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场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打击金融“黑产”成为当前推动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也是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2021年经济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且未来还将发挥重要作用,金融服务新消费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在金融稳消费、促消费的重要实践中,金融科技平台通过在金融机构、消费者和消费品牌之间构建场景消费的桥梁,使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对消费各领域精准滴灌,发挥了“连接器”和“催化剂”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需要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2005年11月3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与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金融论坛”上,再次以“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为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周小川发言时说,“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就像鱼儿生存、生长离不开水、氧气、盐分和浮游生物一样,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成熟健全的金融生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金融生态,无论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促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对金融支持消费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消费金融既是商业银行增强盈利能力和实现零售转型的重要路径,更是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应有之义。商业银行应把握新冠疫情后消费复苏机遇和消费金融规范化、场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成本低、网点覆盖广、客户更优质、风控更成熟的优势,从顶层设计、客群管理、场景搭建、数字风控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金融对消费稳定、消费扩容、消费升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金融服务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兴旺,乡村产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绿色金融的融资需求迫切。本文从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对绿色金融的内生融资需求,深入调查绿色金融支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的短板,有针对性提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5.
如今,买家电、购车、装修房子、出国旅游乃至结婚庆典等消费活动,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而且,随着百姓消费观念的“解放”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金融领域无疑正成为一片广阔的、值得深耕的“蓝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经营开始从“分业”转向为“混业”,金融交易市场日趋繁荣,刷卡消费、房贷车贷、投资理财、保险理赔等新型金融交易形式不断涌现,过去与人们距离似乎比较遥远的金融领域,如今与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密切,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消费权益受侵害事件也层出不穷,如信用卡消费纠纷、银行服务费用收取、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实、保险打着“储蓄”和“利息”的幌子误导消费者等等,金融纠纷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假按揭”目前已经成为困扰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经营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个人住房贷款的安全性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假按揭”的成因、特点,使读者对“假按揭”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假按揭”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四条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帮助商业银行防范“假按揭”.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金融消费是消费者以金融产品、信息或服务作为交易对象,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与金融机构发生的一切活动或过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一般包括: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受服务权、受益权、投诉权、赔偿权等方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取决于多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种类、水平及质量;二是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消费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4年来,总体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扩大,成为我国实现普惠金融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介绍我国“银行系”及“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行消费金融公司在客户、业务、服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普惠性特征,但面临产品“类银行化”、放贷成本高、经营地域受限等困境,必须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补充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支付体系是支持经济金融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支付服务、健全农村支付体系对于推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居民消费的支持,为了调动居民的消费意识,刺激其消费行为,为其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基于此,本文结合消费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消费金融在消费观念、支付方式等方面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然后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目标,从产品宣传、创新以及监管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完善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之一,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中国经济开局态势向好,“拼经济”成为各地政府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对全年经济增长具有引领拉动作用。2023年3月,上海出台了15项举措,聚焦新型消费、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2023年4月14日,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交通银行《新金融》期刊联合主办,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高质量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专题研讨会在沪举办。来自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多视角、多层面地剖析了消费金融的现状、重点、热点,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本刊摘编与会专家的讨论发言和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顶层设计加速完善,加快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第三支柱的政策规定、市场实践等来看,养老金第三支柱参与人应当被界定为“金融消费者”。以第三支柱金融消费者保护为出发点,强化其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受尊重权和信息安全权保护,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无科技不金融”到“无科技不消费金融”,科技赋能消费金融的优势逐步显现。借着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从2015年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消费金融的发展迅速进入“蓝海”竞争阶段。科技赋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科技手段及专利成果广泛落地于消费信贷的各个流程,极大地拓展了消费金融的业务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强化。消费是内需的重要引擎,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此,笔者对部分上市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做了调查研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内含着一种互动机制,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高比例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市场主导型”资本形成机制的建立,从而推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4,(51):8-8
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已经有四年多光景,但发展却始终不温不火。面对消费金融领域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商纷纷加入战局,日前,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得银监会的“入场许可”。面对气势汹汹的电商平台,传统消费金融公司又该使出何种招数化解挑战?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权交易是市场机制的一种形式,由于碳市场的高风险性、公益性、多元性以及交易标的的特殊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而且目前存在政府取代市场的主导地位、碳市场价格调控失灵、“碳泄漏”、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政府干预碳市场时应遵循市场优先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及必要性原则,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完善碳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构建碳补偿机制实现责任分担,完善监管职能以适应金融化,并明确政府干预在碳市场中的法律边际,形成合理竞争和良性发展的碳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消费金融爆发式增长带动整体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消费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多元化创新大学生消费金融产品、完善大学生消费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大学生消费金融的监管和加强大学生消费金融安全教育等方面探索促进大学生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假按揭”的成因、社会危害性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相伴随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假按揭”贷款现象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秩序的破坏作用以及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我们在对某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假按揭”的有关情况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