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苗芳  郑逢波 《经济师》2007,(8):24-25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问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创新要求。国际技术领域技术合作的新趋势和国内技术资源配置的状况都促使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强化各种技术转移措施和机制,以促进科技界和经济界的技术合作。但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性会在合作各方之间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合作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文章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转移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研究通过恰当的契约设计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文章的研究表明,提成费合同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发送机制传达技术提供方的真实技术水平信息,但技术提供方要为自己的信号发送努力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2.
均衡信贷配给、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磊 《当代财经》2003,(8):50-53,60
以信贷配给的双重均衡性为出发点,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可揭示出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困境在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低于大企业。因此,解决的途径在于引入专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降低信息成本,以改变信贷配给的均衡位置,促使信贷配给的局部均衡向总体福利均衡收敛。这也是由中小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作用的差异所决定的,因为前者只能弥补“信贷缺口”,并不能缓解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3.
朱鸿鹰 《经济师》2005,(10):255-255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对信用担保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大批专业担保机构应运而生。但在担保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与内部的诸多问题,担保机构应从自身寻求顺时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管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用担保制度作为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而建立起来的信用补全制度,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必然为我国初露端倪的信用担保业提供有益的借鉴。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性质与宗旨从世界各国情况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下简...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融资困难,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设想,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进行了试点推行,但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四年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本文从云南省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入手,对融资困难的原因与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国内较为成功的担保模式进行比较,试图对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归纳了相关研究,并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监督成本三方面来分析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银行信贷配给行为,分析信用担保增强中小企业金融信用基础的融资效应.  相似文献   

7.
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许可中非排他性价格契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文章揭示了一类逆向选择条件下的技术许可中非排他性价格契约理论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通过针对差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包含可变费用的契约和对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的纯固定费用的契约,可以达到有效的排他性技术许可的目的;但为了有效的激励,技术所有者事前要对好的类型的技术使用者转移一定的信息租。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框架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框架体系,并具体分析了三种担保机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为国之根本,粮食购销为粮食经营的根本,为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之扩大融资发展经营创造利润。  相似文献   

10.
肖英 《大陆桥视野》2011,(12):12-13
如今,信用担保在经济活动中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银行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存在的问题,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起步较晚,在目前的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纠纷,其中以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最为典型,已经对该业务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对保证保险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界定,总结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出现的各种纠纷案件以及司法实践中对纠纷处理的不同结果,针对现存的法律难点问题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才能对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纠纷的合理解决在立法与司法层面上提出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演变轨迹,并以之为参照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信用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信用概念的原始含义即借贷信用,接着阐述其内涵如何随契约化交易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而发生扩充式蜕变,由借贷信用扩充为契约信用,再由有债信用形式拓展到更广泛的无债信用领域.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着眼点放在对中国信用现状的考察上,根据前半部分的理论推演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关于信用体系重构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玲  王常柏 《现代财经》2008,28(2):37-41
目前信用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之一.因此,加快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已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对全国特别是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贷款定价已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性策略。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模式。本研究在贷款定价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贷款定价基础理论解析和贷款定价模式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价方式随意性较大、风险和收益之间缺乏匹配、贷款定价机制僵化、贷款定价的业务数据不足、贷款成本管理滞后和贷款定价机制缺乏,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深化策略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构建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建立运营成本分摊系统、构建贷款定价信息系统、构建科学的贷款定价激励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构建不仅需要立足于本国信贷市场的具体环境,也要充分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经验,才能逐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郝蕾  郭曦 《经济研究》2005,40(9):58-65
在利率管制下的卖方垄断型信贷市场中,担保额是银行甄别企业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这依赖于企业的风险收益特征。第三方担保可以帮助禀赋不足的企业融资。由于不同担保机构对企业信息了解程度不同,文章通过模型证明,在对会内企业担保时,互助担保比政府担保具有优势。互助担保不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因为存在市场分割,政府担保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担保会引起风险转嫁,导致收益在企业内部、银行与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违约互换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蕴含的道德风险使其成为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助推器。本文通过构建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合约设计模型,研究该产品的作用以及控制其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设计。分析发现:交易双方资金成本差异决定了信用违约互换具有优化配置信用风险、提高银行收益和拓宽市场主体投资渠道等有利作用,但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会降低银行监督信贷资产的努力水平,导致信用风险积聚和增加。通过引入不完全保护机制,我们给出了有效控制信用违约互换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防范和控制信用衍生品隐含的道德风险提供了借鉴,有利于促进其发挥分散信用风险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计链作为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其联盟活动中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设计链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混合战略博弈角度,推导出混合战略均衡时设计链参与企业的期望效用公式,进而指出设计链参与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联盟活动所带来的最大收益和合作企业保守信用的概率。最后,给出建立规范、高效的设计链信用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执行阻力重重,大学生信用意识淡漠,拖欠贷款问题突出,信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大学生信用问题,建立大学生信用法律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核心在于信息的非对称性。由于信息非对称,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被信贷配给。本文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信息问题出发,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和研究逆选择机制的发生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对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的合同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信息的重要性,最终从信息完善的视角,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传铭 《现代财经》2006,26(5):26-28
人才的引进与成长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形成并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人才的素质要求,只有构建良好的管理平台,才能保证引进人才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进而促进担保行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