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这一经典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展现,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现实生活境况而提出的重要哲学范畴。所谓异化即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异化,就其概念本身蕴含的深层意义来说,异化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学或主体哲学层面上的理论体系,深刻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本质。因此,只有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其蕴藏的人学思维理路,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体哲学的理解,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突破以及对人性与人的本质的理解。本文正是从异化理论的规定性出发,展现异化概念背后的人学思想,寻找理解马克思思想内蕴的正确方式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正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完成了人学思想的深刻变革,超越了历史上的一切关于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人是形成社会和发展社会的主体问题研究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接着认真反思了高等学校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弊端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人学思想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从人的“对象化”关系入手揭示人的本质与人性问题的,但是,由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对人的存在的“对象化”事实与“对象性关系”所指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因而决定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学思想的根本分野。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人学主体思想对马尔库塞"主体解放"思想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从个体"本真存在"到"具体的现实存在",从主体"屈从异化"到"总体异化",从分析异化原因的"技术本质观"到"新的技术合理性"的构建,从"诗意的栖居"到"非压抑性的存在",都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竭力将人从海德格尔的本体位置上拉下来,放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境遇之中,深切关注"活生生的人"的处境、命运,努力探索个体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好归宿,以超越海德格尔人学主体思想的理论樊篱。  相似文献   

6.
李超运 《魅力中国》2014,(19):266-266
关注现实人的存在及其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其中突出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本文通过探索它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梦的内在统一逻辑理路,对于实现中国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大理论发现,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种科学认识论,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把人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揭示了人在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雪微 《魅力中国》2014,(21):246-247
在当今社会,“群众”一词被广泛使用。西方群众理论把群众看作是一群“乌合之众”,马克思主义将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体。同一个概念,却得出截然相反的涵义,值得我们探寻其中的原因。本文力图以西方群众理论的“乌合之众”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对群众的看法;以马克思的“群众主体”为立足点,探讨马克思将群众视为“历史主体”的内涵;追问西方群众理论把群众看作消极的“乌合之众”,而马克思把群众看作积极的“历史主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面对人类新的生存困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发展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从人学思想的维度,即从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和人的价值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哲学人类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明钊 《魅力中国》2010,(6):322-322
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思想深刻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在继承和吸收了费尔巴哈从社会关系角度界定人的本质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对费尔巴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观念给予中肯批判并且超越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的唯物主义解释视域,首创从实践关系视域认识人的本质问题,使马克思的人学观趋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人的研究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倚重整体把握人的历史形成及其实践丰富性的过程,是一种从人的多样性存在审度人的本质的过程,是一种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始终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发展论构成了马克思人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图景和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双创"新时代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高校创业教育是保证其实效性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必然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指导理论,后者是前者的内涵实践,两者的逻辑起点都是基于"现实的人"并且终极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属性和发展性等基本思想来指导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张伟华 《理论观察》2022,(11):70-72
“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核心,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体系在建构中也是以“人”为主体,基于此在其体系构建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主要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对异化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马克思本人那里汲取理论和方法上启蒙,但二人的思想发展逻辑不同。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思想可以归结为:异化表现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后期的异化理论主要是社会关系异化理论。卢卡奇早期的异化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继承马克思晚期的异化理论的内容,并且受黑格尔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晚期则更成熟些,将马克思的早期与晚期思想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理论研究有着重要启示和引导作用。从现实的人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贴近实际;从主体的人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能激发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本质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注重从人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多种需要上着手;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具多样化、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纽成部分,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深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主体等几个方面进行探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开始逐步关注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尤其是十七大的召开,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方面的思想加以研究就更加迫切和深入了。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托来阐释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对人的类本质的界定,以及对人全面发展的阐释,进而说明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得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范君 《乡镇经济》2010,1(3):7-10
文章从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讨和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广义理解出发,梳理和研读马克思的有关著述,力图再现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马克思技术思想轮廓,揭示人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同时讨论人类应该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与平衡,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技术这一改造世界的工具,解决好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选择问题,保障技术运行的长期有效,从而为促进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宗新新  华晓莉 《中国经贸》2011,(10):242-242
随着中国企业集团化管理的逐步深入,要求母公司编制涵盖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并财务报表,由此产生了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分析的研究需要。本文重点从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这个角度分析所有权理论,主体理论,母公司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思想主义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既对现代性导致的人的全面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又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进步与成果给予理论充分肯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马克思思想主义是现代性的批判者或者拥护者。因为马克思在现代性的研究方面已经实现了巨大超越,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肯定,以更好的指导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