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想保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避免宏观经济失控现象发生,或扭转已经形成的失控局面,就要不失时机地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国家就必须不断地借助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纠正宏观经济分离预期目标的倾向,使宏观经济恢复到预期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我国将特别资助 11个高科技领域   信息产业部近日批准对 11个高科技领域进行特别资助,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这 11个领域中排在最前面的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其他 10个领域分别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制药产业、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航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海洋工程、核技术应用。信息产业部官员指出,选择这些高科技领域时充分考虑到了国际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未来 10年我国将保持 7%的年增长率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于 9月 12日在世界经济论坛…  相似文献   

3.
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国民经济已日趋形成明晰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作为专司综合经济监督的国家审计机关,理应把审计监督划分为宏观经济审计和微观经济审计两大基本领域,进而分别研究这两类审计的运行机制,认识其各自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目前审计工作在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宏观经济、宏观调控和调控手段(一)关于宏观经济。"宏观"即"微观"的对称。宏观经济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研究他的全貌、数量的变化、相应经济之间的比例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如: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积累和消费等项的总值、平均数值、发展和增长的速度、国民经济之间的各种比例,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趋向;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5.
试论宏观经济审计南开大学会计系沈芳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都遵循着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宏观经济审计也不例外,它产生于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责任关系的演变而发展变化,最后随着经济责任关系的消亡而消亡。因而宏...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审计初探广西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关于宏观经济审计(以下简称宏观计审),审计学辞典的释义是"微观审计的对称,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机关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财政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宪法赋予审计的职责中,虽然没有提出宏观审计,但是审计在国家宏观控...  相似文献   

7.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开展宏观经济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 一、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审计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地位。这种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地位,是法律、法规所赋予审计的监督检查权和经济处理权所确立的。并对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只有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才能健康发展。审计监督既是宏观调控体制的重要环节,更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审计监督。一、建...  相似文献   

9.
一、宏观经济审计的来历与概念(一)问题的提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990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就指出:"审计机关对经济活动的检查,是比较高层次的检查,是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方法"。从1983年开始实行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对审计监督如何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工作服务,从实践到认识经历着一个渐进的过程。1992年《审计署关于强化审计监督的意见》指  相似文献   

10.
11.
一、宏观经济调控和宏观经济审计 宏观经济调控(以下称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的总体管理。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宏观调控是由政府通过政策调控、经济调节、计划指导、法制约束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不是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排斥市场调节作用,以指令性为主的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审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是构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审计监督是独立检查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宏观经济管理是指一  相似文献   

13.
根据省政府领导关于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管理方面作用的要求,吉林省审计厅党组于4月8至9日召开了由厅机关副处长以上干部参加的宏观经济审计研讨会。会议由厅长董立春主持。与会同志经过充分准备,紧紧围绕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这一专题,展开了认真、热烈地讨论。通过研讨,大家交流了看法,统一了思想,取得了一定收获,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研讨中达成共识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审计机关开展宏观经济审计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一是机构改革的需要。根据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必须适应政府  相似文献   

14.
一、强化宏观经济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市场运行机制等将变得十分复杂,国民经济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加,而且市场经济无法弥补的自身缺陷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毫不手软地依法惩治经济犯罪分子。严格财政纪律,加强审计监督,维护社会信用”。这实际上是对审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三年,长阳县审计局紧密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围绕转换经营机制,围绕反腐倡廉工作,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突出时期重点,开展审计监督。一、围绕转换经营机制进行重点审计。贯彻落实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是各级党政部门1993年的工作中心和重点。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安排布置,我们重点对县水泥厂转换经营机制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计。审计调查的情况表明:国家赋予企业的十四项权利,有的落实较好;有的基本落实;有的尚  相似文献   

17.
一 所谓审计是指由独立的专职机构、专业人员对某一单位的会计资料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对照经济法规或一定的标准,评定其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审查结论的综合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审计,按其目的,可分为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经纪律审计;按从事审计的机构或人员,可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财政财务审计主要是对财政财务报表、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益进行审查,财经纪律审计主  相似文献   

18.
王娟 《集团经济研究》2007,(29):229-230
一、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广度和力度超过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强化审计监督,为宏观管理服务,是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政府转变职能过程中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调控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个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观的审计监督,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各级审计机关一贯关注的话题。但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审计是一种微观经济监督行为,是对具体经济行为的监督。不具有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欲在宏观经济中发挥调控作用,必须通过对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监督来实现。下面就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谈一点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