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爬梳钩沉,发现宋代女性诗歌有民生诗、丧乱诗、讽谏诗、咏史咏物诗、游仙访道诗等十种之多,说明宋代女性情感已经从“男人与女人”拓展到了“女人与社会”,相应的其诗歌也由内到外的从“身边文学”而变为“社会文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纵酒之普遍、酒诗之发达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现象."饮酒赋诗""诗酒唱和"的文人风习,到魏晋、唐代达到了极致.文人纵酒的背后,隐藏着十分复杂的潜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同代或历代士大夫纵酒传统的影响,即文人酒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酒诗形成了定型化的代代相因的心理定势.文人酒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极具民族性且重大的,研究文人酒文化,有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3.
近代报刊的产生为近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场".首先,近代报刊极大地拓展了近代文学的传播空间,使社会对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需求大增,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催生出新学诗、新民体等新文学形式,旧的文学形式如古近体诗、灯谜、诗钟等也得以延续甚至扩大影响;其次,近代报刊使作家的身份和创作情形有了改变,进而影响文学风尚的形成,使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成为文学之最上乘;再次,近代报刊培养了大量读者,具有强烈参与意识的读者又从参与创作或干预创作两方面影响文学创作;最后,近代报刊的职责有助于孕育近代作家的近代思想意识和文学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虽不专治《诗经》,但其于“诗三百”的文学态度和经史思路实为后来的治《诗》者之先导,首次借鉴西方理论,以文学与美学的眼光观照诗三百,以科学的实证态度,多重证据的治学思路完成了“六经皆史”的理性实践,而在其文学态度与经学态度中一以贯之的学术视野与治学方法,更是中国传统学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传统《诗经》学的现代化转型更有着不容忽视的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文心雕龙》在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之下,已发展成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刘勰说"声发则文生矣"。可见在人类早期音乐和文学就是相伴共生的,音乐和文学关系紧密。本文将论述《文心雕龙·乐府》之"乐",其主体包括乐府的音乐思想、诗与乐的关系以及"乐与政通"三个方面。具体而言,乐府诗的音乐思想是以儒家礼乐为主的,古者诗歌无别、诗乐互为表里是诗与乐的关系,乐和政治的关系则侧重于音乐在政治中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郑玄认为诗歌与政治紧密相通。政有盛衰,诗有“关”、“刺”;政权影响力有大、有小,诗则有“风”、有“雅”。在他眼里,政治是诗之“源”、诗之“本”、诗之“母”,诗与政异体相通。  相似文献   

7.
袁枚在借鉴并汲取前贤性灵文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性情”“个性”“葆真”“诗才”等内涵的较为系统的性灵理论,并将这些思想落实到文学创作之中。因此,他的其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大都是性灵之作,可谓是古代性灵文学的最后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8.
兴于13世纪的藏族经典文学体裁格言诗以其丰富独特的比喻和深刻智慧的哲理在古今中外都颇负盛名。其中,《萨迦格言》是格言诗奠基之作,亦是格言诗不朽的丰碑。作者萨班·贡嘎坚赞从不同角度用大量笔墨塑造了智者和愚人的形象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指导人们分辨智者和愚人的方法,教导人们近于智者,见贤思齐。论文选取次旦多吉汉译的《萨迦格言》,对比分析了智者和愚人的形象和差异,探究了人生智慧,对于培养个人的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视文学片是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文学电视化,从而给人以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它包括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但从形象、意蕴以及电视媒体特性角度,都说明电视文学片的非文学性。因此,作为大众媒体,电视是不适合发展文学片的。  相似文献   

10.
南朝著名诗人何逊 ,其诗以“清”著称。这种美学风格不仅对当时文坛浮艳绮靡之风给予了阻遏 ,而且对唐代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奠定了何逊诗歌美学风格在文学史上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