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1996-2005年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对我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入境旅游总体消费水平有显著增加,但仍属于滞后性消费.因此,塑造和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通过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来促进旅游消费质量的提档升级,将是实现入境旅游消费水平与入境旅游同步发展,入境旅游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知名度、影响力和旅游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也是赚取外汇和旅游收入的重要路径。上海是外国游客入境重要的目的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入境游客中转站。文章分析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泰国五个上海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模,并实证分析了上海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口碑效应、客源地的收入水平与上海入境旅游需求正相关;上海入境旅游具有较大的季节波动特点,冬夏两季入境游客数量减少;世博会对上海入境旅游拉动作用较大。同时,对德国、法国、泰国三大市场未来十年的旅游季度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发现,德国、法国、泰国三大市场未来十年都有较大增长,特别是泰国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  相似文献   

3.
在厘清突发事件和危机概念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入境旅游人数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西藏2005~2009年月入境旅游人数统计数据,分析了西藏2008年“3·14”突发事件对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影响和政策响应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突发事件对西藏入境旅游影响周期为18个月,入境游客损失量为47.14万人次,旅游经济损失量为2.15亿美元.②入境旅游政策与入境旅游人数之间存在宏观响应关系,入境旅游人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现象.③突发事件影响的入境旅游政策响应演变特征表现为维稳限旅、救市兴旅、强基保旅和品牌强旅,政策响应作用机制核心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安全、市场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李瑛  张龙 《旅游学刊》2007,22(6):25-30
影响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的因子有游客个体因子及与每次出游相关的因子.本文以西安地区"五一"黄金周国内市场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12.0对旅游花费影响因子进行了虚拟回归分析,寻找出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的显著影响因子,并构建了旅游花费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旅游花费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不同旅游方式的花费水平差异明显;拓展旅游产品谱系、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提高西安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水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环境下新疆的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当中,而且新疆的入境旅游经济也促进提升了新疆的经济体系。但因旅游设施、旅游资源的赋存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参与性表现,这使得新疆入境旅游经济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表现。文章就在通过对当前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区域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完善新疆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策略,实现新疆入境旅游业区域的协调稳定发展,为新疆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入境旅游业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实力的重要指标.河北省的入境旅游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都有很大的增长,但也存在着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产品单一等问题,在论述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借鉴对策.  相似文献   

7.
入境旅游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旅游具有异地性特征,现有研究往往从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或经济距离等单一距离开展研究。然而,多种距离同时影响游客决策,单一距离模型降低了距离因素的解释力,同时纳入模型又会造成共线性问题,导致现有研究结论间存在矛盾,阻碍理论发展与应用。Ghemawat提出的国家距离框架基于多种距离形成评价总体国家距离的综合国家距离,得到普遍认可。文章基于国家距离框架,整合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官方数据、双边地理距离数据库、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数据,形成2006—2018年我国55个客源国入境旅游的平衡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综合国家距离对入境游客量的主效应、非线性影响,以及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综合国家距离是影响我国入境游客量的显著变量,距离对入境游的影响是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复合效应;(2)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之间呈正U形关系,综合国家距离可以是入境旅游的阻碍因素,也可以是促进因素,入境游客量随着综合国家距离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3)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没有弱化综合国家距离的影响,反而产生极化作用,极化了综合国家距离在拐点左侧的负影响和在拐点右侧的正影响。以上发现的主要价值为:(1)增进了对距离因素在国际旅游中作用的理解,提出影响入境游客量的综合国家距离变量;(2)识别出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呈现正U形关系,证实综合国家距离是细分客源国市场的新变量;(3)揭示出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对综合国家距离产生的极化效应,突出了我国采用互联网传播目的地形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边际域"中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2004年7-8月对我国6大旅游热点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桂林和昆明入境游客市场调查为基础,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了"文化边际域"中不同文化体系的群体在旅游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模式.跨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提出更加合理的市场细分和具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侯越 《旅游学刊》2006,21(2):62-66
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引发下,韩国大众文化产品在日本广泛流行,形成"韩流"现象,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韩国旅游.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表象则促进了游客对于目的地集合性关注的形成.表象的特征是替代性与再现性,亦即具有非实在性特征.韩剧虚构的表象世界在与旅游地形象的重叠、交织下得以有形化,从而获得自身的空间性特征.影视旅游中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所产生的情感移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影视作品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融入.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选择一直是旅游管理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整个选择过程是系统分量(目的地属性)和随机分量(游客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2008年5-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航空枢纽口岸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项Logistic离散选择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入境游客西向扩散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职业、旅华时间、家庭结构、旅游方式、结伴方式、旅游动机、旅华花费、入境口岸、受到尊重等特性显著影响其西扩的概率.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丰达到72.5%,对于我国区域旅游联合,特别是西部地区开拓国际客源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资源的国际化,旅游景点的英文推介对于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推向世界旅游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旅游景区英文推介的功能、对入境游客景区选择的影响力,提出运用景区的英文推介的合理策略,以充分利用英文推介的有效推广,吸引入境游客,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2.
