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2002年怒江州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62580万元:增长4.9%,其中,农业收入19616万元,占31.3%;林业收入2188万元,占3.5%;畜牧业收入14446万元,占23.1%;渔业收入104万元,占0.2%;工业收入13781万元,占22%;建筑业收入2547万元,占4.1%;交通运输业收入5015万元,占8%;商饮业收入1583万元,占2.5%;服务业收入659万元,占1.1%;其他收入2641万元,占4.2%。  相似文献   

2.
荔浦县从1990年冬以来,开办了农学、畜牧兽医水产、果树\农机4个专业技术培训,到1996年底,全县共培训农民18.2万人次,受训农民占农村劳力的85%,其中获绿证资格的4430人,正式取得“绿证”的2561人。通过培训的学员,个个能学习一个专业,掌握一门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6%。粮食面积48.18万亩,总产1.79亿公斤,增长2-35%;荔浦芋3.1万亩,增加1.7万亩;生姜1.l万亩,增加0.3万亩;甘蔗4.5万亩,增加1…  相似文献   

3.
双柏县境内宜牧天然草山达455万亩,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5%左右。2003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145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6%;增加值8305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8%。农村居民来自畜牧业收入人均为437元,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总收入的比重达21.2%。2004年,全县大牲畜存栏89682头,出栏27866头;生猪存栏158496头,出栏138755头;羊存栏156447只,出栏83093只;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6771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6.8%。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9053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262元.畜牧业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宾川县大力实施以科技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末,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48699万元,农业总产值204436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517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38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68197万元,同比增10.04%;农业总产值58434万元,同比增7.89%;乡镇企业总收入80947万元,同比增14.7%;农民人均纯收入1113元,同比增118元、同比增11.86%;农民现金收入2132元,同比增218元、同比增11.4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竹县把发展庭园经济作为大搞开发农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在干旱严重和苎麻价格大幅度下降的1988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粮增产、钱增收”的奋斗目标。全县涌现了庭园经济开发重点村50余个,重点社260多个,示范户62300多户;从事以种、养、加工、服务等为主要生产经营门路的户数已达23.19万户,占总农户24.3万户的95.4%;庭园经济收入达20377.3万元,比1987年16013.6万元增长27.3%,占全县农村年经济收入的36.6%。其中户均庭园经济收入400~600元的有46756户,600~800元的有29946户,800~1000元的有39680户,1000元以上的有45636户,占总农户的18.7%。全县农业人平庭园收入236.3元,比1987年182元增长29.8%。  相似文献   

6.
以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村经济开始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在专业户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米县农村较冒尖的100户专业户的调查资料看,他们1983年人平纯收入922元。是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2倍。在他们的总收入中,各业的收入构成情况是:粮食收入占9.8%,甘蔗收入占24.6%,养殖业收入占17.6%,加工、采矿、建筑业收入占23.9%,商业、运输业收入占11.4%,林业收入占3.1%,其它收入占9.6%。而全县的情况是,粮食收入占35.8%,甘蔗占18.4%,养殖业收入占21.4%,加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村经济》2005,(3):55-56
西畴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大石头多,人均耕地仅0.8亩,农业人口占90%以上,是一个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贫困县。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州委、政府将该县列为劳务输出试点县的机遇,强化宣传,完善机制,加强培训,扩大输出。2004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36532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7000万余元。劳务输出收入分别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8316万元,人均纯收入1085元的19.4%和28.6%。  相似文献   

8.
十年改革,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日益强烈。我们从呼兰县资源优势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村经济向城乡密切结合,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过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牧工商公司和个体经销户为销售渠道,以5个百万只肉鸡生产专业乡(镇)为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手段的运行机制,肉鸡生产正在向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1990年末全县肉鸡饲养量达到885.7万只。比1989年增长30.2%;产值达到8,000万元,比1989年增长18%;产值占牧业总产值的40.7%;纯收入达2,450万元,占牧业总收入的30.6%,户均收入245元,肉 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生产中的骨干项目,肉鸡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1990年全县肉鸡加工、饲料加工、兽药业、运销等相关产业产什1,152万元,利润662万元,为发展农业积累了资金;就地转化粮食5,000万公斤,缓解了卖粮难;安排劳动力1.5万余人,为解决农村“两个剩余”拓宽了生产门路;鸡多肥多,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全县的肉鸡生产已经达到了品种优良化、饲养穹,生产基地化、防疫病程序化的先进水平,自1985年起,连续六年在全省夺冠,1986年还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肉鸡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9.
2005年,保山市四县一区共有76个乡镇、904个村委会、10331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216.6万人,当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0.2%。全市有集体积累的村354个,有企业的村218个,当年有集体收益的村494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54.7%,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253个,5至10万元的村34个,23万元以上的村54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410个,占全市村级总数的45.4%。在村级集体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的253个村中,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52个村占16.8%。  相似文献   

