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阐述了承载比(CBR)试验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以3种土类的试验,介绍了室内试验的方法和试验结果的比较;提出了运用设计CBR值设计柔性路面厚度和确定设计CBR值的试验方法。说明了荷载强度与贯入量之间呈双曲线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013年出现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暴涨再次凸显了货币存量对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冲击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据此希望中央银行继续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缓解资金短缺的现象,但在当前通胀预期较高的背景下,盲目的实行适度宽松甚至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如何权衡控制通胀与稳定金融市场成为摆在中央银行面前的两难抉择,文章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波动更多是由市场预期导致的,而非现实中的货币存量大小。 相似文献
4.
5.
6.
选取我国银行间国债某个交易日的数据,比较了三次样条模型、指数样条模型和NSS模型对国债价格的拟合效果,结果发现三次样条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使用三次样条模型构建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并对其静态特征与形成原因做了分析;静态分析中显示我国国债长短期利差太低,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率管制的初衷在于加强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或控制金融资产的分配。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利率管制源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大危机后,美国为限制银行业的竞争,加强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在1933年银行法的Q条例中规定禁止联邦储备体系会员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息,同时规定联邦储备体系有权制定成员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上限。此后,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这种管制利率的办法来增加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推进利率自由化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继而又进一步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范围,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显然,利率市场化将呈加速之势。此时,我们科学借鉴已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所需外部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研究--来自独立性指数和政策反应函数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的目的在于 :(1 )根据GMT和CWN的方法 ,将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法律指数化 ,并通过独立性指数的纵向和跨国家比较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在法律层面上的独立性变化和独立性程度 ;(2 )构建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反应函数 (policyreactionfunction) ,并通过政策工具变量 (instrumentvariables)和政治事件虚拟变量 (dummyvariables)的变化来反映中国人民银行的实际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的利率政策并不能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有效的调节,造成了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失效;相反,房地产价格冲击对利率政策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利率政策制定的确参考了房地产价格因素,并对其作出了一定的反应。本文还利用模拟分析对样本期间内我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对中国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包含货币因素的利率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根据新凯恩斯模型和货币需求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包含货币因素的最优利率规则。该规则表明,货币增长率稳定性权重或货币需求方程的利率响应系数越大,利率规则的货币增长率响应系数越大,货币政策也就愈积极。然后,本文利用线性回归和门限回归方法及我国统计数据,从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两方面对利率规则进行了实证研究。估计结果表明,通胀系数、产出缺口和货币增长率各自的响应系数都大于0,这意味着利率规则能够保证当我国经济运行偏离均衡状态或央行目标时采取正确的政策调整方向,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货币高增长状态下各个变量的系数值都要稍微大于货币低增长状态下相应的系数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学派利率理论问题的分歧,根源于其所依据的货币理论的不同。“古典”学派的实物利率理论源于其“两分法”货币理论;凯恩斯的纯货币利率理论源于其缺乏微观基础的货币经济理论;马克思以其科学的货币理论为依据,给予其资本利率理论以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王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久期错配程度和资产规模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具有正向作用,而资本水平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在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上,但与理论分析及国外的相关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与久期错配程度负相关,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不存在规模效应,资本水平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这些差异文章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在简要考察中国金融结构转型中货币政策机制 ,包括货币政策的工具、效率前沿和规则及相应的货币传导机制变迁轨迹的基础上 ,根据结构分割点原则 ,实证检验、估计和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适用工具和反应函数的影响 ,以及对货币传导的利率机制 ,即由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并进而到通胀率 -产出波动前沿的影响。基本的结论是 ,金融结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货币传导机制的性质和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17.
SHIBOR是我国正在培育和发展的基准利率.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基准利率标准,运用SHIBOR运行以来的数据,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从市场性、基础性、稳定性、可控性、相关性五个方面,对其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检验.结果表明,SHIBOR可初步作为基准利率,但有效性偏弱.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而再贴现率无法充当基准利率,目前国债利率也不宜选作基准利率。要完全实现市场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泰勒规则方法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偏离程度进行了估算。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并不符合稳定货币政策规则要求。标准泰勒规则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根据泰勒规则原式及稳定货币政策规则最低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存在负的利率缺口,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缺口并不是稳定的,更不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存在着长期偏误。这对进一步理解我国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合理评价货币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利率平价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影响中资企业离岸在岸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通过对2010年以来投资级中资企业美元债与境内高等级信用债的计量分析发现,由于资本管制,长期以来抵补利率平价并不适用于中国。伴随着“债券通”之后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灵活度的提升,自2017年年中以来,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开始适用于中国,即使是2020年的疫情冲击也未改变上述关系。汇率成本是影响离岸债券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套息交易的作用相对有限。进一步地,本文针对投资级城投债、房地产债的计量分析表明,产业和融资政策限制影响了企业境内外相关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市场不完全是导致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不成立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系统性推动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高水平金融开放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