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大豆主产区主要竞争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等大豆主产省主要竞争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大豆的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稳定,而玉米的生产经济效益波动性比较大,大豆种植面积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吉林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最大;黄淮地区的玉米生产效益普遍高于大豆,由于该地区畜牧业发达,对玉米及其秸秆的需求量大,所以,黄淮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2.
一、幼龄果木与中药材套种果树和林木一般栽种后需2~3年才能形成树冠,达到一定的隐蔽度,在这期间,合理地套种低矮、喜阳的中药材品种,可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效益的目的。树种选择国槐、法国梧桐,绿柳、白杨、奕树、合欢等较好。晚秋或早春,在耕耙好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岜盆乡引导农民在甘蔗、木薯、林果等地应用“三避”技术套种瓜类作物.全乡套种瓜类作物达3万多亩。目前,套种的瓜类作物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4.
杨卫斌 《农家之友》2009,(20):20-21
本研究通过大豆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证明了大豆测土配方施肥对大豆的增产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沅江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我们以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为基础,在棉地秋冬季种植一季作物,大大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使每亩棉田从间套作物中获取500-800元的收入,每亩棉田的总收入均在1300元左右,最高收入达1500-1800元,有效地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从而使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2-15万亩左右,促进了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认真总结棉田间作套种经验教训基础上,进一步搞好了棉田的合理布局,搞好间作套种模式的优化和区域规划,使全市棉花间套生产走上规范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的轨道,实现高产,多收和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冯余松 《农家之友》2007,(10S):35-35
为了提高甜柿单株坐果率,增加总果数,在生产上可采取如下措施: 1.注意缓和作物之间共生矛盾。 甜柿与棉花或其他作物套种,根系极易盘根错节,相互渗透,影响肥水的吸收和输送。因此,一般套种作物应与甜柿主干的距禽保持在3米以外。  相似文献   

7.
丘明玉 《农家之友》2009,(12):32-32
近年来,隆安县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立体化种植,充分利用木薯地和香蕉地套种南瓜、西瓜、花生等作物,帮助农民增收。2009年,隆安县丁当镇套种蜜本南瓜1.5万亩,预计产瓜3万吨。  相似文献   

8.
间作套种是增加芝麻种植效益的有效的措施。目前,山东、河南、江苏等省的芝麻高效间作套种方式有以下几种:芝麻与绿豆以芝麻为主。芝麻耐旱怕渍,绿豆怕旱耐湿,两种作物间种,在旱涝灾年均可增收,旱年多留芝麻,涝年缺苗时多留豆类。一般4行芝麻2行绿豆或2行芝麻2行绿豆间作,行距均为30cm,绿豆株距为12~15cm。  相似文献   

9.
间作套种有哪些气象效应?思狄间作套种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宝贵经验、它的气象效应是通过合理的布置田间作物,以达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使农作物增产丰收。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证实,在一般情况下,间作要比单作加大了田间植株密度和...  相似文献   

10.
一、效益概述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综合效益,浙江省丽水市蓬都区的北埠、杨山、张山和毛田等村,采用茶园套种果树已达到千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目前,势头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1.
甘薯根系发达,茎蔓匍匐生长,有着地生根习性,吸水吸肥力强,对土壤和日照长度要求不甚严格,且耐瘠耐旱,对环境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合与其它早地作物间、套、轮作,因此常被用作新垦地先锋作物和坡地覆盖作物。甘薯间作套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哲咨 《致富之友》2004,(9):35-35
春田“春膜秋覆”即是将以往花生、地瓜等地的春天覆膜改为秋天覆膜。这种技术可使自然降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左右,并能提高地温、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时可多得一季小麦,且套种作物也大幅度增产,亩效益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3.
粘玉米间作套种马铃薯和秋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带来的增产作用。间作套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经验,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的一项农业措施。粘玉米同蔬菜的间作套种主要适合城镇郊区,因为郊区人均的土地占有量相对少些,但因土壤肥沃、交通便  相似文献   

14.
峥嶂 《致富之友》2005,(4):48-48
要合理地进行作物的间作套种,必须遵循以下几项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有钉螺的江、湖洲滩采取兴林及林间地套种冬季作物,达到抑制钉螺的生存繁殖目的。结果表明:兴林能降低钉螺密度,尤以林间地套种冬季作物灭螺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政策调整下农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研究,从资源利用角度为种植格局调整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大豆种植格局驱动机制模型,并模拟三大作物(即大豆、玉米和水稻)补贴政策情景下的作物种植面积转换;其次,核算三大作物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消耗量,并获取不同政策情景下大豆与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转换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量。[结果](1)黑龙江省大豆、玉米和水稻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水资源消耗排序为“大豆<玉米<水稻”,单位产量的耕地资源消耗排序为“水稻<玉米<大豆”。(2)由于单位面积大豆的耗水量最少、单位产量大豆的耕地消耗量最多,当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40%时,大豆净增加面积最多(由玉米和水稻转入),因此三大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最多为2 400万m3,但耕地资源消耗仅增加3.2万hm2。[结论]农业补贴调整,不仅可以满足粮食的总体供给,优化作物种植格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进而减少大豆供给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实现区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文结论可以为...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09,(12):20-20
重庆市各区县因地制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五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使亩桑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一是荣昌、石柱的桑园饲养家禽模式。在桑园中饲养鸡、鸭、鹅、兔等草食家禽,家禽吃草和桑叶,粪肥桑园地。二是云阳、梁平的桑园间作套种模式。在桑园中种植榨菜、生姜、土豆、豆类等矮杆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亩桑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黑龙江的重要作物类型,种植面积占全国6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扩大大豆产量,垄上三行种植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大豆种植技术,垄上三行种植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条件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大豆产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该文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包括效率、规模、效益指数),测算了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大豆、马铃薯7种作物的综合优势指数,并确立上述7种作物在黑龙江省内的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20.
1世界椰子生产 全世界椰子生产发展比其它油料作物缓慢。与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籽等短期作物不同,它们的种植面积可以及时作出调整,多了可以减少种植面积,不足就可以适当增加。椰子是一种长期作物,因此不能用同样的调节方法。此外,与油棕和大豆等大农场种植作物不同,椰子是一种小农经济作物,种植户是数以百万计的农民,他们缺乏足够的资源,而且绝大多数是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