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杭州湾区域所拥有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和原有经济基础来看,其发展的潜能远未喷发。从杭州湾区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起的作用看,其目标定位是构筑开放经济的高地和新的发展平台,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冯明 《浙江经济》2003,(13):22-22
环杭州湾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浙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2年,这六个市(含省级公司)外贸出口233.0亿美元。占全省的79.2%;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占全省的89.2%。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占全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总数的95%;境外投资4630万美元,占全省的72.8%,均远远高出同期六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环杭州湾地区有基础有条件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旅游业发展实力分析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依托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市场环境、高度发达的经济及特殊的区域优势,旅游业迅速发展。2001年珠三角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92.7%和23.1%,可见珠三角旅游业地位非常突出。然而,其内部的9个城市实力到底如何,有必要进行一番分析比较,以揭示其内部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所在。为此,选择了珠三角9个城市为对象,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进  相似文献   

4.
潘强敏 《浙江经济》2005,(21):36-37
环杭州湾地区,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报告》中,6市均列入百强城市行列。2004年,6市实现生产总值7840亿元,比1978年的86亿元增加775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66%;人均GDP达到33795元(折约4082美元),比1978年的443元增加33352元,是全国水平(10561元)的3.2倍,是浙江全省水平(23924元)的1.4倍;  相似文献   

5.
郭剑彪 《浙江经济》2003,(13):34-35
环杭州湾地区紧邻上海,地处长三角南翼,是浙江经济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全面启动环杭州湾地区综合规划及整体开发,对于提升环杭州湾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加快推进浙江经济新一轮增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舟山作为环杭州湾区域的城市之一,要顺势应时,发挥优势,打造富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海洋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7%;2004年.人口802.9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1.04%和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37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2倍,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具有现实可行性。一是从地缘优势看,长株潭三市属自然形成的一个“品”字形城市群体,三市相距均不到50公里。京广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穿绕三市。近年来,长沙的城市建设延伸到南托,湘潭开辟了昭山旅游经贸特区,株洲已开始在株易路口安营扎寨,向心发展模式已成雏形。二是从经济优势看,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1998年,三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06.9亿元,占全省的31.4%。地方财政收入48.5亿元,占全省的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亿元,占全省的34%,人均GDP达8234元,为全省的1.67倍。三是从综合…  相似文献   

8.
环杭州湾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浙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2年,这六个市(含省级公司)外贸出口233.0亿美元,占全省的79.2%;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占全省的89.2%,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占全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总数的95%;境外投资4630万美元,占全省的72.8%,均远远高出同期六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环杭州湾地区有基础有条件发挥先导作用。从环杭州湾地区的区他优势、人才条件和经济基础看,其发展的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长三角”北翼地  相似文献   

9.
<正> 兰州地处祖国的地理中心,是全国中心城市中的一颗新星。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兰州在全省乃至西北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它的非农业人口占全省城市人口的40.9%;职工占全省的38.3%;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约占全省的44%,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5.11%;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上缴利、税费占全省的60.23%。因此,选择和确定兰州的工业发展战略,并确定轻工业在其中的战略地位,对兰州地区乃至甘肃的经济起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志南 《浙江经济》2003,(13):18-19
环杭州湾地区是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据海关统计,2002年,环杭州湾地区进出口344.7亿美元,其中进口111.7亿美元,出口233.0亿美元,分别占浙江省的进出口、进口和出口的82.1%、89.1%、79.2%。外商投资企业4011家,占浙江省的81.0%,2001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出口外向度达到3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小幅增长4.3%,增幅同比回落44.8个百分点,此外,全省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出现亏损,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6%,亏损额207.96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小幅增长4.3%,增幅同比回落44.8个百分点,此外,全省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出现亏损,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6%,亏损额207.96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吕晓青 《浙江经济》2003,(21):58-59
中小企业融资不易。据浙江省经贸委巾小企业局统计,浙汀中小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为城乡提供了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02年,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8%,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9%.实交税金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50%来自中小企业。浙江中小企业总产值、销售额等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四年名列全国前茅。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我省的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地,也是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城市。2007年,这四个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8125平方公里,人口654万人,分别占全省5.8%和9.8%,经济总量占全省近20%,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省近30%。但这几个城市所共同面临着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长期所形成的资源依赖性、经济结构单一性及环境污染等掣肘.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源。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领先世界经济,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能成为技术创新之源。杭州湾地区是浙江省经济最活跃的地带,该地区GDP占全省2/3以上,人均GDP为全省的1.42倍,为全国平均的3倍。  相似文献   

16.
芜湖、马鞍山、铜陵作为皖江沿岸紧紧相连的三座城市,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的便利条件和各自的优势,2003年末三市总人口419万人,占全省的6.5%,全年生产总值581亿元,占全省的14.6%。全部财政收入84.05亿元,占全省的20.4%,其中地方收入37.76亿元,占全省的17.1%。从三市比较看,2003年末总人口芜湖市223.8万人、马鞍山市124.1万人、铜陵市70.9万人,  相似文献   

17.
长江江苏段两岸共有8个城市,土地面积4.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8%,人口3915万人,占全省的55%。2001年,沿江8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1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3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00元;财政总收入819亿元,占全省的77%;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为67亿美元和277亿美元,占全省的93%,和96%。  相似文献   

18.
张蕾 《浙江经济》2014,(24):43-43
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重点。杭州在区位、交通、产业、科技、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是全省“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中“两翼”之一的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重点建设的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中的两个,在发展海洋经济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茅临生 《浙江经济》2003,(13):23-25
环杭州湾地区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密集区域,是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成长空间。环杭州湾各城市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期,要加快环杭州湾区域经济的发展,园区是其中一个重要载体,是培育环杭州湾产业带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因此,整合和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构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在零下百度重温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20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国90%以上,人口占全国60%以上,县域GDP占全国63.4%。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也很显然,富国必须富县。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县域本身来说,自然资源优势、产品产业优势,相当程度上寓于县域经济发展之中,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和区域发展协调都需要统一到县域经济发展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