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振鹏 《商》2014,(8):188-188
本文采用Dynan模型对中国城乡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城镇和农村居民都存在较强预防性储蓄动机,城镇居民家庭预防性动机整体上强于农村居民;2、城镇和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都更多来自中等及接近中等收入的居民家庭。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以预防性消费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运用1978年~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来(ECM)来对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进行实证检验。本文证明了经济转轨时期中中国居民消费储蓄的预防性储蓄特征,并提出了刺激居民消费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超常增长的现象,本文首先检验了预防性储蓄行为的存在性;然后对影响预防性储蓄的一些因素实证分析;最后讨论了我国解决居民高储蓄问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黄楚光  涂振鹏 《商》2014,(9):145-145,221
本文拓展Dynan模型,并用中国2002-201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居民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储蓄行为基本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而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轨时期的中国银色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2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0%,65岁及上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市场的不均衡以及整体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就迎来了人口老龄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色消费群体将成为我国消费主体中不可忽视的一支主力军.所以,对银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两大现象引起世界的关注,高额储蓄与庞大的金融规模(M 2),本文将系统的研究其各自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并且通过G M M计量分析,发现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 V A R)模型,发现预防性储蓄是推动超额货币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城市家庭的微观数据,对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已有的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中,以总量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居多,运用微观数据的尚不多见。本文在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失业风险对家庭流动性资产持有的影响。我们发现,当失业风险增加时,中国城市居民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即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城市确实存在,不过这种预防性动机并不强烈;而过去收入的波动并不能造成居民持有流动性资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艳鹍 《中国物价》2014,(2):85-87,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储蓄过度、消费不足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人们预期的短视和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经济转型时期不确定性为研究背景,采用1978-2010年间宏观经济数据来分析转型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时序变化,进而对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因素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廖宇航  赖志杰 《市场论坛》2009,(10):51-52,50
经济转轨,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城镇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出现明显的预防性的动机。为了测度在转轨期间海南省城镇居民面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通过对其1995-2007年消费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建立长期协整的分布滞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期消费与滞后一期的消费、当期收入、滞后一期收入、当期实际利率、当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短期内不确定性因素与消费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证明消费者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异质性:(1)教育程度是预防性储蓄动机重要影响因素而年龄不是;(2)消费过度敏感和过度平滑在中国消费者中典型并存,教育不能减弱消费者过度敏感和过度平滑,甚至会加剧消费过度平滑;(3)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并不完全决定于收入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改变中国现有的高预防性储蓄状况,关键在于降低预期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居民储蓄存款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过度储蓄构成经济的一种潜在威胁甚至现实扭曲,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金融市场的规范、信贷制度的规范和发展、收入的分配以及税收的合理化等问题,指出要在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入手,结合数据和实际事例分析了内需不足与预防性储蓄动机之间的关联性,指出后者并非是造成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提出的建议是建立更好的国内商业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信用、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产出——吸收分析法试图对中国外贸顺差的成因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二元体制松动,作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回应,弱化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刺激了工业品的生产。与此同时,传统农业部门中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该部门的产量未因劳动力的流出而减少。此外,本文肯定了消费在宏观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运用预防性储蓄理论解释了我国长期以来消费不足、储蓄过旺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边际效用分段递增的效用函数与预防性储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边际效用分段递增的效用函数假说,从内因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从外因的角度研究了居民消费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征。指出我国居民在转轨经济和消费升级过程中客观上会存在预防性储蓄行为,并基于边际效用分段递增的效用函数假说讨论了减弱居民预防性储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国的消费和储蓄状况,引入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借鉴该理论分析我国消费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并对扩大内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轨时期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入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内需不旺而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社会背景下,本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试图研究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房价波动如何影响城镇居民储蓄,试图为我国高房价、高储蓄、低消费的现象给予合理解释。运用总量数据对我国房价波动与城镇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刺激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相似文献   

19.
新古典经济学派对消费问题的研究是一种确定性均衡研究。然而,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常态,要对消费问题进行准确细致的研究就必须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武陵山区农村居民在不确定性感受下的预防性储蓄的实证研究,提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现期消费的减少和预防性储蓄比重增加,使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因此,需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村居民从预防性储蓄转向消费和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中美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1986—2005年中国、美国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数据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通过建立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我国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居民的结论,并对如何鼓励消费政策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