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欣 《活力》2013,(4):123-123
近些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  相似文献   

2.
姜垌羽 《活力》2014,(11):51-51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民族言语交际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语篇类型-新闻评论类语篇。新闻评论语篇是指现代各种新闻舆论工具所普遍运用的一种表达意见的形式,大量出现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这四大媒体中。在本文里,新闻评论语篇是在结构形式与外在功能上具有共享特征,并因此而与其他语篇相区别的一系列语篇的集合。“语篇”是语言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术语,但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中,含义却不尽相同。有的人将语篇定义为作者与读者之间完整的、有目的的互动,作者在语篇生成的过程中占主动地位;有的学者认为,语篇只指书面语一言,不包括口头语言;有的学者认为语篇是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与语境有一致性,不限于书面与口头;有的学者认为语篇是使用中的语言单位,它不限长短,但表意必须完整。本文中的语篇被定义为一次有效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话语成品,它在实际的交际场景中形成,是针对一定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文字、口语这两种表述方式。语篇在形式上、意义上和功能上都有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闫德强 《活力》2014,(6):122-122
近些年,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民生新闻关注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所谓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本文认为,民生新闻要想立足,并在新闻市场中占据一定位置,就必须从价值观念、报道题材以及报道形式上不断更新,顺应民意,在新闻价值观上回归至“民生”和“百姓”,强调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日常生活”,要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去选择和解读新闻事实,在为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伊欣 《活力》2013,(5):57-57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不仅仅是前些年央视成立了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各大地方台也把收视率的焦点对准了民生新闻类节目。从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电视台的《看天下》、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乔虹  周毅凛 《活力》2013,(11):35-35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独特的新闻现象,它的概念的提出与《南京零距离》等栏目的实践密切相关。2003年8月,时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的景志刚开始琢磨和使用民生新闻的概念,他用“民生新闻”来概括既已存在的新闻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强烈反响,并对民生新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那么什么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近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相似文献   

6.
何龙淼  李强 《活力》2014,(23):49-49
在现如今新闻面向社会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中,传统意义上“播什么,看什么”的新闻概念逐渐淡化,新闻叙事手法也更加多样,但新闻主题更为鲜明,中心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尤其是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让受众人群普遍感到一股暖暖的亲和力。所谓“民生新闻”是指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的,主要以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为关注热点的电视新闻形态。应该说,民生新闻的出现具有当今时代进步特色,它是政府团结群众,传递百姓心声最便捷的渠道,更是政府集思广益,实现群众参政议政最为有效的途径。其之所以得到政府支持、群众认可,因为它具备当下新闻必然的发展条件,符合新闻“三贴近”理论的现实需要,起到了“五化”,即规律化、故事化、生活化、实用化、政策化。  相似文献   

7.
孙琰 《活力》2013,(10):109-109
言论是媒体的灵魂。人民日报一版的“今日谈”。羊城晚报的言论等,针砭时弊,精辟独到,短小精悍,都是很受受众欢迎的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述阐明某种道理.是新闻报道的延伸、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刘广平 《活力》2012,(2):142-142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传媒界热捧的话题。它要求以平民视角和百姓情怀,以民众的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百姓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为新闻聚焦点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使新闻的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李秀民 《活力》2013,(24):75-75
民生新闻是一种报道形式,更是一种新闻理念,它与生俱来的本土化和亲民性,使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但在蓬勃发展同时,民生新闻遭遇到了瓶颈,学界和业界开始辩证地看待民生新闻的现状,并探索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李金迪 《活力》2010,(8):335-335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与界定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从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民众情节。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上升为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百姓即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老百姓开始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当“民生”与传播媒体的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宋友民 《活力》2011,(8):194-194
近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增添了新闻报道的活力,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活力。但由于它来得快发展得也快,伴随着产生的许多理论问题与技术操作问题也急需研究解决。一、把握民生新闻概念的基本内涵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从题材对象上。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相互并列,而和社会新闻的关系却有着些许不同,需要进一步厘定。  相似文献   

12.
曲正 《活力》2014,(1):38-38
现代语言学注重语境的研究,认为在信息传递中语言特点产生的动因来传递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新闻评论语境也不例外。就本质而言,新闻评论是一个由多环节组成的一个言语交际过程,新闻评论语境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研究新闻评论中的语境基本变相和构成,旨在为新闻评论中的语境运用提供一个有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任福君 《活力》2012,(8):163-16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60分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开播,首创这一栏目形式,创造收视率神话.两年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2005年3月山东齐鲁电视台推出的《拉呱》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在山东省高居榜首.2006年创收2亿3千万元。这个现象使得那些原本对民生新闻持有异议的理论界和学者也不能不重新审视“民生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14.
郭莉娜 《活力》2013,(4):162-162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王滨生 《活力》2010,(8):290-290
进入新世纪.在电视新闻改革的新一轮浪潮中,民生新闻异军突起。经过十年的发展.各大媒体的民生新闻栏目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收视率。回顾这十年民生新闻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冲突与融合中找到了自身生存的空间,成为目前国内电视新闻的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红 《活力》2013,(4):191-191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是媒体编辑或作者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评述、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电视节目的总称。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7.
齐天 《活力》2013,(3):58-58
作为媒体人,需要时刻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所充当的角色:先天下而忧抑或敢为万众舆论之首,是该做百姓的喉舌,还是无价值观倾向的客观主义者。游走于权力机构与受众之间,面对最原始的事实,该做怎样程度的“把关人”,其对信息的加工和引导的最终目的又是如何,都是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寻找新闻评论在种种利益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立足点,是实践当代媒体人积极作用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必要过程,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基于三方面的当代新闻立足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的发展十分迅速,虽然迄今为止,人们仍然对民生新闻无法进行确切的定义,但是民生这一理念已经深入新闻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在发展民生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及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应该多种多样性等等.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的民生新闻发展状况,来谈下民生新闻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民生新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董士涛 《活力》2011,(14):99-99
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类节目.民生新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民生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中变化寻求发展。但是民生新闻的概念至今仍然比较模糊。更没有确定的形态和确定的范围。从业者仅仅依靠自己对于民生类新闻的理解,参照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样式进行制作。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看似相同的民生类节目。那么民生类节目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李德全 《活力》2011,(5):175-175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电视新闻,一面世,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就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