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崇慧  李清 《时代经贸》2007,5(7Z):112-113
产业集群对西部地区缩小区域差距,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基本论述,以成都市家具产业集群为例,寻求西部地区传统产业集群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2.
谢军  李玲 《经济论坛》2006,(22):13-15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产业选择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当前,产业集群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是不争的共识。基于此,处于产业集群空白阶段的西部各省都已把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但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初始阶段,西部地区应不同于东部地区或其他发达地区,首先应以政府为主导,根据本区域优势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宜的产业来实施集群战略:1.市场条件限制。虽然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但是,西部地区大多数都处于开发阶段,缺乏发达市场条件和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现有的经济基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决定了该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其优势,但传统产业技术落后。西部地区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利用已有的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4.
郑瑞巧 《当代经济》2010,(15):74-75
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制约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并认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如能克服本文所分析的各种制约其发展的困境,西部产业集群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如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清  林罡  刘宏伟 《财经科学》2007,(12):113-120
产业集群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井可以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通过对东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和梳理国内外产业集群政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政策的作用机理P-F-E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对产业集群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集群政策对集群成长关键因素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集群成长关键因素对集群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作用,集群成长关键因素在集群政策和集群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丈论证了工业化是西部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产业集群是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西部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促进西部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工业化是西部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产业集群是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西部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促进西部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点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也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把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看成是一项渐进的系统工程,并以南通市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从企业、产业、政府等多层面提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战略重点和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10.
唐昭霞 《生产力研究》2011,(11):163-164
当今市场竞争正由企业间的竞争向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转变,因此发展西部产业集群是振兴西部地区的关键。目前,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保障以及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鉴于此,西部地区应当更新观念,搞好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规划,进一步提升西部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政策(cluster policy orcluster based policy)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主体制定和实施的、以集群为服务对象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总和。一般而言,集群政策是某国或地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等的综合和延伸,其作用是保持和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发挥集群对繁荣当地经济的牵动效应(刘恒江,陈继祥,2004)。欧盟委员会(2003)在对西方国家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按照地域级别的集群政策分类:全国性集群政策、区域性集群政策、全国和区域性集群政策。本文主要研究区域性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12.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明智选择.湖南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由此提出推进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旺春 《经济论坛》2006,(24):27-29,59
一、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概况 中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在这些西部地区中自然、人文环境及经济基础相对好的区域,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产业群。目前在我国西部地区可以看到一些初步具备集群成长特征的企业网络,比如“成都-重庆-贵阳的制药业走廊”已渐现雏形,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中西部经济加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而必须以更高标准实现环境保护和更高效率利用资源也正成为全球性的行动。在此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注重增长的速度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杨明娜  文华 《经济师》2008,(10):182-183
西部产业集群的培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客观上,西部地区更为现实地选择了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发现,过度依赖粗放式经济增长必将制约西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成功链接不失为西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一种良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樊新生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9,29(1):113-118
文章借鉴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从随机因素、收益递增机制、路径依赖、闭锁四个环节构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以河南省长垣县卫生材料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宏观制度、特定地方环境等随机因素对区域内新经济活动的激发作用,并从收益递增机制、路径依赖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机理,最后从企业惯例等方面分析了集群演化中出现的闭锁效应及其造成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一些结论:①特定的政府政策、地方因素以及市场条件等随机因素可以激发区域专业化生产,萌芽产业集群.②由收益递增导致的路径依赖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技术因素,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机理.但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因素(如政府管理、劳动力、进入市场能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地域特殊性.③由于收益递增、路径依赖以及企业惯例的惰性,集群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低效率的闭锁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过程中的制度演变——以长汀纺织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产业集群的萌芽时期,地域文化、产业习俗等内在制度的主导性作用容易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但在集群成长阶段,外在制度的主导性推动,可以突破内在制度自身的局限,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外在制度的不断强化下,一些新的内在制度也将逐步形成,并替代外在制度的部分功能.进入产业集群的成熟阶段后,内在制度将发挥更大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绩效的各种机制,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利用1995—2010年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探讨集群绩效衡量指标对陕西省高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力度与产业集群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人力资源投入与投资水平对产业集群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最后为陕西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绩效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甘肃省虽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但以甘肃省2005—2014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数据计算出的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区位熵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程度并无显著变化且文化产业集群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中下游水平,甘肃省内14个市(州)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与集群化程度差别较大。同时,对影响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绩效的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要提高甘肃省文化产业集群化程度,需从交通、科技、资本、品牌培育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