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水稻 盐两优2218 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10~15公斤,旱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20~2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115公斤。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良种 花生选用抗倒伏、适应性强的早熟大花生丰花3号、丰花5号、花育22号、花育23号等:小麦选用高产矮秆品种中育5号、新麦9408等;大白菜选用中自76、秋早55、淄研热抗王等.  相似文献   

3.
冬播豌豆既可实现“绿色过冬”,又可增加收入。目前正值豌豆冬播期,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适期播种一般栽培面积较大的早熟豌豆品种主要是“中豌6号”和“中豌4号”。这两个品种生育期基本一致,冬播生育期140天左右。冬播豌豆的最佳播期,浙北地区为11月中旬,浙中为11月下旬,浙南为12月初。播种过早,植株易遭受低温危害,导致春前拔节;播种过迟,则营养生长期缩短,产量下降。合理密植早熟豌豆直立矮生,适宜密植。一般每亩播种10公斤左右,行距30-35厘米,穴距10-15厘米,每穴播2-3粒。也可开行条播,但要注意匀播,每亩基本苗控制在4万左右。科学…  相似文献   

4.
华白三号大白菜系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杂交白菜新品种。特征特性球形平头矮桩叠抱 ,外叶少 ,结球性好 ,球高29厘米 ,球径32厘米 ,单株毛重6 3厘米 ,净球重4 9公斤 ,生育期85天。抗病毒病、软腐病及黑腐病。栽培要点亩种植2500株 ,用种量150 -200克 ,适于山东、河南、西北等地区栽培。华白三号大白菜  相似文献   

5.
苏滕 《农家之友》2005,(2):18-18
春大白菜一般2-3月播种,5-6月上市,亩产4000公斤左右,是经济效益很可观的一种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但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前期温度低,后期温度高,与大白菜的生长习性相反。要成功栽培春大白菜并获高产重点在于选择适当品种、播期和栽培方式,防止苗期低温导致未熟早苔、防止幼苗顶芽坏死后侧芽丛生等等。一、选择适宜播期与栽培方式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苗期在2~10℃条件下经  相似文献   

6.
一、施足底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亩施腐熟圈肥或鸡粪2000~3000公斤,并亩施二铵20~25公斤。二、半高垄栽培。一般畦垄高10厘米,垄宽40厘米,垄畦之间距离60厘米。三、化学除草。打好垄背后,亩喷氟禾灵除草剂120~150毫升,喷后与土均匀混合,防光解失效。四、适期播种。夏大白菜7月中下旬播种,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到9月下旬上市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冬贮大白菜立秋前后播种,采用点播或沟播在垄背上,轻轻覆土抚平。亩播种量300克。五、促壮苗。播种至出苗,…  相似文献   

7.
“热抗白45天”大白菜,是武汉市洪山区益农蔬菜技术应用研究所培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耐热、早熟、高产、抗病等特点,全生育期45天左右;5~8月都可播种,其中以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生长最好,产量最高(高产时亩产可达4000公斤)。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  相似文献   

8.
一、适期播种:适宜播期为立夏后至6月15日前。二、播量:每亩播量为500克,适宜密度为1~1.2万株/亩,株距17厘米,等行距40厘米,若宽窄行种植,宽行50厘米,窄行30厘米。三、间苗定苗:结合灭茬、间苗、定苗。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04,(5):40-40
四季豆又称菜豆、玉豆等,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亦不耐热,生长适温21℃左右,开花结荚期要求18~25℃。1、适时播种四季豆冬季栽培生长期所处的气候条件与春季栽培相反,前期处于较高温干旱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冈优527系四川农大水稻所用冈46A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其突出的特点是产量高、抗病性好、米质优。其高产栽培主要采取主攻足穗,在保证每亩有效穗14~16万的基础上,力争大穗,增加总颖花量的栽培策略。措施上保证前期促早发,中期稳得住,后期不早衰。在栽培上要掌握以下几点:一、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冈优527在榕江作麦茬、油茬中稻栽培,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作早菜(早辣椒、早番茄、早茄瓜、早豇豆、早黄豆)、西瓜———晚稻栽培,播种期为6月初至6月中旬,大田用种量按每亩0.75~1公…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夏季栽培成功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蔬菜市场大白菜供不应求,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夏大白菜夏季栽培成功的要诀有5点:1.品种选择。要选择抗高温、耐高湿、抗病虫、品质好的早熟品种,最好选择无绒毛,可以在间苗时当苗菜上市的品种,如夏丰40、夏宝、抗热白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亚蔬一号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从国外引入的早熟、耐热结球大白菜。其株高24厘米 ,开展度41 -45厘米 ,外叶深绿色 ,叶柄白色 ,心叶浅绿 ,叶球紧实 ,近圆形 ,矮桩叠抱 ,外叶量少 ,净菜率75 % ,球高18厘米 ,球茎12厘米。单球重600克 ,生育期45 -50天 ,为早熟耐热品种。特别适合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4月底 -8月随时播种。亚蔬一号白菜  相似文献   

