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大潮中,有这样一个地方,正吸引着行业的关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发起组织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链整体从东部向中部转移的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在此拔地而起,阳光集团、七匹狼男装、玛米玛卡童装、香港嘉华服饰、鸿正服饰、帝邦服饰等行业知名企业抢先入驻并相继建设投产。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众多协会商会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来到考察并表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1~2010年统计数据,分析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与企业亏损及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从2001~2010年10年来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2)从2001~2010年10年内不同时间阶段来看,纺织业等三大产业在2001~2004年间都由中西部向东部转移,2004年后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转为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4年后由中部向东西部转移;(3)纺织业等三大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内企业亏损数量及劳动力转移是紧密相联系的。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产业转移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以及只有加快产业有序转移,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人口红利"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消退的时候,随着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通过深化教育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巨大潜力,可以使中国制造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而使人口红利得以延续.而如何真正有效实现产业转移,以及转移方式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及转变,则是新的焦点问题. 3月中旬,由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和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与升级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拉开东部向中部省际联合转移承接的全新一幕. 起:从自身出发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总量处在全国第四至第五位,属于东部省份中纺织行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用工、用地、环境及物流等方面的难题仍然日益明显,纺织服装产业在经历一个历史性大发展阶段后,逐步向市场大、劳力省、土地多、政策好、交通便、服务优的中西部转移,这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纺织服装产业由沿海及发达省份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已初见成效。在中部地区六省市纺织行业承接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中,江西省是发展势头最猛的地区,一大批纺织企业落户江西,带动江西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龙 《中国纺织》2009,(6):72-73
“环渤海地区作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并行的三大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带之一,面辅料产品需求未获满足,亟需完善产业链配套资源,今后必将成为拉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发挥的重要力量之一。”日前,在“《环渤海地区轻纺产品需求调研报告》暨环渤海地区纺织产品市场拓展营销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表示,受成本、劳动力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影响,纺织服装加工业日益加快了从东、南部向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梯度转移的速度,环渤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应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交流与衔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东部区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劳动力成本增高、土地能源短缺、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供求矛盾加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内在的一个需求;而另一方面,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地区,GDP增长迅速,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再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扶持,有着雄厚纺织服装产业基础的中原区域越来越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必将影响产业整体结构与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变化,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6月12日?14日,2008中国(郑州)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展会前夕,《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作为展会主办方之一的河南服装行业协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李刚先生,来听一听他是如何分析当前河南服装业发展状况的。  相似文献   

7.
《纺织服装周刊》2015,(2):19-23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产业,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历了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的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在科技飞速进步的当下,中国纺织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在这其中,纺织产业集群则是纺织工业发展中最为坚实的中坚力量,并正呈现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之势。  相似文献   

8.
在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聚酯涤纶作为纺织最为重要的基础原料,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趋势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问题。“2012中国(涪陵)聚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及产业转移论坛”日前在重庆市涪陵区召开,聚酯化纤产业链上的企业代表参会达150人之多,这样的未雨绸缪不仅仅体现了决策者前瞻的思维,更是企业忧患意识的作用使然。  相似文献   

9.
成都、重庆,两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繁华都市,同时也是西南纺织服装产业的重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影响下,日新月异的双城在产量增速、销售收入增幅等方面名列全国前列。是什么原因让天府之国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又是什么让渝派服饰叫响全国?本期专题为您带来西南纺织服装发展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0.
纺织产业加快向中西部,特别是中部地区转移,与中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环境等优势息息相关。同时,中西部许多省市抓住机遇,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打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的转移,也加速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西唐 《中国纺织》2014,(11):84-85
中国中部(宿州)纺织服装产业城七匹狼服饰、宝德服饰项目2011年在宿州市桥区开工奠基,仅仅三年后,七匹狼与宝德的二期工程也已接近完工。安徽宝德总经理马士尊也刚刚在宿州买了房子,准备把家搬来,扎根宿州。前不久,桥区人民政府还和温州市服装商会签订了《温州时尚服饰产业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桥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浙江温州服装商会将积极向外宣传桥,推介桥,协助桥区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促成优质企业入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面料行业和服装行业唇齿相依,高品质的面料是支持优质服装生产的基础,而服装则是面料价值展现的最佳载体. 面料企业进军服装产业的现象在柯桥屡见不鲜.在时尚创意和品牌战略的带动下,柯桥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何桥本土企业开始借助自身的优势将目 光投向了下游的服装产业,延伸产业链,纺织和服装产业链互补之势愈发明显.作为中国、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纺织品集散基地,柯桥拥有不计其数的面料企业和面料新款产品,并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服饰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无疑为柯桥区发展服装业、实现纺服一体化、开拓新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本,亦为柯侨本土企业服装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3.
顾庆良  林欣 《中国纺织》2005,(5):100-101
纺织产业是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产业吸纳了劳动力,拉动需求,积累资金和外汇,推动了经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特性决定了低成本优势是基本的竞争优势,决定了纺织产业在总体上必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态势越加明显.这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大好发展机遇,但同时,国内纺织业的商务成本和劳动成本不断上升,新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新的冲突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11月18日,“2012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产业转移升级与市场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集中讨论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业转移升级与专业市场的模式创新如何协调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进行渠道创新等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经济转型期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新策略,厘清当前产业流通格局,“多渠道组合应用,借力区域优势实现专业市场模式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纺织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如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着眼于我国西南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现状,探讨西南地区纺织产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10月24 日,位于武汉"一小时经济圈"的红安县新型产业园鼓乐喧天,彩旗飘扬,由湖北川东中部轻纺服装之都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的中国·中部轻纺服装之都项目隆重奠基. 中国·中部轻纺服装之都项目以轻纺服装为核心产业,以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为终极目标,以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研发培训、会展旅游及和谐宜居为一体,因具备"产业聚集、产贸对接、产城相融"这一最先进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而备受关注.湖北省副省长王君正、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黄殿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峻、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谢青以及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等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领导、企业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4000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17.
同以往跨国的产业转移不同,本轮纺织产业的转移集中表现为中国东部沿海纺织经济向中西部和东南亚同时进行。一方面转向中西部的企业越来越靠近原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区域,另一方面纺织产品的最终消费也将在当地市  相似文献   

18.
易芳 《中国纺织》2013,(11):36-37
产业转移,自这个概念诞生之日起,就天生担负着推进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责任.转移,是为了更好地使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型行业.而在历经几个经济周期,数次波动起伏之后,产业转移在推动行业转型运转的同时,实际上自身也已经走到了面临转型升级的阶段. 经济专家在进行调研后认为,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传统产业转移以核心制造环节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步转移为主,进入了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条件制约,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进行的一种生产和制造中心向更大发展空间转移的现象。中国的纺织产业转移进行到今天,在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河北、新疆等地均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纺织产业承接。近日,在中部大省河南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招商活动,政府推动力度之大、承接成效之卓著,值得各承接地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地图上,浙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纺织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98%。未来,杭州、宁波、湖州、温州等将重点发展服装及面料生产、研发、展销等,嘉兴、绍兴、金华等地区将发展现代纺织业,促进传统纺织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安徽和江西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目前,安徽和江西的纺织服装业以贴牌加工为主,正处在从贴牌向创牌转变,从单一向全面转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