10.
仁怀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庭院经济。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1993年全县庭院经济总收入20995.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9.45%。其中,种植业收入3315万元,占庭院经济总收入的15.79%;林业收入1668.6万元,占7.95%;畜牧收入13084.3万元,占62.32%;渔业收入58.5万元,占0.28%;副业收入1564万元,占7.45%;小加工业收入397.4万元,占1.8%;第三产业收入966.1万元,占4.6%。从普查的情况看庭院经济收入一般都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2万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占全县总农户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奉贤县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近年来乡镇集体企业不景气,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使不少村的经济滑坡,有的村经济处于相对薄弱状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据县经管站对全县294个村的收入分类统计,年人均收入在2000-3000远的村为76个,占25.9%,年人均收入1000-2000元的村为12个,占4%,两者合计约占全县总村数的30%。全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近10万人,其中有2个以上劳动力的纯农户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减收,生活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12.
李素华 《农村经济》2001,(12):31-32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 ,是典型的粮棉农业大县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九五”期间 ,仁寿县全面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合理使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 ,推动了科技兴农的不断深化 ,使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 ,至 2 0 0 0年 ,全县粮食总产量 774494吨 ,油料总产 2 1 83 1吨 ,水果总产 81 2 80吨 ,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 1 1 3 %、1 0 68%、71 5 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45 4663 3 2万元 ,其中农业收入 1 43 75 4 5万元 ,人均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云县现有耕地面积50万亩,总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至2007年底,通过多种渠道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占农村劳力的30%,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人均劳务收入6000元,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2288元的2.6倍。近年来,在全县城镇新增人口中,85%以上是打工挣钱后迁到城里定居的农村居民。全县打工能人在外地办厂当老板的有10余人,外出人员回乡创办小企业、小加工厂的有2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依托,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集约经营,畜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五”末,全县各类畜禽存栏达124.94万头(只、匹),畜牧业总产值达327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54%,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582.3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97%,与种植业、劳务输出三足鼎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溧水县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制订政策,建立网络,登记造册,开展培训等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2003年.全县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达8.1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5%,其中:2003年新增转移1.14万人。农民获得劳务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5%,比上年增加110元,  相似文献   

17.
灵川县把发展畜牧水产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骨干项目来抓,制定倾斜措施,提供系列服务,促进了畜牧水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1996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77万头,肉猪出栏51万头,肉牛出栏1.33万头,肉羊出栏0.8万头,家禽出笼470万羽,蛋类产品5257吨,水产品产量3215吨。全县畜牧水产总产值达到2.5亿多元,比上年增长2%,占农业总产值的36%;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840元,占总收入的36%;目前,全县涌现出养猪专业村16个,年出栏肉猪30头以上的重点户4000多户,年出栏百头以上的猪场242个,千头猪场20个,30…  相似文献   

18.
为转变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自2008年以来不断扩大西芹种植面积,截至2011年年底。全县西芹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5%。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今年年初还成功注册“西吉芹菜”商标。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物。它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克东县157个村中,已有84个村建立了合作基金会,占总数的53.5%,为了解决国家资金短缺和农民科学种田投入逐年增加的矛盾,合作基金会不断扩大融通额,到1991年底全县融通总额发展到555万元,年增长率为84.4%,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服务形式上也由单一的有偿服务型向多种服务并举型发展。既为农民解决了实际困难,又为集体增加了积累。  相似文献   

20.
支柱产业问题的提出农业种养项目,当产品达到一定规模时,便自然而然地在形成一个地方的经济支柱。宜丰县是个农业县,农村种植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是全县农村4.5万户农户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水稻总播种面积53万亩,其中:早稻20.2万亩、一季晚稻10.5万亩、二季晚稻22.3万亩。近年来,宜丰县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不惜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引进优良品种,改造基础设施,主攻粮食单产,优化稻米品质,并不断探索粮食生产与经营的新路子,为粮食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6年,全县粮食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