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一、THC问题的简单回顾 1.何为THC 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s),意为码头作业费。1997年起,鉴于我国周边地区部分港口在收取THC,并以广东口岸的码头费用比内地其他地方要高为由,班轮公司率先在广东向货主收取ORC(Original Receiving Charges,即始发地接货费),这项收费只是在提法上与THC不同。随后的几年中,班轮公司逐渐把这项费用推广到广西、海南、福建和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营成本的急涨,加之亚洲金融风暴、911事件的影响,香港零售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香港仍然是亚太地区一个极有吸引力的购物消费的城市。通过对香港零售业的调查研究,并介绍和分析香港零售业的特点以及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5.
6.
7.
随着70年代国际保护主义的兴起,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开始暴露,先后出现了地产风暴、银行挤提、股灾等危机.因而香港政府放弃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消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原则,实施了“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原则.而对于由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宜由政府来解决的大量社会经济问题,则充分利用中介组织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内河港口发展迅速,料坡式码头已经不能满足长江上游航运量迅速增长的需求.为了满足内河码头急需提高装卸效率的需求,长江上游出现大量的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型式.在这些结构的设计工作中都要不停的对结构进行反复的修改和验算.因此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架空直立式结构的目标函数,用科学的优化方法去搜索,直至达到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香港政府债券是指港府以外汇基金名义、由金融管理局发行的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由于港府一向奉行审慎的财政政策 ,财政储备较为雄厚 ,因此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的目的 ,不是弥补财政赤字 ,而是加强货币市场操作 ,促进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 ,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一、香港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从 1990年 3月第一次发行外汇基金票据 (Bills)至今 ,香港政府债券市场发展很快。一般认为 ,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计划1990年 3月 ,金融管理局 (“金管局”)首次发行91天期票据 ,标志着外汇基金票据计划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1961-2000年香港劳动人口变动的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以及劳动参与率对香港劳动市场变动的影响。从劳动供给一方,讨论香港劳动市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试论珠三角和香港港口物流业的合作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的港口物流业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两地在航运交易、船舶租赁、金融保险、物流加工、航运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对远洋航线、远洋集装箱资源、国际采购中心客户的争夺和发展中转航运中心方面则存在竞争关系。珠江三角洲,一方面应瞄准两地港口物流业的互补性,积极创造条件拓展二者的合作空间:另一方面应加快区内物流业改革开放的步伐,缩小与香港的差距,在与强大竞争对手的角逐中求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泛珠三角旅游合作中,香港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旅游业实力和明显的旅游业优势而占有独特的地位.香港不仅可以成为内地旅游业发展的窗口,而且可以成为联接内地与海外旅游业的桥梁,甚至还可以成为内地旅游部门借鉴当今国际旅游业先进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泛珠各省区应善用香港的旅游资源和优势,推动内地旅游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深圳物流业的崛起,深圳与香港物流业竞争力的比较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通过在生产要素成本、组织成本和要素质量三个方面对深圳和香港物流业的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表明深圳的要素成本比香港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深圳的制度成本比香港要高。在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深圳与香港的“硬要素”差距不大,“软要素”差距比较大。深圳中低端物流业务的竞争力正在接近甚至超越香港,将促使原本在香港境内的此类业务向深圳、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上海能否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不但互有优势与隐忧,而且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也不一定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代替和竞争,未来建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间顶多是相互分工和彼此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债券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整合是中国内地与香港开展金融合作的重要方面。文章认为中国内地与香港进行债券市场整合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助于促进中国内地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加快亚洲金融一体化步伐。但目前中国内地与香港在进行债券市场整合时会遇到一系列障碍性因素:香港人民币存量有限;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内地与香港两地的利差带来的投机套利活动会对内地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等。在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整合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模式进行设计展望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推进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整合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BOT(即建造-营运-移交)在香港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文章对BOT在香港隧道项目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指出这些项目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内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粤港经济合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粤港之间经济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粤港两地在推动各自经济转型过程中和在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之处,给两地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些挑战.文章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粤港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在以后的粤港经济合作中广东应加强粤港合作中创新和香港应加强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应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内地和香港加强会计合作并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是两地的共同愿望。本文通过对两地的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分析,发现香港准则比内地准则对关联方披露的要求更严格、更详细,披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也要比内地的情况好。同时,由于内地准则披露的不到位,内地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可能性更强。最后根据比较分析结果,提出对我国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