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应付福利费的原因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随着工资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保障的发展,企业开办医院等福利部门的现象已经不多,又由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规定,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所以,应付福利费的正常开支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随着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资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保障的发展,企业开办医院等福利部门的现象已不多,由于2006年2月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所以,应付福利费开支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随着企业成长,职工收入水平逐年上升,应付福利费的计提逐年增加,鉴于以上原因,企业应付福利费出现大量的结余。  相似文献   

3.
职工薪酬核算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停止计提应付福利费后职工福利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修改后《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后不再计提应付福利费。但不允许企业计提应付福利费并不是禁止企业发放福利,只是要求企业发放的福利费不再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而是直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同时,发放职工福利标准不再是14%,而是根据企业效益或成本承受能力实施福利计划。  相似文献   

4.
职工福利费的会计税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颁布、2006年12月4日《企业财务通则》颁布以来,有关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问题一直是财会界人士争论的焦点之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原“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有关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科目,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由于两则适用范围不同,这就增加了实务界操作的难度,更由于税法对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还没有出台新的配套的政策,造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应付福利费处理方面的规定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浅谈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解读国税函[2008]264号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规定国有企业不再按照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那么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付福利费还能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吗-国税函(2008)264号文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就此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以及2007年财政部发布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做出了新的规范。职工薪酬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采用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这种改变对企业大致会产生以下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14%提取的规定,将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用列入“职工薪酬”的范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提取后使用的方法,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年末,如果当年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大于支用数的,应予冲回,反之应当补提,同时修订次年度职工福利费的提取比例;  相似文献   

8.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通则》与新发布的会计审计准则,形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但企业在新旧衔接中一些相关问题如应付福利费余额、应付工资结余等难以解决,为此,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并要求企业2007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涉及的相关问题按该通知办理。  相似文献   

9.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以及2007年财政部发布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做出了新的规范。职工薪酬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秦文娇 《会计之友》2008,(21):38-39
<企业财务通则>实施后,规定国有企业不再按照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那么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付福利费还能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吗?国税函(2008)264号文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就此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1.
彭东丽 《企业研究》2012,(18):186-187
2006年新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明确将企业职工福利费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并且新的《财务通则》以及新《企业所得税法》都对职工福利费的列支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使运行多年的职工福利费核算方法发生了实质性变革。本文拟从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范围、应遵循的合理性要求、入账的票据及进行帐簿核算应掌握的"度"四个方面阐述职工福利费核算处理。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一部分以工资形式进行补偿,另一部分以福利费形式进行补偿。自2007年1月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改变了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原来计入职工福利费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直接列入成本或费用,企业不再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国家取消职工福利费计  相似文献   

13.
福利基金是企业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这是企业使用了职工的劳动技能知识以后除了有义务承担必要的劳动报酬外,还必须负担的对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义务。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会计上单独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时,直接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金额,不再计入成本费用。“应付福利费”科目属流动负债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其余额在贷方。但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尤其是流通企业“应付福利费”科目不同程度出现了红字(累计贷方余额小于借方余额),且有的企业红字数额还相当大。“应付福利费”红字实质上就是企业的潜亏挂账对企业财务成果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净资产)。那么,产生这种红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想谈点看法。一、“应付福利费”科目红字现象的成因任何事物或现象的结果产生,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哲学上称之为因果关系。同样,“应付福利费”科目红字现象的形成也不例外。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1、应付福利费来源即贷方形成额减少。①受新会计制度规定影响。在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前(1992年7月1日以前)。企业福利基金有两项来源,一是从费用中提取。1969年以后,1992年7月1...  相似文献   

14.
1.问: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可实际工作中仍在按职工工资的14%计提。请问我单位应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答:《企业财务通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的预提,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而非对会计处理的规范),不再要求(也即不再准予)企业按规定统一的标准预提职工福利费计入成本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施行以来,各类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逐步调整、修订和完善了内部财务制度。在新旧财务制度衔接过程中,部分企业反映了一些问题,包括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缴费的列支、应付工资结余的处理等。为规范企业相关财务行为,现就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项费用”是指按照企业工资总额,依据国家会计核算制度规定的一定标准及比例提取企业的应付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已明显暴露出许多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会计核算制度逐步完善的需要,改革应付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核算方法.建立平等的成本费用体系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执行,应付福利费的科目成为历史。新的企业财务通则的出台,也取消了14%福利费的计提要求。新的税法出台,笔者估计也会向现在外资处理方法接近,即按实列支福利性支出(可能会有一个列支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无须讨论应记入何科目,事业单位食堂费用只能记入管理费用核算(但也要区别交际应酬、职工福利等支出,以便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近两年来,由于企业财务制度的变化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政策变动较大。该事项政策规定涉及税法方面有:《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涉及财务政策方面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企[2007]48号(《关于实施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8]34号(《关于企业新旧财务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赵桂娟 《电子财会》2006,(11):60-61
“应付福利费”是企业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一部分以工资形式进行补偿,另一部分以福利费形式进行补偿。福利费主要包括职工的医疗费、困难补助等。为了加强这部分活劳动补偿的核算,我国会计制度规定通过“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列支为成本费用。福利费按职工工资的14%比例提取,并退出资金周转。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企业办社会、高福利体制下,“应付福利费”政策的沿用符合当时的体制要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福利费的核算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再加之企业大量使用福利费政策,产生的虚假现象,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会计准则》《新企业财务通则》和《新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新四法"相继实施,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要求,按工资总额14%计提福利费成为历史,福利费计提规则的变化对我国企业年金和团体寿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