13.
正(1)选种。主要选用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的“二花种”,全生育期约150天,出苗到开花60天,株高180厘米,主茎27~32节。(2)施肥。喷施2~3次腐熟稀水粪(每亩用粪600~1000公斤)。(3)适时早播。荷兰豆(二花种)生长适温为9~23℃,播种适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适时早播,生长期长,产量高。10月下旬即开穴点播。(4)科学管理。播后用土杂肥盖种,第6节长出后,每隔8天追肥一次,钙镁磷、尿素各2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2~3次速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7,(6):34-35
珍珠西葫芦: 美国引进的极早熟一代西葫芦杂交种。1997年全美品种选拔获奖品种。株行距50厘米X60厘米,播种后36天即可采收,是全球最早熟的西葫芦。不用搭架。植株生长健旺,矮生.直立。开放。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光亮.十分诱人。花后5~7天单瓜重可达300克。进入采收期后,每亩1个月可累计采收3000公斤以上。“珍珠”不仅可为菜农添财致富,且是消费者幸运和高贵的象征,亩用种50克。  相似文献   

15.
碧绿西瓜     
特征特性碧绿西瓜系早熟一代杂种 ,植株长势中等 ,产量高 ,抗病 ,适应性广。主蔓第6 -7节着生第一雌花 ,以后每隔5节现一雌花。坐瓜整齐 ,全生育期93天。果实生育期31 -33天 ,果实圆形 ,果肉红色 ,口感好 ,品质佳。含糖量11 % -12 %。栽培要点该品种要求中等以上肥水条件 ,华北地区棚室栽培一般2月中下旬播种 ,3月中旬定植 ,5月下旬 -6月中旬收获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4月下旬定植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 ,每亩施农家肥3 -5立方米 ,复合肥40 -50公斤 ,钾肥10公斤。每亩播种量150克左右 ,行距170厘米 ,株距6…  相似文献   

16.
永兵 《致富之友》2001,(5):27-27
春秋王是山东大白菜良种服务中心微山办事处利用TuMV抗性骠交育种技术育成的春季两用型结球大白菜,具有早熟、多抗、高产、优质、耐先期抽薹等特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栽培,尤其适于在高纬度、高海拔等高寒地带秋播,在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栽培。经1997—1999年全国各地品比和试种示范表明,其稳产、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麦旱稻一体化栽培是实现全年粮食高产上“吨田”的一项优化配套系统工程,其产量指标要求:小麦单产600~650千克,旱稻350~400千克。现结合本所科技园栽培实践介绍如下: 一、熟期调配。综合各地的气候条件,应主要从选择接茬  相似文献   

18.
特征特性 极早熟,有限生长型。坐果率90%以上,每株可结果100个以上,果实椭圆形,类似市场上盛传的“圣女”果。果面光滑,大小均匀,单果重10~15克,果肉脆嫩,风味浓郁,幼果有浅绿色果肩,成熟果为鲜红色,抗裂耐贮。 栽培要点 适于春季露地及冬春季保护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初冷床播种,或2月下旬温床、温室播种育功,3月下旬分苗一次,4月下旬终霜后定植,亩栽3000~3500株。冬季温室栽培,8月中旬播种育苗,苗龄25天左  相似文献   

19.
珍珠西瓜     
特征特性珍珠西瓜系早熟一代杂种 ,植珠长势中等 ,主蔓第7 -8节着生第一雌花 ,以后每隔5节现一雌花。坐瓜整齐 ,全生育期88天。果实生育期28 -30天 ,果实圆形。果肉红色 ,口感特好 ,品质优良。含糖量13 %以上。平均单瓜重1 2 -1 5公斤 ,是馈赠亲友的水果精品。栽培要点华北地区棚室栽培一般2月中下旬播种 ,3月中旬定植 ,5月下旬 -6月中旬收获 ,每亩施农家肥5 -6立方米 ,复合肥40 -50公斤 ,钾肥10公斤。每亩播种量100克左右 ,行距170厘米 ,株距50厘米左右 ,亩留苗800株。3 -4蔓整枝 ,每株留2 -3果…  相似文献   

20.
良种推介     
改良珍蜜甜豌豆该品种早熟,播种后45天开花。植株高约2米,荚长约8厘米,厚1厘米,单荚重约8克,荚色翠绿,品质甜脆,适宜鲜食及速冻加工。耐寒,抗白粉病力强,亩产量700 ̄1000公斤。全国各地均可种植,生长适温12 ̄20℃。(联系方式:广东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潘俊忠电话:0754-5812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