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其对旅游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者采取环境责任行为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因而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章对境外有关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现有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概念、维度结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境外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相应评析,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引入具有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变量到旅游者环境行为研究中,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2.
游客市场结构和旅游行为结构的研究,是有关旅游者这一旅游基本要素研究的两个侧面。本文将通过对广东省汕头市游客市场和旅游行为的分析,提出当地开拓旅游市场和组织旅游活动的建议。 一.汕头市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选择行为的年龄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细分市场研究的深入,针对不同年龄段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利用浙江省乡村旅游游客抽样调查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不同年龄段游客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公共因子,并对公共因子进行界定、计算因子得分,揭示出不同年龄段旅游者的旅游选择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路径,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现有的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旅游市场细分、旅游活动偏好、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等方面,并回顾了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中国消费者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应具有中国情境化特征,理论建构要嵌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从主位研究视角发展旅游者价值观概念,将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增强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解释力,加强对不同群体和区域消费者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的研究.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中国情境化取向研究,有助于从价值观视角揭示中国旅游者行为的规律,为企业开展价值观驱动的旅游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谢晖  保继刚 《旅游学刊》2006,21(1):44-49
了解性别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黄山市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分析了性别与旅游者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所分析的旅游者行为涉及到游前、游中、游后三个阶段,研究发现:(1)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平均搜集更多的信息类型,并更倾向于搜集旅行费用、食宿状况、线路安排这三种旅游信息;(2)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更倾向于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获取旅游信息;(3)对于游览民居和购买旅游纪念品两种旅游活动,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具有更强的偏好.  相似文献   

6.
文谨  宫辉力 《旅游学刊》2007,22(9):18-22
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的需求,对于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助旅游者的角度,以北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自助旅游者对北京有关信息的需求,探讨了游客社会特征、收入与其对目的地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特征和收入不同,自助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有显著差别.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点也影响自助旅游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7.
贾衍菊 《旅游学刊》2017,(4):117-12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新塑造着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伴随着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来支持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关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机制成为境外学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境外研究文献的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发现境外关于社交媒体时代旅游者行为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旅游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研究,社交媒体对旅游者信息搜寻行为、决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数据源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未来基于社交媒体的旅游者生成内容激励机制研究、旅游虚拟网络社会研究、目的地信息服务效率、数据获取与处理分析方面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地图是行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的概念体系、地理学与心理学对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②受旅游活动特点和旅游地类型影响的旅游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地图类型与空间结构;③旅游者在环境习得速度和过程方面都与一般环境学习存在显著差异;④旅游者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游客类型影响因素;⑤旅游领域的研究多采用适合现场情境的方法和技术;⑥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思想、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最后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几个多学科的重要命题.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客观地呈现中国消费者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特性及形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利平 《旅游学刊》2007,22(1):16-18
本文在对一位西方学者的新书进行简单评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中国旅游消费者,尤其是中国出境游客进行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本出版于2006年的新书中,中国旅游者被描述成一个被动、无知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在文化上受中国政府左右,缺少像西方游客一般的行为准则,缺乏欣赏西方景观的能力.该书集中代表了西方国家中对中国旅游业及中国旅游者普遍存在的偏见,以及对迅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游的否定和不安.本文指出,作为扎根于这一崭新的消费群体的中国旅游研究者,是有责任而且有自身的优势向全世界客观地呈现中国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和形象的.为此,本文建议对3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即对中国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中国旅游者的组成成分及中国出境游客的需求进行多方位高层次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英文标识语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在景区的各个角落,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景区英文标识语具有鲜明的标识特征,是沟通信息和文化的桥梁。从旅游景区英文标识语的符号本质出发,研究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入境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有利于贵州旅游景区的调整规划,促进贵州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景区英文标识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影响游客的旅游行为。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对扩大旅游市场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