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亚楠 《南方经济》2020,39(3):40-52
文章应用CFPS2010、2012、2014年的调查数据,以房价收入比指数作为"房价压力"的代理变量,探讨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我国房价收入比畸高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同时受到"释放压力型"消费需求的驱使和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预算约束,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获得心理慰藉,增加了对相对廉价且非必需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即口红效应成为房价压力影响文化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控制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其他生活压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氛围等因素,在城镇中仅拥有一套及以下住房资产的家庭中,高"房价压力"显著提升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在影响机制研究中,首先,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总消费的抑制作用剥离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大额消费品和小额消费品影响的异质性,证实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影响口红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将研究样本按照消费文化类型、收入阶层和受教育阶层分组后发现:开放的消费文化下高"房价压力"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中等收入阶层在高"房价压力"下进行"释放压力型"文化消费的需求最强烈。高学历层次居民在面对"房价压力"时更倾向选择文化消费作为释放压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传媒精点     
●公民表达凭什么先天下之住而住?背景:咸阳市某在建楼盘小区不对外出售,只针对咸阳市公务员销售,每平方米2800元,而目前该地段房价在3100元左右,此举惹来市民争议,被认为是照顾公务员的专供房。咸阳市政府办解释是为解决公务员住房难,统一购买的团购房,价格是2008年金融危机房价低点时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王希忠 《发展》2005,(4):50-50
“不要谈房价,一谈房价我就晕。”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俞国生代表说,一平方米1万元、3万元,甚至5万元的都有。按照这个房价,一般老百姓一年的收入,大概只能买来1平方米。全国人大代表李志斌说:“北京四环外一处毛坯房,均价居然每平方米7400元。这房价真让人难以接受啊。”(《新文化报》3月4日)一个中国最发达城市的政府官员,作为需要买房的个人,其收入应当还算不错,作为规范市场的主体,其权力也算不小,却到了一谈房价就晕的地步,怎么说都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这就是现实,是房价已令人难以承受的最有说服力的表达。一方面是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住房价格延续上年快速上涨势头,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负担。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切实稳物价、房价,保民生。  相似文献   

5.
刘享 《浙江经济》2014,(24):12-12
2014年即将过去,盘点这一年的浙江经济,或许有人心态不大好,觉得干得也不怎么样。对此,我倒很不以为然。其实,2014年浙江的经济运行还真不错。第一我看就业、收入和物价。新增就业原定80万人,结果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大约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一个达到4万元、增长9%以上,一个逼近2万元、增长11%以上,都大大高于GDP的增幅,且农民收入相对增幅更高;物价水平也是稳定的,温和上涨2.2%,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目的性体现得很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6.
2010年,最让老百姓绝望的是:房价疯涨,可能给老百姓带来希望和财富的股市在跌,银行的存款继续在负利率中缩水,老百姓的收入远远低于物价的涨幅。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09,(1):92-93
2008年12月1日央视报道,全球经济危机笼罩的这个冬天将成为一些地方公务员事实上的加薪季。河南全省公务员平均每月津贴补贴增加300元,河北省唐山市公务员津贴补贴人均提高600元/月。而更大范围的第二轮调薪可能在2009年逐渐展开。 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后,党政机构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在社会上相对说来比较高。现在火爆的“考公务员热”就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公务员在收入和职业上的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3,(22):55-56
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1季度~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484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7%.  相似文献   

9.
焦点热议     
岂能只关注公务员的住房不满广东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货币补贴按本人月工资总额18%的比例随工资一并发放”的意见已上报省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省政协委员唐永汉指出,近年来房价的高速飞涨已与工薪阶层收入增长不成比例。如果处理不好公务员住房问题,少数掌权的公务员很有可能铤而走险,以权谋私,从而滋生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0.
疏导流动性过剩献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中国经济备受流动性过剩困扰。如果股市受到压制,流动性无法宣泄,将不可避免再次涌向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上涨,或者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11.
赵晓 《宁波经济》2008,(6):40-41
尽管有灾难的影响,而且今年的经济会在外需下滑下靠内需继续支撑,但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而物价升幅可能会在6.5%上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告别通货紧缩时期,也已经告别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会因整体物价的上扬从而出现上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房价、物价的大幅度上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个税改革的呼声很高,而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最终也并未使个税改革的大幕全面拉开,文章在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国内外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人的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以吃穿用为主,现在的主要消费支出是住房、医疗和教育。房价在过去五年平均上涨了6倍,也就是50%,使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上涨了7%。在教育方面,以前孩子读书家里是不需要拿钱的,或者拿的很少。现在随便一个大学生一年至少要一两万元的学费。我们知道,现在的农民家庭收入可能一年都不到两万元,这样的教育支出对农民家庭的压力是巨大的。医疗费用对于老百姓来说压力更大,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贫穷落后地区没什么资源,大家都集中到大城市去看病,加上医疗保障的不完善,老百姓看病的成本非常高。高昂的消费支出加上通胀压力的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居民储蓄存款超过20000亿元,形势喜人。 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超过3000元和1200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5%以上。从收入构成看,去年全国城镇实施工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及大部分工商企业职工工资均有较大幅度的上调。由于去年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得到稳定增长。这些都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有消息讲,今年我国财政状况不容乐观。由於过去3年财政收入连续高速增长——1993年增长了866亿元,1994年增长了869亿元,去年增长了969.63亿元——我国财政收入基础已经不断扩大,隐藏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已得到挖掘,因此,今年财政收入增幅必然会受到一定抑制。但是,我国财政支出的增加却不见减缓。目前,尽管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可还在高位上运行;另外,增加农业投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及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等,都将增加财政支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它们的变动影响着经济增长。而物价、汇价、房价是三架马车的制导,他们的大幅变动会影响三架马车稳步前进,从而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目前物价、汇价、房价呈现居高不下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房价已远远偏离其价值,使这些城市80%以上的居民只能望房兴叹。在北京和上海,以房价2万元/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200万元,而一般白领的年收入约8万元,如小夫妻年净收入合计15万元,房价就是他们13年多不吃不喝的收入总额。国际上一般的情况是:房价应是家庭年收入的6~8倍。何况在中国许多城市,家庭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夏正梅 《东北之窗》2008,(10):41-41
过去10年,德国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而物价总体水平每年平均上涨2%;扣除物价因素,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自1977年以来,德国平均房价上涨60%,而同期个人收入已增长了3倍。  相似文献   

19.
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常用来衡量城市房价水平、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指标。文章在房价收入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保定市房地产市场为例,采用按各收入阶层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保定市房价收入比,并以此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保定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啃老"的背后是中国房价畸高的现实"啃老"当然是不好的事,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如果不"啃老",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拿不下来。这背后是中国房价畸高的现实。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地方的房价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2011年,中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7.5,其中,北京为12.94。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是3-6,也有说4-6,但不管怎么样,中国的房价收入比都非常高。甚至,还有研究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