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级商店和商场是北美的购物特色,而且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型零售店在北区亦十分普遍,但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则属新的发展。不过,这种情况势将改变,不少人均认为在意大利开设面积达2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店前景极佳。 极级商店得以在意大利发展,主要是因为该国地区政府增发零售牌照,以及该国呆滞的经济使消费者购物时越来越注重价格。  相似文献   

2.
日本演化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包含了三个 主要的内容:即对社会体系的变异、选择和保持 的说明。 1.对社会体系变异的说明。它更关注于那 些不包含意志的行动,或者带有不完全目的的行 动所导致的体系变异。对带有事后合理性的体  相似文献   

3.
一、关系型融资与主办银行制的成因简析 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培育着同顾客的长期关系.工商企业与金融中介之间的融资关系可描述为"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该方式主要是用于描述银行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另外则把市场直接融资方式称之为"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 lengh financing)".现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古典企业有所不同,比如说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融资结构方面也比后者更依赖于外源融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的优势在资本经营领域,工商企业的优势属于产品经营领域.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银行产生、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节约了企业外源融资中运用资金价格机制的交易费用,即银行的内部组织成本小于企业融资的市场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互为约束条件,各自发挥优势,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一个"最大化选择"的行为准则.在这个行为准则的指导下,决定了参与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孙汝攀   《经济视角》2006,(2):16-18
专业零售店销售的商品有针对性的面向有一定的目标群体。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专业零售店面临着国际连锁零售公司、大卖场的激烈竞争.其客户维护显得尤为重要。许多资料显示.企业每开发—位新顾客所花的成本是维护旧顾客成本的5倍之多.但是只要花5%的精力用在对顾客的关怀上.企业的利润就能成倍增加。做好客户维护对专业零售店经营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客户维护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笔者主要以2003年日本经济理论学会第51届大会的论文为依据,先描述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特点与态势,然后综述关于社会经济学和规范理论,全球化和元理论,资本主义是否能够存在下去,是资本主义控制市场还是市场控制资本主义,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阻碍,以及银行衰退论和市场原教旨主义金融行政等具体问题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
张季风 《经济》2013,(6):80-82
安倍上台伊始就抛出了安倍经济学,立刻受到企业界的欢迎,市场的反应也相当不错。但是安倍经济学并无新意,难挽日本经济颓势,特别是对日本经济的长期效果难以期待,甚至可能带来诸多隐患。诊断并不准确安倍为了参议院选举的短期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安倍经济学"的内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演进的基础上,结合日本长期通货紧缩、消费低迷的背景,分析"安倍经济学"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从进口、出口、贸易差额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超宽松货币政策短期与长期的效果上评价"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改善进出口及宏观经济指标的有效性,并总结"安倍经济学"超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但两国技术创新特点大不相同,美国更倾向突破创新,而日本更倾向渐进创新。突破创新与渐进创新有着各自不同的演化特征与规律。美国的技术创新系统更崇尚市场和更容许试错,不确定性和无方向性考虑包涵于系统设计之初,有利于突破创新的出现;日本的技术创新系统则更相信政府和更强调针对,确定性和方向性是系统运转成功的前提,有助于渐进创新的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造性综合两种模式之长,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二元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薛光明 《经济论坛》2014,(12):170-176
日本少子化问题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在经济学视角下,可以从资源稀缺约束下的岛国心态、劳动力供给的特殊性被忽视和抑制人口的双刃剑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之进行解析。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理性认识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趋势,积极培育老龄产业并适时调整人口政策,以及开源节流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是日本少子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化是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市场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因素的影响,各国企业为了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竞相采用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绩效。这也促使了世界各国管理模式向效率较高的模式借鉴与移植,呈现出一定的趋同倾向。一个典型的管理模式趋同现象是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高闯,2009)。  相似文献   

12.
法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两大理论作基础,一是经济学理论,二是法理学基础。在经济学方面,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武器,新古典经济学为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则直接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义成 《当代财经》2000,(11):16-19
知识经济不会是绝对对立于、超越于“资源经济”且以单纯摆弄知识为标志的生产形式;在知识经济社会里,非知识形态的商品和劳动的交换遵守市场规律,知识的生产,交换不遵守市场规律;穷国首先面对的仍然是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不能凭借孤立的“知识优势”一跃领先;知识经济并没有提供计划经济模式完备的技术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民族化并行。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学将是市场经济学与狭义的非市场型“知识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当然也就没有现代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理论的真理特性与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共同决定了经济学的演化路径。经济活动的社会性要求经济学向古典传统回归,因此,将非市场社会因素引入经济理论框架可以获得更大的突破。以此为背景,追求事业成功的经济学家将理性选择框架推向非经济领域,形成经济学帝国主义。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活动特有的货币计量标尺和市场竞争环境,试图改造其他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能完成经济学向古典回归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是在现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急剧消耗,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条件下产生的。它们是具有姐妹血缘关系、但不能相互替代的新兴学科。下面通过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研究的内容等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婧 《经济师》2014,(7):29-30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对生态问题的日益重视,以研究生态问题的解决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经济学日渐涌入人们的视野。自生态经济学诞生后,对它的定义及相关范畴的界定就纷繁复杂。当然,这与生态经济学产生历史的短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使用方法的多元化等密不可分。文章在梳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及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辨析它与传统经济学间的差异,着重对生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以期对生态经济学做一较完整的述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相似文献   

19.
行为经济学表明,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选择会系统偏离理性。文章提出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个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的同时,必须考虑他人的选择。行为经济学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修正了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不仅仅提出了挑战,更重要的贡献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政治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经济学学科科学层面的革命,而西方经济学对客观世界的从技术手段的分析和解释是经济学学科技术层面的革命。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在不断发展,同时对经济学的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时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