类风险相继显现。本文基于P2P网贷的创新出发点,剖析了实质监管缺失之下我国P2P网贷的模式异化问题及其潜在风险,并就完善P2P网贷行业监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P2P网贷备案登记制,其法律性质实际上是行政许可的一种形式,即P2P网贷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式备案登记"。这种变异源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规避《行政许可法》对许可事项设定权的严格限制,以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利益的法制化倾向。异化的P2P网贷市场准入模式体现了膨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权力与控权服务的法治国家理念的激烈冲突,提高了信息获取成本,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为释放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并提高监管透明度,P2P网贷市场准入模式应转向以信息功能为导向的市场准入清单制,构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监管权力清单,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的透明度并提高信息绩效,简化投资程序并明确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实现P2P网贷市场准入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零起步,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随着P2P网贷平台倒闭、跑路事件频发,其中的风险问题也不断暴露,而大数据的运用能有效预测出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本文探究了利用个人基本资料、社交网络情况、电子商务平台数据、资金情况等大数据来对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从而有效降低P2P网贷平台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