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青霞 《北方经济》2007,(12):33-3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致富广大农民,指明了方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作为农业大区,一定要抓住机遇,深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汪少潭 《发展》2010,(8):20-21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问题愈演愈烈,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现实难题。我认为,至少有七个方面值得引起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瑜 《发展》2007,(1):134-1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投资主渠道的金融部门来说,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中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根本目的,对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其长期性和阶段性。从实践工作中体会到,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和新的发展形势提出的战略取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夏津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中共甘肃省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精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立足兰州实际,提出了“规划先行、全面发动、试点带动、总体发展”的原则,用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全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马鹏程 《发展》2008,(1):33-34
甘肃省华亭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县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多年来,以煤炭采掘为主导的地方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县人均GDP突破105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城镇化水平达到36%,但是,受立地条件、传统观念、发展基础等“瓶颈”制约,农业产业化开发起步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民“七难”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跑出“三农”发展“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根本方针,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在此基础上,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市现代化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加发展空间,构建和谐天津,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瑜 《广西经济》2006,(3):8-10
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实做好2006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从总体上看,今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宏观环境,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分析,2006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新的执政理念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这一根本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时期,要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农村牧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扎实有效地做好起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而统筹城乡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城乡就业统筹。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城镇就业、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工作.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引力下,统筹城乡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对统筹城乡就业现状和推进策略的分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两个率先”.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耀  王生林 《发展》2007,(7):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贫困地区不仅基础条件差,各项社会事业也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无疑是甘肃当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探索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道路,拓展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斌 《老区建设》2007,(1):28-29
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07,(3):1-1
桃源街道位于宁海新城区中心,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3万。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最鲜明特色。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央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这是党中央进一步解决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王春江 《发展》2007,(9):24-2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谋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志超 《老区建设》2006,(1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项任务,这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2005年以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标志,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也揭示了中国农村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因此,全面统筹城乡发  相似文献   

20.
高薇 《天津经济》2004,(10):37-4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五统筹”观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努力把握发展客观规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对于指导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