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息税来了     
柴今 《资本市场》1999,(10):25-28
<正> 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恢复了对居民储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依照这项修正案,国务院将对征税时间、对象、税率以及具体征税办法作出规定。对存款利息征税,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我国早在1950年的就颁布了《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要征税。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和1993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都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只是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市场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为鼓励储蓄,控制消费,才对储蓄利息所得作出了免税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储蓄存款利息是征税还是不征  相似文献   

2.
唐勇 《经济论坛》1999,(17):6-6
从1997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出现新情况,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走低,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为促进经济增长,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带动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5月以来,已连续七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从实际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大量银行存款并没有分流进入消费和投资领域,市场疲软没能得到有效缓解,物价涨幅仍然为负,失业人数继续增加,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参照国外的经验和惯例,对银行存款利息课税,以降低居民储蓄额,刺激内需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王莺 《经济师》2000,(3):62-63
1999年 8月 30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按照这项决定 ,我国将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利息税。此后不久 ,国务院发布了第2 72号令《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于 1999年 11月 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 ,政府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此次开征存款利息税 ,将有利于平抑畸贫畸富的悬殊对比、缩小高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总体趋势看对资金的需求是大…  相似文献   

4.
利息税冲击对稳态消费的一般均衡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费剑平  孙春霞 《财经研究》2002,28(7):8-13,57
利息税冲击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了利息,于是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利息税冲击会减少储蓄并鼓励消费,从而扩大总需求和总产出。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分析利息税冲击的两种效应-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和降低资本存量,发现利息税冲击对稳态(steady state)消费的瞬时是正的;而长期来看,则可能导致消费和收入的稳态水平有所下降。在时间偏好率和折旧率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税本身也具有准拉弗曲线的特征,即稳态消费和稳态收入随着利息税税率的提高而先增加后减少,出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浅议利息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国民收入的提高,导致居民储蓄的增加,这种较高的储蓄率,一定时期支撑着国民经济,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少数高收入者通过储蓄作为食利的工具;单一的储蓄方式不利于社会资金充分利用;存款增多导致消费市场疲软及投资需求不足。针对上述若干问题国家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对利息所得征收利息税。利息税的开征能够有效引导存款分流进而刺激消费与投资,能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用于调节个人收入再分配。当然,开征利息税只是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实施的经济调控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各种改革措施及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在看来,指望2006年物价涨幅低于2.25%是不现实的。由于煤电油运紧张如故,国内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所以,我们不能在这样的经济通胀期,仍然坚持实施经济紧缩期的金融政策。这个道理简单得就像我们不能在闷热如蒸的夏天,还坚持继续供热,而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还坚持继续供冷一样。[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利息税短期内不应该取消,可以通过将利息税并入个人所得进行累计征收、调整税率以及增减优惠项目等来完善我国利息税的征收。  相似文献   

8.
论恢复储蓄存款利息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储蓄存款利息税,是积极的税收政策。文章分析了恢复利息税的原因,论述了恢复利息税的功能,指出了征收利息税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10.
三友 《经济导刊》2007,(4):83-83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27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取消利息税的提案.  相似文献   

11.
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可起到了一定的刺激消费、抑制居民储蓄存款的作用,但征税后对消费和储蓄的总效应为消费减少而储蓄增加。这是利息税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中国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改善居民对未来收支的预期,制定配套保障体系和税收政策,加快建设高效资本市场的步伐,引导一部分储蓄存款进入证券投资领域,合理调整居民消费和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是我国启动内需的又一举措,它对居民心理、银行储蓄、消费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举措能否如期实现它的目的,我认为它对启动内需会起作用,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作用的程度是有限的。首先,从对居民心理的影响来说,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不同于降息。降息只是减少了居民的预期收入,而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则是把居民已经到手的收入又拿走一部分,从而有一种割肉的感觉。前者的感觉只是"我"少拿了国家的钱,后者的感觉则是国家拿走了"我"的钱。因此,居民参加储蓄将有一种吃亏的感觉。这似乎应使人们的消费倾向增强。但居民即使不储蓄,也不一定就得将收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其他投资,只是投资的方向可以稍作改变。居民可能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认为个人在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999年开征利息税时的经济背景、目的及其实际经济效用和在近年利息税率下调前的经济背景以及社会对利息税存废问题讨论的理由作一个对比性的描述,然后对当前利息税税制本身的一些缺陷作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最后看到利息税作为财政的一个小税种,对宏观经济的效用十分有限,并且也很难实现刺激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收入等目标,其存废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会很大,而社会上过高地估计了利息税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999年开征利息税时的经济背景、目的及其实际经济效用和在近年利息税率下调前的经济背景以及社会对利息税存废问题讨论的理由作一个对比性的描述,然后对当前利息税税制本身的一些缺陷作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最后看到利息税作为财政的一个小税种,对宏观经济的效用十分有限,并且也很难实现刺激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收入等目标,其存废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会很大,而社会上过高地估计了利息税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用。  相似文献   

15.
利息税已开征7年,对其争议也越来越大。“两会”上有关利息税改革的议案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回应。本文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了利息税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菊芳 《经济师》1999,(5):60-60
当前,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约为11%,与世界各国相比属很低水平,但企业和农民却普遍感到负担沉重。原因何在?主要是企业和农民除了交税以外,还要交各种名目繁多的费。在有些地方,税费不清,税消费长,费负高于税负的现象甚为突出,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  相似文献   

17.
许丽娟 《经济师》2006,(8):237-237
文章分析了利息税对财政贡献的基本情况,利息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利息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息税是“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简称,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9.
随着Uber、Airbnb、ofo等一众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产物被广大国民所接受并使用,共享经济这一模式也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着.而共享经济模式恰恰以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去库存等亮点迎合了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展理念.然而,共享经济这一新生模式的横空出世也为税收征管、工商监管和市场秩序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在不断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加强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20.
李淼 《大陆桥视野》2006,(1):118-120
利息税改一波三折 利息税全称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1950年,我国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但因为当时我国人均收人较低,征收利息税没有实质意义,1959年停征了利息税。其后在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和1993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都因为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物资供应叉比较紧张,故再次对利息税做出免征的规定。时过境迁,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正是施行《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并规定开征税率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