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观经济学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中,传统经济学教科书对此得出的都是相同的结论,即当需求的价格弹性e〉1时,价格与销售收益反向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e〈1时,价格与销售收益同向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时,销售收益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数学分析与推导,得出这一结论并不是恒成立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取值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即存在着一定的约束条件——价格的变动幅度。通过数学证明,可得出,当e=1时,价格变化,收益必定减少;当e〈1时,只要价格上涨幅度不超过1-e/e,总收益增加;当e〉1时,只要价格下降的幅度不超过e-1/e,总收益也增加。  相似文献   

2.
需求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上衡量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关系的一个指标,指的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那么商品的价格与销量的乘积即总收益的变动就可以最终归结为两个因素:价格变动幅度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而且这两个因素也会影响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总盈利.本文在修正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使企业总收益增加的合理调价范围和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优调价幅度,并制定了企业取得最大盈利的最优价格,为企业的价格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洪顺  石莹 《现代财经》2005,25(2):74-77
通过调整价格使商品的总收益增加是价格策略的一种运用方式。为使商品的总收益在价格上调或下调时增加,应当根据商品在这一时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确定适当的价格调整范围,并根据客观规律创造出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有时候要调低产品价格。本文针对一些企业错误地应用关于降价与总收益关系的传统结论的现象,结合数学和经济学,提出了很多命题,对降价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揭示得很清楚,对于传统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关于降价与总收益之间关系的不完全准确认识的一种修正,也是对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应用的拓展;且本文分别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降价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结合企业在调低价格后给予一定的指导——企业降价后还要进行跟踪调查、还要根据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要关注客户需求量的变化、降价不是拍脑袋的事情,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需求价格弹性对收益和利润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白云 《经济师》2005,(11):255-255
需求价格弹性E是指价格改变1%所引起需求改变的百分数。它对收益的影响是:|E|≠1时,适当调价,能引起销售收益增加,|E|=1时收益取得最大值。它对利润的影响与收益不同。|E|不等于某大于的正数时,调价利润会增加,当|E|等于该正数时,利润最大。文章分析论证了以上结论,并给出了不同弹性下应采取的具体价格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理论,从酒店行业中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客房价格、需求弹性以及酒店收益三者之间的内涵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价模型,以使企业顺利实现其总收益最大化。通过此模型的建立,期望对酒店行业房间定价决策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探讨控制与信任的关系入手,进一步阐明信任的建立对降低控制成本起到的积极作用。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需求价格弹性概念分析:控制与信任相匹配可以实现控制与信任建立成本最优水平;控制与信任不匹配造成的成本无谓损失;信任的发展带来的额外收益;以及当控制和信任分别缺乏弹性时,其对对方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为管理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需求收入弹性指的是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价格、个人爱好等)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定义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为:需求收入弹性=E_1=需求量变化百分比/收入变化百分比。为了叙述方便,这里用E_1代表需求收入弹性。比如,当消费者收入增加1%,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0.8%,就说这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0.8。当消费者收入增加1%,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统计资料发现,2003—2012年中国粮食连续增产9年,却未致粮农产粮总收益下降,这与经济学中的丰收悖论是相反的。原因在于非粮价因素的影响,它导致需求曲线相对位置移动幅度超过了供给曲线的移动,粮价因此上升。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是丰收悖论发生的必要条件,另一必要条件是与供给曲线相比,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幅度较小。政府采取的四项补贴政策,遏制了丰收悖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进出口价格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进出口弹性模型和行业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和研究了中国进出口弹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中国中长期出口价格弹性和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0.8579和-1.0774;第二,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价格弹性小于1,特别是农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在0.5左右.适当提高价格对增加这些部门的收入是有利的;第三,中国大部分行业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或接近于1;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进口价格需求弹性为异常值,为 1.3148,说明:对于原油这样的战略性物资应该反市场操作,中东出现安全时价低时吃进以为战略储备,而出现危机时抛出以平抑国内原油市场价格的加速上扬.  相似文献   

11.
在局部均衡下,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互为相反数,是一般均衡下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理论在局部均衡条件下的应用和拓展。不依赖需求对于价格和收入是零次齐次性的假设,在局部均衡下比一般均衡结论的简单推广具有更加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成本策略引入到需求价格弹性与利润的对应关系模型中,找到了企业在以保利润为目标时,临界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方法,开创性地分析出在降低变动成本策略下企业如何进行价格调整以及如何确定调整幅度,给出具有操作性的推论,对企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2001--2009年间中国普通住房的供给数量和需求分析后,得出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相对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发现普通住房的需求随着价格增长而增加,其需求弹性也为正值,进而推断出当政策放松后,中国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基本走势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快速上涨且涨势越来越慢,而后价格平稳。在此基础上提出只有完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后,住房限购政策才可以放松,中国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才不会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的两个主要指标.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而我国学术界对房地产需求弹性的测算和解释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地产需求弹性的特征是:(1)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缺乏弹性,而收入弹性是富有弹性.(2)房地产需求弹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业政策,必须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性而进行调整,在增加房地产有效供给而满足人们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同时,打击房地产投机需求,适当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当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调整成本都固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产品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取决于企业的实际边际收益对需求的弹性.在通货膨胀时,如果实际收入弹性总是大于-1,则产出将降低;如果实际收入弹性总是小于-1,则总产出将上升;在实际收入弹性等于-1时,总产出将不受通货膨胀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肖俊极  李国栋 《经济学》2009,(3):1435-1454
会员积分制是目前零售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策略,其对于销售的作用也日渐受到经济学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采用大连市某一知名大型购物中心会员购买记录的扫描数据,对会员积分制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积分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积分弹性及交叉积分弹性表明,一种商品的积分促销不仅增加本商品的需求量,而且对其他商品的销售存在正外部性。积分促销可以起到与价格促销同样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积分与价格相互替代性的大小,为厂商在两种策略的权衡使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它一般被定义为价格的百分比变化除以需求量百分比变化所得值的负值,其公式在一般的市场营销教材中为:E=(Q2-Q1)/Q1(P2-P1)/P1公式①式中:E—需求弹性系数P1—产品初始价格P2—产品变动后价格Q1—产品初始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Q2—价格变动后产品市场需求量然而,有人可能会注意到,在个别市场营销书籍中,产品价格需求弹性系数被定义为另外一种形式,其公式如下:E=-(Q2-Q1)/[(Q2+Q1)/2](P2-P1)/[(P2+P1)/2]公式②公式①和公式②存在明显的差异,人们不禁要问,到底哪一个公式是…  相似文献   

19.
刘杰  那守海 《经济师》2014,(10):261-262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很多景区门票暴涨,同时一些原本免费开放的景区也开始收取相应的门票费用。文章结合旅游景区的本质,在对中外景区门票进行对比后,应用需求弹性分析说明景区门票价格的变动对游客数量的影响,当需求弹性大于1时,景区门票价格的变动对游客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小于1时,价格的变动对游客数量影响较小。最后说明景区门票定价时,要充分考虑景区资源的垄断和稀缺性,景区的效用和其他竞争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实现旅游景区的价值并且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会员积分制是目前零售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策略,其对于销售的作用也日渐受到经济学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采用大连市某一知名大型购物中心会员购买记录的扫描数据,对会员积分制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积分能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积分弹性及交叉积分弹性表明,一种商品的积分促销不仅增加本商品的需求量,而且对其他商品的销售存在正外部性。积分促销可以起到与价格促销同样的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积分与价格相互替代性的大小,为厂商在两种策略的权衡使用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