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民族地区企业创新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企业是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民族地方经济增长、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自身潜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系列因素制约其发展。因此,如何摆脱企业的发展瓶颈,加快企业在融资、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拓展发展企业新空间,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就成为民族地区企业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乌江流经云南、贵州、湖北、重庆等四省市,流域内生活着以苗、布依、仡佬、土家、彝为代表的30多个少数民族。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性构成因素,在社会价值认同危机背景下,对于构建民族地方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亚太地区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战后,东南亚国家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壮大,经济现代化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华人企业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也加快了资本积累,继而实现了资本和生产的积聚和集中,涌现了一大批华人企业集团。 据统计,东盟国家的首100家大富商中,华商占70%以上。印尼三林集团的林绍良、金光集团的黄奕聪、巴里多太平洋集团的彭云鹏;泰国卜蜂(正大)集团的谢国民,盘谷银行集团的陈有  相似文献   

4.
蒙元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和提高包括维吾尔族的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西域各族人民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蒙元时期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主要表现在归属中央政权、支持和拥护元朝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他们国家认同具有政治性、自愿性和全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华人中小企业是东南亚华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因规模小等原因,它们抗风险能力弱,在经济不景气时,经常首先受到冲击。受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家族的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金融危机中,华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出现,专家已就它们的发展或改革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从目前看,从产权与控制权及企业化与人力资源关系入手,建立现代企业模式是华人中小企业增加抗风险能力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华人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这里所说的“(世界)华人经济”包括了中国大陆经济和大陆外华人经济.“大陆外华人经济”包括香港经济、澳门经济、台湾经济、华侨经济、华人经济在内.华人经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广义的,包括中国大陆经济大陆外华人经济,即中国大陆经济、香港经济、澳门经济、台湾经济、华侨经济、华人经济在内的全体华人的经济.另一种是狭义的,即华侨的第2代、第3代已是海外华人的经济(这部分华人出生在居留国当地,讲当地语言,具有当地的国籍).以下“海外华人(经济)”指狭义的华人(经济).“华人(经济)”指广义的华人(经济).  相似文献   

7.
邵小玲  王贤 《经济论坛》2007,(14):70-72
随着华人经济的崛起,华人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治理,有很多相似的方面,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具体治理实践,却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地域、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朝晖 《开放时代》2009,(10):122-132
本文从社群主义的视角,通过分析1948年发生在马来西亚槟城的“分离运动”,展现华侨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的架构下发生转变的历史实践过程,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民族主义对多元族群国家的解构和重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文章认为,槟城华人的社群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948年的分离事件说明,民族/国家以“公民权资格”作为工具来调整社群关系,如果携裹本土民族主义的意志,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社群边界的强化。作为少数民族的族群常常在民族主义的挤压下释放出地方性社群主义的认同意识,尽管其目的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个体的权利和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无疑会削弱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从而造成社会分离。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事关党在民族地区执政地位的巩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基层政治运行和干部素质、文化因素等的影响,当前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不全面不深刻、层次性和现实功利性较为突出。应当深刻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其政策效应,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培养双语型、实干型干部,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认识、语言文字应用、重要节日习俗及日常生活习俗的留存延续及对他族文化态度等方面的调查得出其对本民族及他民族文化认同状况,据此并提出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民族企业竞争力不强之间存在着悖论,悖论产生的原因即民族企业对国际产业链、传统关系网的依赖,使其通过各种公共资源的不计入企业成本的消耗,形成了不可持续的虚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强烈而迫切的民族复兴的愿望,催生更多的奋斗动力。民族复兴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中华文明作为民族复兴的基础,更不容忽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寻找新的文化认同,而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国。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选取语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新环境中居住时间为指标,通过Logit模型对美国西班牙裔和亚裔的四个少数民族购买民族蔬菜的行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化适应”的语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指标均显著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中民族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影响,语言和文化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影响,而在新环境中居住时间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理解多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满足其购买需求,本文从语言、居住环境、民族认同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欧洲认同危机:欧元信用受到质疑、在救助希腊问题上欧盟成员国的意见分歧、欧洲民众对欧元的信心动摇和欧盟的救助无力等因素弱化了欧洲认同。欧洲货币联盟的结构性缺陷、希腊债务危机中欧盟成员国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民族认同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消除希腊债务危机对欧洲认同负面影响的出路在于缩小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差距、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建立欧元区财政合作机制、增强欧盟层面的领导力,并在此过程中强化欧洲认同。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的商号账册不同,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华人社团账本具有社群属性,是华人社团为所属社群建立与书写的经济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以一个在新加坡华人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华人社团——应和会馆为研究个案,运用该社团及其他相关华人社团保留下来的账本账册,透过对这些账本细致的爬梳、整理、分类与解读,并结合会议记录、章程等文献,在移民时代新加坡的时空环境下,具体考察与讨论二战前的新加坡华人社团。本文首次提出华人社团经济的概念,并讨论华人社团经济所具有的维持华人社会运作与凝聚整合华人社群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企业越来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竞争无国界化的新格局。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国际化,一些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并且占有了较大市场份额,这一新局面的出现迫使我国民族企业必须对如何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做出战略分析。本文即针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现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培育民族品牌的发展战略,这也许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尽早成长为国际名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外溢性的角度,探讨文化产业的外溢性在建构软实力方面的核心作用。从国家层面看,文化产业能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吸引和感染世界各国认同中国文化;从区域层面上看,文化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和制度支柱,推动软实力的提升;从企业层面上看,文化产业能推动企业发展,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亚太经济的强大动力中,华人企业更上一层楼;资金、技术与人才多向交流,也重视与当地经济整合,互补互惠。 全球华人的商业世界,无疑正在凝聚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成为国际上不容忽视的趋势。而当前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除了它本身内部的动力外,还由于它吸引各地华人的投资。去年南韩的《经济人》杂志刊登一项统计:若把中国计算在内,全世界华人1992年的总产值近1万亿美元。 为了准确了解华商的经济力量,亚洲周刊连续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企业越来越面临着经济垒球化、竞争无国界化的新格局.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国际化,一些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并且占有了较大市场份额,这一新局面的出现迫使我国民族企业必须对如何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做出战略分析.本文即针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现状,在认真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培育民族品牌的发展战略,这也许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尽早成长为国际名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伟鲁 《生产力研究》2006,(11):119-121
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观念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构成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文章从西部地区民族特征分析和“文化认同”分析中得出来自两方面“文化障碍”的结论,指出只有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