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主义改革,正面临着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严峻课题。对以往的改革作历史性的反思和深层次的理论总结,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是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任务。本文从宏观角度,结合我国改革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发展生产力道路的选择问题,对传统政治的批判问题,观念文化变革问题,作了概略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农村现代化中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农村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解构着传统政治权威主义,促进着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变革,赋予了农村社会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根据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在推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同时,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文化观念的更新,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转型是一个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转型面临着自然生态、宗教观念和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成功转型,是新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代文化关键环节。现代文化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群众应该在更新观念、社会开放和积极参与、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三方面重构和改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突出标志。在三十年之际,从主体意识视角再次审视社会主义改革很有必要。针对目前中国在市场改革中逐步凸显的类似西方国家的主体性困境,培育市场文化与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现代}生转换相融合的成熟主体意识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世界性和优越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在传统利益调节机制失灵和新利益调节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困境: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平等,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信任,市场化改革与社会不稳定。因此,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内涵是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平,而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利益调节机制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国家治理结构的调适促成强大的利益整合能力、再分配能力与市场规制能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新利益调节机制。当前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聚焦,其意义绝不仅在于一系列浮在表面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整个改革和发展路径的重大变化,即在解决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的同时,必须更关注解决生产力发展标准问题,在市场化改革中"将社会带回来",以此促成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平,让国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经济伦理思想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伦理道德变迁的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变革方向与学理指南。从经济伦理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变革旨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迫使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对它的养老金制度作出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同于拉丁美洲和一些发达国家近些年来养老金体制的改革。在拉丁美洲,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向固定缴费制的全面转变;而发达国家则大多是在它们现有的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体的固定津贴制体系内作出调整。转型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们所建立的多种支柱结合的新模式。尽管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所选择的途径与东欧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改革前养老金体制的结构及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却十分近似。了解和分析其它转型国家在这方…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阶层即观念人力资本,而观念人力资本阶层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作为观念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的来源之一、内生化并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在传统文化积淀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和造船行业步人市场竞争的大潮,造船行业改革不断深化,深层次矛盾及问题不断出现,造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在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面临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撞击.要创新造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活力,唯一的选择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科斯的产权理论不适合中国的改革,因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产权问题不是与成熟的市场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相联系的产权问题,而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如何建立起来的问题.基于市场经济的产权关系其实就是信用关系,因此,在信用制度健全的国家,即使企业存在代理人问题,公司治理也能保持较高的效率.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的产权关系,但无法走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旧路,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决定了改革必须着眼于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将维护社会公正作为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逐渐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引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讨论,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中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战略和实施情况,以及中国的会计治理机制和发展情况。根据中国现代企业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发展的情况,结合现代会计治理机制重点探讨中国股份制公司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制度的变革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起关键作用。本文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封建社会治乱交替的根源在于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土地制度,无法形成土地私有产权制度是近代中国停滞的主要原因,而英国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化瓦解了封建制度,成功地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土地制度变迁及其不同道路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土地制度变革与创新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不可回避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况.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同时,要妥善处理对待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长期的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斗争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早已根植于中国历史传统之中,虽然有负面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积极的影响.不能抛弃,不能一成不变地加以保留,更不能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取代现代文化.批判的继承,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寻求创新,要更新观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适用时代发展要求的成分,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险峰 《经济师》2000,(4):14-16
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特定时空内的社会民族文化中。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因此也必然受到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及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所以 ,现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难以避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如何辨证地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文章给出了一个较为实际的分析答案。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及制约机制等方面遵循科学规则、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公司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中国发展经济与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具体来说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伴随现代化过程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退潮后,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传统伦理道德的两难抉择中选择了后者。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理想与现实、自我实现与传统道德之间的冲突,十分精微地传达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在两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内心世界的痛苦,蕴含着极其复杂的时代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中国传统道德,经历春秋战国的文化思考及秦汉的历史选择,最终确立了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道德体系。然而,儒家伦理的主体地位却在近代社会文化的变革中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有什么样的文化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伦理思考和道德选择。因此,思考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变革关系,对我们认识当代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与传统道德的冲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伴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体制、 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转型与变迁.这一系列变化导致中国的行政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行政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新兴领域的问题涌现等,都对公共行政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公共行政需要尽快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找到公共行政改革的正确价值定位与路径创新,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问:有人说,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的模式,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转轨时期所采取的模式当中最具典型特征的两种,而模式的不同可以从改革目标当中得到反映。您认为中、俄两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何不同?答: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和实质,是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形态——建立和完善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形态,建立和完善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形态,建立和完善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形态,建立和完善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形态。而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实质是在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