周边国家到我国沿边省区入境旅游的O-D对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2004~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游客亲景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分析了从周边14个国家到我国沿边12个省区入境旅游的O-D对接关系,结果发现:由于地缘邻近和边界贸易的推动,我国大陆沿边省区与周边国家在入境旅游上具有较高的O-D对接关系,即周边国家居民对邻近的沿边省区具有较高的游客亲景度,同时在沿边省区,周边国家入境游客也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此关系,可将我国大陆沿边省区划分为4个边界旅游合作区,为沿边各省区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很多旅游目的地逐渐重视网络营销,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了探讨区域旅游流对在线旅游信息的响应,文章提出了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概念,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15大旅游网站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测度出了中国城市的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指数。通过统计数据分析美加来华游客入境旅游流偏好值,探讨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指数较高的中国城市在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且旅游资源禀赋高;美加来华旅游者主要集中前往中国东部地区;我国城市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的耦合关系表现出4种形态。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之间并非直接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采集数据,研究样本总量1451份,运用地图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散客以北京、广州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以香港为辅助口岸,旅游线路以单目的地、短线为主,平均到访目的地数量较少;北京和广州是单目的地散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点散客旅游流集中分布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以"北京—西安"之间的流量最大,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滇3个区域性集中分布区;散客旅游流网络规模较大,但网络密度较低,整体结构松散,发育程度较差;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划分成综合性节点、枢纽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4种角色类型。文章首次从宏观联系的视角对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进行了整体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入境旅游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框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旅游学刊》2006,21(12):35-42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层面的二元竞争力框架,对"文化"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突出分析了"文化"因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旅游形象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的长久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山西乔家大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进行研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游客对乔家大院的认知局限于建筑层面;过度的商业化使游客对景区产生了抵触情绪;景区设施和服务不完善加重了游客的消极情绪。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几条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乔家大院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6,21(8):34-39
北京作为一个大都市,它不但是知名旅游目的地,同时也是国内外许多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客源地.然而在我国以往对于以城市为单位的出游群体的研究中,一直缺乏对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型旅游客源地居民旅游行为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并分析他们的旅游产品偏好,旅游时间段选择及对"黄金周"出游的态度,旅游消费价值观,旅游感知,对目的地的评价及其依据等深层次的问题,获得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科技已经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在宏观层面探讨了我国旅游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任务以及科技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在中观层面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旅游目的地的实践路径与研究议题,在微观层面讨论了数字视觉技术及多种数字化技术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及其在博物馆旅游场景中的应用。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应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旅游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面向游客提升服务品质、面向旅游企业升级要素水平、面向目的地提升大众旅游治理水平和面向资源永续利用形成绿色发展能力,使科技全面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塑造更协调、更绿色的行业发展模式,打造更具创新性、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体系,探索可持续且更具韧性的企业发展机制,以及实现更有科技含量、更智慧的旅游治理方式。(3)数字技术推动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催生了目的地与游客的“液态交互”、多主体价值共创、数字生态构建以及数字竞争力等值得研究的主题。(4)数字视觉科技赋能下的旅游体验产品和服务创新,可从需求导向数字化、跨领域价值共创、科技逻辑构建等路径助力我国旅游产业朝着服务创新化、产品科技化和品牌独特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进而逐渐加强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推进我国旅游业中入境旅游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导政策,规范入境市场旅游发展的同时,提高其经济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的现状,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具体实施政策,确保了入境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2亿,国内居民出游率突破200%,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大释放,出境旅游人数达9 819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然而,入境旅游市场持续下滑,入境旅游人数比上年下降2.5%,过夜游客数下降3.5%,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旅游收支首次出现逆差,到2012年逆差额居世界之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