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项对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验了索洛模型是否与生活水平的国别变化相一致,提出了一个既包括人力资本积累也包括物质资本积累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跨国数据.该模型大约解释了人均收入国别变化的80%,支持模型预测的是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估计.本文也检验了索洛模型关于生活水平趋同的结论,即是否穷国趋向于比富国增长得快.检验表明,在保持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国会以扩展的索洛模型所预测的速度趋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都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息息相关.虽然已有学者研究过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但大多数只是单纯地就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这两个方面做出研究,而没有突出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其它因素.本文选取1978-2008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并综合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诸因素来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山西1985~2006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各指标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确实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不过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机制要弱许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动态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同时也发现了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方面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周国富  廖筠 《现代财经》2006,26(4):50-54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服务贸易为国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金融业在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决定了金融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本文选取1997年至2014年的时间序列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然而经济增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理论上,政府支出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或)单个要素产出效率。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随机系数模型对政府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出规模大的地区,政府支出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会降低单个要素效率;而政府支出规模较小的地区,其政府支出可改善单个要素效率,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总体上,政府支出规模越大,资本和劳动的产出效率越低,说明政府干预会降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此,前者可适当降低政府支出规模,同时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而后者由于市场竞争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主体的自觉行动,其技术进步不需要扩大政府支出的激励,政府支出应主要用于改善资本和劳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赢得了新机遇,然而能源需求压力却也随之增大,为了打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脱钩弹性指数方法建立脱钩评价模型分析皖江城市带1998-2012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况,结果表明皖江区域目前处于弱脱钩的水平;并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的驱动作用较大,而低能源强度起着负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索罗模型估算出衢州地区1990—2011年的全要素贡献率、集约系数,对衢州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表明:全要素贡献率较低,集约系数虽近年逐步提高,但在2008—2011年期间只有0.4018,衢州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其集约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密度、劳均资本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双重约束下APEC地区共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三大群组技术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则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伟华  张焕明 《技术经济》2008,27(10):37-41
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对1979--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基本上存在收敛趋势,形成了所谓的“收敛俱乐部”现象;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如果控制了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则呈现显著的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路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明 《财经研究》2007,33(1):76-87
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存在趋同性;二是怎样才能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的路径为: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的差异程度影响对外开放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而影响人均GDP的地区性差异程度。与全国相比,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趋同路径又有所不同。最后文章给出了加快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省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鹏辉 《经济与管理》2009,23(3):5-8,29
基于中国大陆29个省市的面板经济数据,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中国省市经济的收敛性.结果表明,在1994-2004年期间,中国大陆省市经济存在着显著的条件收敛现象;以1998-1999年为界的分两时段考察进一步发现,前一时段的收敛速度远快于后一时段的收敛速度;对控制变量的分析表明,教育、就业水平和非国有率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而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则对地区经济产生阻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82,自引:6,他引:276  
西部开发战略要想取得成效 ,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领域 ,使得西部地区获得经济增长速度趋同的机会。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俱乐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 ,意味着在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系列不利于向东部发达地区趋同的因素 ,如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含义在于创造条件使地区经济增长形成趋同的趋势 ,而投资的重点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改进西部地区增长条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中部地区499个县域2000~2004年的经济增长进行收敛检验,发现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现象.根据萨拉-伊-马丁计量检验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初期人均GDP、初期人力资源禀赋、第一产业比重、投资率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短期性和长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of why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s differ between countries from a disequilibrium standpoin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in a single formalisation two different but complementary theories of technical change and macroeconomic growth--namely the Kaldorian idea of cumulative causation and the technology-gap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a two-country macroeconomic model of technology-gap and cumulative growth is present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model for the growth rates of productivity and demand,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technology-gap show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set of possible outcomes: the follower country can fall behind, partly or totally catch up, or overtake the leader. Moreover, even if the follower is able to close the technology-gap, it will not necessarily be able to close the growth rate differential.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experience of 26 OECD countries during 1991-99 shows the relevance of the model for explaining the recent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增长速度、增长方式都呈现出不同特征.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二十几年间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的变化形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深圳经济增长经历了90年代中期的下滑之后,正在经历由资本主导型增长向技术主导型增长的转换,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平衡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而分析方法的选择对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将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归结为β收敛、σ收敛和随机收敛三类,在阐述各种分析方法的同时,对其存在的优点和缺陷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在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合理地选择样本期的前提下,只有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够得出有关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借鉴新增长理论模型建模思想,构建了中部地区总量动态生产函数,并对1978~2004年中部六省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出各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