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亟待形成完整体系的经济法的发展获得了重要启示。通过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进行比较,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存在的差距,填补和完善了现有的经济法理念,从而促进了经济法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经济法的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都贯穿着协调的精神。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协调并用的结果,经济法的功能是综合系统地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平衡协调法。经济法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干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在新时期新阶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构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经济法一道,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理念是经济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经济法理念的内容是通过经济法价值的释放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经济法的人文理念是经济法在新形式下的一种改革观、发展观、协调观、稳定观,是经济法追求的最终目标。经济法的人文理念与经济法的价值是一致的。经济法人文理念的目标是通过关注社会来关注人,最终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琴  邢鑫 《企业家天地》2010,(12):181-181
经济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良好制度保障,其理念应充分适应具体的现实情况,如何构建我国现代经济法理念已经成为经济法制建设重要的制度和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并指出:“国家协调论”应该成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协调”是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规范政府行为应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并举;经济法应与国际经济法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概念的出现,基于社会公正,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以高度的关注和保护,文章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法律界定,从经济法的理念出发论述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并就弱势群体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与行政法理念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比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法益本位,价值取向,以及二在国家干预经济领域的作用与特征不同。理念的区别决定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角色分工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经济法的发展趋向,是经济法的目标理念。经济法的和谐主题包括利益和谐、权利(力)和谐与手段和谐。其中,利益和谐是经济法追求的终极目标,权利(力)和谐是经济法实现利益和谐的内在机制,而手段和谐则是经济法实现利益和谐的外在途径。  相似文献   

10.
韦克 《现代经济》2007,6(10):115-115
本文在把握企业理念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就企业理念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行创新提出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社会中道德缺失和法律观念淡漠的现状,指出了教育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旋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法的保障,同时经济法的特性又决定了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特有性。我国的经济法制度建设更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协调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的双重属性是指经济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植根于市场经济自身规律.具体包括公平性、建构性、经济性以及控权性;后者根源于一国国情和法律文化传统,经济法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很强的回应性、开放性和协调性是我国经济法社会属性的重要表征。经济法必须符合一国的国情和文化是其双重属性的内在要求。区分经济法双重属性,构建并完善相对稳定自洽、符合国情的经济法体系,方可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行为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科学作为管理科学的基础之一,它的发展,为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它研究需要动机理论和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及劳动的心理活动,这些都直接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将法制建设提上日程。因此西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尤其是经济法制度,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这个发展战略需要得到新的哲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为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措施。在对西部区域实施援助的过程中,国家必然对西部经济进行干预。而干预政策的法律化将实现经济法制的创新,其实质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具有社会法性质的经济法的创新。这种创新标志着西部乃至中国法制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变迁和转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从对事物发展一般形态的分析出发,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波浪式和螺旋式特征。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进和退、上和下马、积累和消费等都是波浪式的;同时,生产与需要、计划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也是波浪式发展规律的反映。毛泽东的波浪式经济发展规律论,体现了深刻的只许物辩证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