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夏季高温季节平均温度在30~38℃之间,正是幼蟹的生长高峰期,但由于塘口幼蟹密度高,幼蟹排泄物多,加上残剩饵料高温变质,极易导致水质恶化,促使幼蟹暴发疾病。为提高养殖幼蟹的成活率,减少病害发生,结合多年来幼蟹的养殖经验,高温季节幼蟹养殖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2.
<正>放养优质幼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因为幼蟹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成蟹规格的大小,而且对河蟹养成阶段成活率的高低也有极其重要关系。近几年来,投放劣质幼蟹的养殖户不仅所养成蟹规格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河蟹养殖的发展,如何提供质优量多的幼蟹,是水产养殖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望江县武昌湖渔场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基本掌握了池塘幼蟹养殖技术,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 现就本场的幼蟹池塘养殖技术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夏秋季节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管理对全年养殖生产影响重大,现介绍有关问题,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 据调查,不少养蟹户年初放养的蟹种,由于幼蟹品种不纯、放养密度过高、防病措施不力、养殖管理不善等原因,年终河蟹成活率低、规格偏小、品质较差、价值很低,结果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为了便于广大养蟹者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培育大规格、优质蟹的高产高效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秋季,螃蟹生长最快,是河蟹成熟收获季节,也是河蟹最易死亡的时期,为取得养蟹最佳养殖经济效益,狠抓蟹的秋季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养殖早期Ⅴ期幼蟹,当年可达到上市规格,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1997年我场发展养殖Ⅴ期幼蟹109亩:从年底捕捞结果看,平均幼蟹成活率20%,高的也不超过40%,影响养殖效益。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养殖Ⅴ期幼蟹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蟹种培育是指将仔蟹培育成Ⅴ期幼蟹(豆蟹),再将Ⅴ期幼蟹培育成蟹种(扣蟹),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成蟹养殖苗种来源的主要途径,蟹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蟹养殖的成败。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在幼蟹养殖过程中,常有一部分幼蟹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提前发育,我们称之为性早熟幼蟹。性早熟幼蟹规格一般在20g左右,这些幼蟹往往难以蜕壳,不会继续生长,最终导致死亡,给广大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和减少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幼蟹:是指自游泳状态的大眼幼体经蜕皮变态,营爬行生活时开始至性成熟前止,这一阶段培育的,用来作为成蟹养殖种源的称幼蟹,又名蟹种。蟹种的质量决定着成蟹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在当前成蟹市场供需平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否选择到优质的蟹种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俗话说,种好一  相似文献   

11.
进入夏、秋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虾、蟹养殖塘内水温可达25℃以上,河蟹、青虾吃食量大增,虾蟹进入快速生长期,其养殖塘管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做好高温季节的虾蟹塘管理十分重要,现就高温季节虾蟹塘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控制投饲量,合理搭配投喂品种。由于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人工养殖河蟹有了长足发展,其市场前景看好,但因幼蟹培育及饲养管理等技术缺乏,性早熟幼蟹(1龄蟹种)较为普遍,这些早熟幼蟹(俗称小绿蟹),体重均在20g左右,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弱,导致河蟹商品规格过小,品质低劣。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严重挫伤养蟹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实际表明,引起幼蟹早熟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种质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类。只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塑料大棚培育幼蟹是河蟹多种模式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基础,是提高商品蟹规格,提高苗种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其原理是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其生长、蜕壳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水草、水温、饵料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户普遍通过增大放养量的方式以求获得高产和高效益,由于放养密度加大、投喂量也随之加大、养殖水体中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水质极易恶化,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特别是纤毛虫病,它是幼蟹养殖过程中困扰水产养殖户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养殖整过程的成败,加之目前又是纤毛虫病的多发季节。笔者现就多年以来在幼蟹培育塘口中对福尔马林使用情况谈谈个人感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主要由于天气关系,春季气温回升慢、光照少,加上外界水质、外地购种等因素,河蟹养殖第一次脱壳推迟,普遍情况反映三个不如去年同期:规格大小、水草长势、成活率(死亡损失相对大)。目前,河蟹养殖管理已进入重点季节,在梅雨季节、高温季节来临之前,当前应加强蟹池水草管理。1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高温季节,是蟹池水草管理最为困难的时期,水草多了、少了都可能引起养殖失败。下面,笔者就蟹池中常见的四种水草的高温期管理,谈一谈我的看法,仅供养殖户参考。一、关于伊乐藻的管理。伊乐藻池塘养殖中最常用的一种水草,也是早期河蟹生长不可或缺的一种水草。该草的缺点是不耐高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养殖河蟹,水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的高低,同时也影响成蟹的个体规格、饱满程度、背甲的颜色,以至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夏秋季节水温高,是河蟹的生长旺季,摄食、代谢明显增强,水质容易变坏,如何调控好夏秋季蟹池水质,营造良好水体环境,是促进河蟹正常健康生长的关键。笔者从事过多年的河蟹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将水质调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养殖成蟹、青虾和鱼虾蟹混养以及培育蟹种的生产方式,按照此模式要点实施,养殖成蟹的稻田,亩产蟹30kg-50kg;养殖青虾的稻田,亩产青虾15kg-30kg;鱼虾蟹混养的稻田,亩产鱼30kg-40kg,虾5kg-10kg,蟹10kg-20kg;培育蟹种的稻田,亩育蟹种1万只以上。养殖稻田亩产稻谷均在350kg以上,亩效益1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多年研究表明影响河蟹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种质问题,优质幼蟹是养成优质大闸蟹的前提条件。水阳镇是闻名全国的蟹苗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幼蟹产地市场。对水阳镇幼蟹生长规律的研究,能为河蟹遗传育种和生态养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小龙虾在中部地区发展较快,已成为广大农民及养殖经营者增收的又一大门路。但是小龙虾需要一定的养殖管理技术,尤其是进入夏秋季节,天气、水质、水温等因素变化较大,养殖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