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韦森 《经济学》2007,6(3):945-968
基于对经济思想史上一些相关文献的理论回顾,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理论互动演变的当下格局中,是对经济学的性质、意义、任务以及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这样一些元经济学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和讨论的时候了。第二小节的文献追溯发现,在经济学说史上,伴随着由“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的转变,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小节讨论了经济学能否成为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问题。研究发现,任何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都会潜含着某些价值判断和伦理原则在其中,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学术人”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透过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去发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自然秩序”。第四小节讨论了经济学能否成为像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一种高度形式化的“精密科学”这一问题,并对目前主流经济学中流行的唯科学主义的研究偏向做了一些反思性的评论。本文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为了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在未来的健康成长,应该鼓励不同经济学流派和研究路径之间的竞争、对话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注定是一门“沉闷的科学”吗?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经济学文章越来越难读大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每个研究或学习者都不希望这样,但事实上每个人又都在努力将其推向如此境地。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的《经济学家茶座》上刊登了一些经济学者关于如何开展现代经济学教学的文章,如陈钊、陆铭等人的《学“问题导向“的经济学》(第31辑)、李俊慧的《巧讲微观经济学》(第32辑),这些文章对我启发很大。身为教书匠,我一直以让上过我课的学生“感觉经济学是一门很好玩的学问,了解经济学是一种思考和生活方式”为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学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它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给学生讲授现代经济学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的学问,它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俨然已形成了“经济学帝国”。经济学家们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生活,都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时常试图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以期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济学是否“滥用”数学,不应以“量”来衡量,而应该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概念,即用了数学是不是比不用数学更好。经济学研究应该有三个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不同层次的研究对数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基础研究对数学的要求最高。不能因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部分经济学家不用数学同样取得成功来否定经济学数学化,经济学数学化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同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也应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毛丽冰 《经济》2012,(10):64-66
对很多人而言,经济学是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经济是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经济学家往往也是高谈论阔不苟言笑的人群.其实经济学并非这般脱离生活,它毕竟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讲解经济学,常有曲径通幽之妙;他翻译了大量西方经济学著作,他翻译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当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人手一套;他很喜欢读书,包罗万象,甚至不放过“谈武论侠话经济”的机会.他就是梁小民,喜爱他的读者亲切地称之为“大众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7.
直至今天,中国仍然有很多人以为经济学研究是不需要花钱的。爱因斯坦可以在几张白纸上证明相对论,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在马桶上推导一般均衡?中国古代文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半部《国富论》治天下”?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分工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经济思想史上一些相关文献的理论回顾,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理论互动演变的当下格局中,是对经济学的性质、意义、任务以及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这样一些元经济学问题进行理论反思和讨论的时候了。第二小节的文献追溯发现,在经济学说史上,伴随着由"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的转变,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本质和任务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小节讨论了经济学能否成为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问题。研究发现,任何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都会潜含着某些价值判断和伦理原则在其中,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学术人"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透过自己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去发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自然秩序"。第四小节讨论了经济学能否成为像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一种高度形式化的"精密科学"这一问题,并对目前主流经济学中流行的唯科学主义的研究偏向做了一些反思性的评论。本文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为了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在未来的健康成长,应该鼓励不同经济学流派和研究路径之间的竞争、对话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经济学的“遮羞布”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匡博 《财经问题研究》2002,(10):F003-F003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经济学研究的顶尖高手可以和从事物理、化学或生物医学等“科学”研究的杰出者一样获得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表示怀疑。在中国,经济学家似乎无法和自然科学家比肩,他们无法像美国的经济学家那样,可以和自然科学家一道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应怎样研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涛 《当代财经》2000,(12):9-14
经济学应重视对人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人并非都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之间也是有差异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中国经济学家应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成果,重视对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研究勿滥用数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厚明 《经济学家》2005,(4):126-127
近日,我旁听了一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课程,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学者,估计他的数学功底不错,每每言必谈及数学,并断言:未来的经济学家必须首先是一位数学家,或至少是一位精通数学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学患有“贫史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学是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呼声越来越高,研究中国经济学的人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有了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样高标突兀的高层次的研究机构,有了  相似文献   

14.
有限理性与情绪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众所周知,理性选择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以致许多经济学家都会赞同“经济学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这样的讲法。不过,自从20世纪50年代西蒙对这种理性人假设提出质疑、并建议用程序理性(或有限理性)来取代实质理性(或完全理性)的假定以来,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对理性选择假定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差距提出了批评,而且由此产生了不少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模型,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诸多经济学家在给经济学下定义的时候都把它和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紧密地联系起来。初学者可以通过阅读经济学小品文甚至通过相关文章题目的浏览便会对此得到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此激发学生写作经济学小品文的热情,亲身探索经济学对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研究,从而真正产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此经济学小品文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十二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理性假定解释人类行为的学科,从这一定义来看,经济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经济学之于人类社会,就像是物理学之于自然世界。从纯粹科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学的发展本身和数学、物理一样不需要追问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实用性,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将经济学家与经济分析师、政策咨询师和股评家混为一谈的时候,对于经济学产生的最大的误解。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性质并不是说经济学与现实世界无关,也不是说经济学的发展不需要考虑其现实价值。经济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它本身就可以大致地划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大的门类,这就好像物理学可以大致地划分为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一样。事实上,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界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甚至是互相推动的。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崛起和经济学家队伍及其结构的变化 ,一些人提出了“经济学本土化”或“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问题。我的理解 ,这一提法必须以促进经济科学的发展和解释、解决中国经济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要创建的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对解释和解决重大经济现实问题有用、而又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的经济学体系 ,而不应该是为了求得中国经济学家的某种心理平衡 ,也不应该把获得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奖看得太重 ,视之为衡量是否创建了中国经济学的唯一或重要标准。当然 ,更不能理解为创建一个封闭的、只有中国人才能接受的经济学。我们思…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最通常的一个回答往往是:因为想赚钱。 这自然是一个其实是不了解经济学本质的人所提供的答案,以为经济学是一门教人怎么赚钱的学问。  相似文献   

19.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经济学就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似乎经济学研究只能借助于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而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受利己心趋动的、有完全的理性决策能力的同质经济人的这种理论假设,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经济学教学已有15年,这些年换用过至少不下十种教材.始终也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综观已有的经济学教科书.国内的教科书大都是国外几种流行教科书的”剪辑”.没有多少作者本人的理解和观点.国外的教科书又总是以作者所在国的案例为主.让中国的学生感觉到”西方经济学”的确是“西方的”.离中国的现实太远。无论国内的、国外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有一个缺陷:整体逻辑性不强.给人感觉经济学就是一个”大杂烩”,一会儿东家长一会儿西家短.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当然,这与经济学本身的庞杂体系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