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引进推广了苏式平房仓。这种仓房为砖木结构,主体较坚固耐用,但因原设计仓房低矮,存粮线低,仓容小,不利于机械操作,粮情检测困难,通风条件差,这些客观问题一直困扰着安全储粮工作的开展。目前,苏式仓在各级粮食储备企业中还有相当的规模和数量。做好这些老仓房中的粮食安全储存,对实现“两个确保”的要求,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秀国 《齐鲁粮食》2008,(11):41-42
随着科学储粮、绿色保粮应用技术要求的提高,机械通风降温成为当前粮食仓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储粮单位采用的是上行式通风降温,而很少采用下行通风方式,主要原因是怕形成中、下层结露,不易处理。山东鑫穗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以安全储粮为目标,利用近几年的时间,对使用大功率离心风机下行吸出式通风降温进行了探索和试验,解决了粮食高温、水分偏高的问题。在对中央储备粮、进口粮、托市粮的管理中,未发现粮食有结露霉变、虫害扩散的现象。避免了重复蒸,延缓了粮食品质的下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8,(8):26-27
粮情检查及分析是粮食储备库日常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粮情检查及分析,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粮堆变化的第一手材料,为粮情处理和安全储粮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翟洪锋  李伟 《齐鲁粮食》2006,(11):48-48
新入库的粮食,由于产地不一样,带来的虫种也不同。如谷蠹,抗药性强,对粮食危害性大。客户在送粮时采取临时性熏蒸,会使其出现保护性昏迷。但入库后开始复苏,极易产生抗药性,无形中给粮食的储存带来了困难。鉴于上述情况,我库在新粮入库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对谷蠹及其它储粮害虫进行防治.保证了储粮安全。现以4号仓为例将我们的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34(6):57-57
为解决东北地区仓容不足和秋粮接收问题、确保储粮安全,国家有关部委于9月份联合下发了今年第三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是解决东北地区新粮收获后仓容不足问题、保证储粮安全和确保粮食收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是宣传普及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农村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提倡储粮科学用药,减少粮食中的农药残留,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  相似文献   

7.
安全储粮技术应用受较落后的农村生产力、知识结构等限制,存在着一定的拓展难度。当前,农户储粮技术还较为传统,造成我国粮食的大量浪费,影响我国粮食储备的安全性。对安全储粮技术应用市场的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户粮食储备中的问题,增加农户收入,提高我国粮食储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 ,我局在积极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同时 ,临时租借社会闲置仓房储藏玉米、常规稻 ,有时也作收购点。用腾出的仓房收购新粮 ,然后对租仓储粮抓紧促销 ,这样保证了新粮及时入库 ,促进了粮改工作顺利进行 ,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租借临时仓房储粮具有灵活性、方便性及经济实效等特点。但它不具有常规储粮仓防潮、隔热 ,密闭通风的性能 ,难保储粮安全 ;若储粮期间管理不善 ,势必造成粮食霉坏。为此 ,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逐步摸索到一套临时仓房储粮的方法。一、入库前的准备工作(一)针对临时仓房的特点 ,使其尽可能达到“上不…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7,(9):4-11
一、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上半年粮食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粮食调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地方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省领导要求,省局积极督导储备计划落实,各市地方储备粮实际到位料万吨,占省政府核定数的97.3%。认真贯彻《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11个市制定出台了储备粮管理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储备粮信息化管理年活动,各地储粮设施和储粮手段明显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在于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建立粮食应急预案制度,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提高粮食供给安全系数。在农村产粮农户中推广“丰产仓”建设,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扩大藏粮于民和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粮堆作为活的有机整体,其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就是呼吸作用,它一般包括粮食本身的呼吸与微生物的呼吸两大部分。由于粮食呼吸的生理过程既是维持粮食种籽活动的必需条件,同时也是以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耗为基础。因此,呼吸对储粮的影响包涵了不利与有利两个方面。不利的方面既消耗干物质,造成重量减少,质量降低,粮温增高,还可因所产生的乙醇毒害,使种籽丧失发芽力;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发生粮食霉变和储粮虫害的高峰期。同时,由于粮食内外与粮堆之间温差增大,粮堆本身容易出现水分转移甚至结露现象,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储粮如何安全渡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确保储粮安全渡夏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储粮损失平均5~8%。全国每年农户储粮损失约250—300亿斤,折合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左右。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民”,对于改善和加强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国家投资建设500亿斤中央粮食储备库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建成一批跨度21m以上、装粮线6m以上的高大平房仓。尽管高大平房仓建设及储粮工艺设计已具规模,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工艺设计仍有不完善之处,并影响到储粮安全,很多单位不得不重新改造。为防止“二次装修”,减少损失,笔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小型平房仓储粮在我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保护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是小型平房仓储粮的难题。平度市粮食储备库进行了小型仓机械通风储粮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12,(9):10-10
夏粮连续增产,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也考验着政府的收储能力。从山东省青岛市粮食局获悉,青岛各储粮企业通过实施科技绿色储粮模式,保证稻谷安全度夏,确保粮食品质新鲜,实现了安全储粮。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包括中央、地方和农村储备。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意义上讲,农村粮食储备的作用则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粮食仍储存在农户手中,农户储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保粮手段落后,特别是农户存粮批量少、品种多,增加了储粮管理上的难度,因而损失相当严重,主要有虫害损失、霉变损失、鼠雀危害。据报道,由于农村储存条件差、储粮技术落后等原因,受虫蚀、霉变、鼠害等造成的损失率在8%~12%,有些地区高达30%。但有关中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的报道数据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损失调查统计的方法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大平房仓采用空调控温储粮实际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选取粮堆不同粮层温度及粮堆不同粮层粮食面筋吸水量、发芽率作为研究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监测和测定,旨在证明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在西北方的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在延缓粮堆表层粮食品质下降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中层、下层粮食来说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热皮冷心”是高大平房仓散装储粮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热皮粮”主要存在于粮堆表层、底层以及靠近四周墙壁部位,在粮堆内部有一个常年温度在15℃左右的“冷核心”。粮堆中“冷核心粮”的存在,一方面因与“热皮粮”存在较大温差,影响储粮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冷核心粮”温度低、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减少虫霉侵害和开展绿色储粮,研究“冷核心粮”现象对安全储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长明 《粮食知识》2000,14(5):83-83,F003,69
随着科学储粮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我们依据山区自然的气候特点,采用竹笼自然通风的方式,使粮温达到低温储藏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均衡储粮温度。保持粮食低温,降低粮食含水量,而且还能减少储粮品质劣变,抑制害虫的发生,此项储粮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容易制价管理,劳动强度不大,目前竹笼自然通风储粮技术正在我县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