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余佳文坐在办公室的地毯上,旁边布置得像温馨的儿童房,他表情兴奋地举起手喊了一句:“我以后要成为马云!”“为什么是马云?”记者问。余佳文的表情恢复平淡,随便说了一句,“开玩笑的啦”。哪一句是真活?广州周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产品为一款针对大学生的“超级课程表”App,通过对接高校教务系统,快速录入课表到手机。  相似文献   

2.
您上网了吗?     
“您吃饭了吗?”这是大家过去见面常常提起的一句问候语,可是如今在城市里拿这句话作问候语的机会少多了,大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饭已经是一件不需要大家很关注的事情。但问候语总是有的,而且各式各样,比以前丰富多了。时下有一句就很时尚,那就是“您上网了吗?”。“上网”为何物,竟比吃饭还重要?难道互联网果真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吗? 您上网了吗? 尽管互联网企业正在遭遇寒冬,但互联网的使用却如春风化雨,国内大江南北的城镇都能感觉到数字化生活离人们越来越近。笔者的家乡是西南一个边陲小镇,一年前互联网为何物几乎无人知晓,今年春节在北京却意外收到了几封来自家乡E-mail的问候,使人又惊又喜。这说明互联网已经从科学的圣殿走向了大众化的应用,网络的使用不再仅限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特定行业内的人群,也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  相似文献   

3.
司徒微微 《浙商》2011,(16):33-33
去年7月1日,我国对网店实行实名制,被认为是网店收税的前兆。最近,武汉市国税局对淘宝上最大的女装专卖店开出了430万元的巨额税单。随后,武汉其他4家皇冠级网店,也受到税务部门约谈,同样要求他们补税。一纸税单激起网上千层浪,“你会被征税吗?”成为网商们的流行问候语。这是否意味着网店缴税大幕即将拉开?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关》2005,(9):75-75
中国人相互之间,总有一些固定的话在见面时随口而出.二十年前.搞外贸的同行见了面.相互的问候语是——“进广交会了吗?”过了五年.改为——“三来一补了吗?”又过了五年.改为——“通关还顺吧?”再过五年.改为——“出口退税拿到了吗?”又是一个五年.今天同行们再见面.脱口而出的是——“你被反倾销了吗?”  相似文献   

5.
刘敏 《国际市场》2010,(1):46-49
初识Lundin Martin Lundin先生亮相中国市场,以一句十分标准的中国话“你好”,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这使我感到好奇,一位新近被任命为柏斯托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外国人,中国话何以会如此字正腔圆?随着我和他交谈的深入,我终于明白,在商言商,人乡随俗。也许,来到中国市场打拼后,Martin Lundin先生了解了中国市场,也熟悉了中国的风土人情,那一句带有浓浓中国味的“你好”,让我感到这位外国人的中国式礼仪。  相似文献   

6.
《销售与管理》2008,(3):25-25
有一句人所熟知的励志名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们还需要反问一句:“想当将军的士兵是不是好士兵?” 东汉名将马援,为人不但豪放,而且谨慎。人们多数都知道他“马革裹尸”的悲壮,但却忽视了他的仔细。马援告诫子弟的一份家书,就很值得细细玩味。  相似文献   

7.
袜子哭了     
“没用了,做什么都没用了.我们撤吧……”平时神采飞扬、踌躇满志的丁通,一脸疲惫地对我摆了摆手。五年前,就是丁通的一句“搞起来”,我和妻子的袜子厂在他这个“推手”的鼓动下,一步步攀上巅峰;今天,也是他的这句“撤吧”,把我们残存的一点希望,彻底扫进了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8.
王石 《中国市场》2007,(9):100-101
万科集团、攀登珠峰、玄奘之旅……王石这位商海巨子的身旁围绕了太多的传奇与光环。他到底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这位自称普通人的成功者又是怎样以他的“普通”来塑造“不凡”的?今天,普通人王石来教您如何做不普通的事。  相似文献   

