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进科技”那方唱罢,“郑州梦达”这方登场,伴随着民生银行海内外上市目标的逐步实现,“发难”的攻略似乎也愈演愈烈。民生银行铁腕清欠的“程序”之殇正成为“对手”急欲突破的防线“缺口”,而利益则是他们挑起股权纷争的“动机”。 相似文献
2.
对新桥的此次股权转让,并非民生管理层所愿 民生银行筹备发行H股,“更重要的”意图,是“管理层的话语权将较之过去大大加强” 民生银行希望引进下一个国际战略投资者,方式将是在H股发行中进行战略性配售,其规模要大于IFC,并且在中国没有零售业务 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和东亚银行都已经就参股民生银行分别与之进行了前期接触 民生银行即将与美国一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机构将持有民生银行股权5%左右 外界传民生银行将以海外上市为契机,打造成国内首家100%的民营银行,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现在仅有的国有法入股股东有色建设正酝酿出售所持民生银行股权,目前已找到买家,并已分别谈妥出售计划 今年民生银行海外上市几成定局,只是肯定要为“变造文件事件”付出一定代价 对于民生银行的H股上市定价来说,6元多钱将是一个下限 如果上半年海外上市受阻,民生银行可能启动40亿到60亿次级债备用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5):60-62
以三流的产品卖出一流的市场,从一个注册资本2万元的小型交换机代理商到一面总资产上百亿的民族工业的旗帜,华为依靠它的“土狼政策”,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用一种教父似的执著与坚忍,…… 相似文献
4.
5.
6.
十年前,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式诞生;十年后的今天,中国银行业迎来了与外资银行同台竞技的新时期——按照入世承诺,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底将全面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朱天玲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1):77-79
股权结构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关于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7家中小企业2004年年报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以净资产收益率(NCR)和资产利润率(TCR)分别作为度量企业绩效的被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流通股比例、大股东持股离散度、大股东法人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与中小企业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中小企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限,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问题突出,国家股比例特大且被长期“锁定”,同股同权同利原则无从实现,并由此衍生出复杂的转配股问题以及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所以,国家股上市流通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难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备受管理层和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社会公众投资者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尚未流通股份中发起人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证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数据.对公司控股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与公司R&D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以独立审计价值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点,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独立审计所带来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经理层的角度出发.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都将极大提升资本市场对独立审计鉴证业务的需求。与此同时。股改的顺利完成将导致股权更加分散并最终引起独立审计的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控股权影响下的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为研究重点,考察了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表现为利益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和增发热即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纠正这种不当的融资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股权激励要谨防“南橘之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的方法之一,在国外已被经普遍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在进行探索、尝试。近期,配合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针对这些政策,有些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些“舶来品“是否适合中国的环境,是否会出现“南橘变北枳”的局面。从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有一些从国外引进的经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很多企业,不仅仅是上市公司,都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是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内部人控制公司违规、违法操作,把公司搞垮的事情层出不穷。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股权激励的内在机制和操作细节,研究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配套环境,对于真正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司激励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