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虚假会计报告信息的屡屡出现,特别是安然、世通、施乐公司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利润操纵"谈虎色变",其实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是不同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从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出发,在会计法规和准则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平滑利润,稳定股价以及产生其它对上市公司有利影响的因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公司利润,粉饰会计报表,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人造成损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平滑利润,稳定股价以及产生其它对上市公司有利影响的因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公司利润,粉饰会计报表,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人造成损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采用的是适度分离的模式,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在计算口径上存在许多不一致。应税收益具有一定刚性,与会计收益相比具有不易操纵的特点。国外很多研究表明,从会、税差异信息中能够捕捉到管理当局操纵利润,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将分析会、税差异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盈余质量的高低。以前的很多研究采用JONES模型来检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盈余管理作为资本市场上一个主要的会计问题,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手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盈余管理都是非常具有争议的公司行为。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动因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及经济根源,并提出如何控制盈余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或者为了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操纵应计项目、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利用关联交易和利用计提减值准备。一、操纵应计项目操纵应计项目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这里的应计项目是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应计项目,如应收账款净额、产品保证准备、广告费以及研究开发费等;不包括不可调整的应计项…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政策的适当选择,是目前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随着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不断扩大,企业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本文在介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利润应该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但在实际生活中,企业管理层为了某种目的,通过非法手段调节盈余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就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段及其识别和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利润操纵的表现形式(一)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操纵利润总额。主要表现在:①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收入;②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增收入;③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入计入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入延期确认。(二)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出于各种目的可以对可操纵应计利润、真实盈余和现金流进行操纵,那么审计人员关注哪种风险对提高审计质量的边际影响最大呢?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A股的千余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De Angelo对审计质量的定义,以审计意见除以盈余管理程度构建了审计质量的量化指标。我们发现审计人员关注可操纵应计利润、真实盈余和现金流操纵三类盈余管理行为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同,关注现金流操纵对提高审计质量的边际效用更大;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并没有对现金利润盈余管理行为予以足够关注,因此审计人员应该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或者为了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操纵应计项目、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利用关联交易和利用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采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使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客观地说,一定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增强公司在风险环境中生存和应变的能力.但在现实中,盈余管理往往突破了"限度",降低了盈余质量,变会计利润为"数字游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增强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防止落入盈余管理的陷阱.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盈余管理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等密切相关。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产生了。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的盈余管理等同于盈余操纵,即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平。本文进而提出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利用关联方交易等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等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交易规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这样企业可以从盈余管理方面调节利润,从而导致财务报告不实,因此探讨企业盈余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缩小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考虑我国市场转型时期经济特点的同时,也留下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在上市公司利用现行会计准则的可调空间操纵利润达到保牌、摘星的同时,投资者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2006年会计新准则的制定不仅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也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市场的特点。新会计准则凸现了可靠性要求,从不同方面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林业企业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阐述了会计诚信的内涵和会计诚信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认为会计诚信是国有森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有森工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本和资产,是国有森工企业申请贷款的重要保证。会计诚信能塑造国有森工企业整体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是国有森工企业对外经济交往的通行证。对财务报告舞弊和盈余管理等林业企业客观存在的信用缺失表现进行了剖析,论述了舞弊与盈余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指出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操纵利润,进而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林业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采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使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客观地说,一定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增强公司在风险环境中生存和应变的能力。但在现实中,盈余管理往往突破了“限度”,降低了盈余质量,变会计利润为“数字游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增强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防止落入盈余管理的陷阱.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盈余管理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经营风险加大.资产面临减值风险.为此,我国从1998年起,根据有关资产特性不同,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规定.由于资产减值会计灵活度高,可控性强,信息不对称,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资产减值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任意操纵利润,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多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渡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下面笔者将总结一些如何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途径,并剖析一下进行盈余管理的会计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是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其是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还是会计作假,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些观点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不仅有损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且损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拟从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差异来区分二者,并对如何规范这种行为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区别1、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盈余管理的存在基础是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