9.
本刊从这期开始连载沪上著名作家童孟侯先生的《魅惑钻石》。“用一本10多万字的?另类写作一专门讲述钻石,以及和钻石有关的人和事.无非是想引起读者对钻石的好奇和喜欢。”这是童先生在《魅惑钻石》“后记”中的“开场白”,将他的这段话移植于此.编者的用意似可不必再加解释了,童先生在“后记”中还有一句妙言:“我还要向这辈子不会再有能力购买钻石的人和已经掘有许多大钻美钻的人致歉?因为我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阅读。”这话.说得便有点“刻薄”了,读者不必介意.这是童先生作文的一贯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亦冉 《上海商业》2003,(8):32-35
2003年是上海房市的多事之秋。一面是沪上楼价节节樊升,楼市一路飘红;一面是地产大鳄仓惶落马,央行房贷新政出台。一时间产业界、学术界铺天盖地的文章争论“上海房地产究竟有没有泡沫?”就连普通老百姓见面也会不时聊上一句:“房子会跌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上海房地产业真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陈鹏  赵镜亮 《华商》2010,(11):30-31
老子不信邪——简直狂妄至极。天下非常之事业,是你一句“不信邪”就能成的吗?一个只会死命往前冲,却不讲求策略的人,永远当不了“英雄”,是“莽夫”。这个道理普通人懂,简伯华当然更懂,他是“勇”也有,“谋”也要。  相似文献   

12.
“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可以喝一罐“王老吉”。  相似文献   

13.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的这一诗句,可以称得上是当前我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句鼓励妙语。元月一日,温家宝总理在海尔集团考察,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向温总理表达决心时,就用不怕寒冬作比喻,他说:“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认为,不仅要过‘冬’,还要学会‘冬泳’。”温家宝十分赞同地说:“对,面对寒冷,我们不仅不能避免,还要勇敢地游过去。”这一对话,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具有很强的振奋力。  相似文献   

14.
何为SaaS?普通大众、业内厂商和应用企业众说纷纭。SaaS的现状如何?各类媒体上充斥着“SaaS年”、“SaaS大爆炸”、“软件业的革命”等字眼。其中,多少是炒作?多少是真实的成分?SaaS对软件厂商和众多中小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张志鹏先生,他将为我们揭去SaaS的魅影。  相似文献   

15.
潘敏敏 《浙商》2013,(17):116-116
每年的3月28日,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于全国所有保险箱生产厂家来说却不普通,他们都会将目光锁定在这一天。“艾谱今年又会推什么产品?”“今年的艾谱又有哪些新的动作?”  相似文献   

16.
农民卖了粮拿不到钱,教师教了书领不到工资,领到的欠条俗称“白条子”;邮政部门邮递的汇款单不能及时兑取现金俗称“绿条子”。而时下,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比“白条子”鲜艳,比“绿条子”高档的“条子”,有人称之为“红条子”。“红条子”到底是什么?别忙,且先听我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前不久,一位同学愁眉苦脸地来找我求助,一是借给他二百元钱,二是拿着这二百元钱去代他走一户人家。当时,我心里直纳闷,这天底下哪还有请人走人家的?我赶紧追问他,那知这一问竟问出了一肚子苦水。原来,这一天他有两户人家要走,而且都在晚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主协会正式宣告成立了,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广告主是广告活动的源头,把源头的事情做好,即是把我国广告业的基础做扎实了。为广告的成功传播铺平了道路。我一直感到个人并没有广告从业的经验,至多只能算一个普通的广告受众。但斯林会长,问我:“你这七八年都在干什么呢?”我回答他:“我在向全世界说明中国!”他说,  相似文献   

18.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的一句名言,石涛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之论,不仅影响了同一时代的书法绘画,其后也在中国书法绘画领域影响深刻,他的这种艺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对“事理圆融”思想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你们这句广告语怎么这么惹事?我电话都快被记者打爆了……”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忍无可忍的张铁林向乌江集团发起了“投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策划界有句常用的口头语叫作“找点”,两个字虽然很普通,但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超市在运营中为什么要“找点”呢?这是因为超市的管理 一个系统工程,欲想在众多冗杂的工作中理出千头万绪,关键在“找点”。有的超市营销之所以供非所求,是因为“点”没有找准。“找点”是超市经营管理成功的有效载体,只有找出本超市的优势“点”,才能确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继而完善经营中的连接“点”,构建管理中的支撑“点”,最终全面提升市场的竞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