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1~201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和不同融资约束形式下,内部控制对投资不足的治理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但这一治理效应仅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倾向于债务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显著,而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倾向于股权融资约束的企业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为高管的败德行为提供了机会,但高管的败德行为还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严重削弱了在职消费的激励效应,但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机构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负面影响,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而独立董事并没有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本研究表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坤  秦彬 《经济问题》2007,(3):113-115
债务融资,同股权融资一样,也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结构,债务融资在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动决定着融资企业的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分配,决定着股东和债权人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的强度,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激励效应、信息传递效应、控制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接管市场以及代理权竞争实现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5.
国外对债权人参与公司债务治理的相关研究及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就此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分歧.本文结合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债权人参与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债权人监督具有抑制经理人代理成本的效应;政府控制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效应;在对经理人代理成本的影响方面,法律制度环境与债权人监督表现为互补关系;银行监督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治理与银行监督对公司绩效没有交互效应,第二大到第十大股东在抑制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方面有治理效应,对银行监督有互补效应;债权人参与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具有正向作用.因而,我国应在金融发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积极推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债务治理.  相似文献   

6.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当代财经》2013,(9):118-129
以中国2007-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货币政策波动和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显著增加,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货币政策紧缩时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但这种效用仅发生在金融发展相对发达的地区,而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种效用不显著;并且在金融发展相对发达地区,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显著地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因债务融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使其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使负债的约束机制得不到发挥。该文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改造、债券市场的培育和破产机制与退出机制的完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改善上市公司债务约束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总被引:188,自引:4,他引:188  
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大 ;总体上债务融资具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 ,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 ,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市场对公司发行债券有积极的反应 ;同时债务融资起到了传递公司业绩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着密切关系,债务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以相关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债务对公司的治理效应的几个主要表现方面,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的治理效应现状,并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强化债务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20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虽然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各地的市场化程度,但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的内部市场运作依然普遍。本文从内部市场的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功能双重视角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对我国2000-2005年6271家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市场运作与其所在地区市场环境的不发达程度、大股东的集团控制和一股独大等特征及其与对地方政府的重要程度显著正相关。效率促进、大股东掏空以及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是大股东内部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大股东的内部市场同时具有公司治理和公共治理功能,进一步发现,公共治理功能在内部市场中是第一位的,公司治理从属于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设置、高管层激励、监事会监管等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运行低效、高管层激励效果不明显以及监事会流于形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决策程序、建立有效的高管层激励机制、改革监事会制度等,达到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发现,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当代经济》2007,(17):64-65
本文从股权结构、董事会设置、高管层激励、监事会监管等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运行低效、高管层激励效果不明显以及监事会流于形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决策程序、建立有效的高管层激励机制、改革监事会制度等,达到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9)
文章以2012—2014年深交所A股为研究样本,选择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是否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弱。研究发现:与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技术经济》2019,(10):10-16
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管理层能力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选取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以及管理层能力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管理层能力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管理层能力较高的公司,内部控制能更多的缓解融资约束程度。在管理层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从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权人性质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治理表现出弱化的特征;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中国沪深股市2013年2389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内部治理与债务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独立董事占比对上市公司债务水平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是系数符号差异能反映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机制;监事会规模越大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内部结构在公司正常运营过程会导致公司债务水平提高;股东大会次数越多,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监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越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更好地保护上市公司对债权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了解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运行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法,通过对国内一些内部控制专家、负责内控的企业高管等的调查研究发现,内部环境是影响我国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因素,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主要内部环境;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较大,高管薪酬比例、监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按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对内部控制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揭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6-201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并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两种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但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绩效,说明银行贷款只是发挥了部分的债务治理效应,但长期贷款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降低代理成本.债券既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并且其治理效应要强于长期银行贷款.信息披露质量只能显著影响债券的治理效应,而且仅限于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方面,而不能显著影响代理成本约束.  相似文献   

20.
外部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传统内部治理机制产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体上市公司样本以及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样本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并未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出现而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主义行为也未能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在干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并没有和它们的国外同行一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