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城市郊区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休闲旅游消费者,本文从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和城郊森林公园特性两个角度分析论述城市近郊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产生机制。城市的问题形成了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旅游的推力效应,而城郊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环境又对城市居民生态休闲旅游形成拉力效应,是"推力"与"拉力"的叠加力作用形成了城郊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典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地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对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所产生的微观经济社会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设计经济社会影响感知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调查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方式、收入用途、收入效应、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等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社区居民收入和就业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与收入用途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等4个具体因子上,社区居民对4个因子的感知强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山西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耦合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次第攀升,森林公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正耦合关系。因此,在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促进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究农户对国家公园试点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认知、态度、参与及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从主观意识层面提升农户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度和参与积极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方法]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农户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成本/收益感知、满意度、参与行为、支持行为等5个潜变量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假设并进行验证,同时探究各个观察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程度。[结果]农户对于生态旅游呈支持态度,其收益感知高于成本感知,对未来发展政策的满意程度高于现状满意度,参与方式主要是参加相关部门或旅游景区组织的管理培训和市场推广活动;农户生态旅游收益感知、满意度及参与行为与其支持行为正向相关,成本负面感知与支持行为负向相关。[结论]农户的支持和参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提升农户的参与积极性和支持度,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农户利益诉求,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宣传,从而激发农户对生态旅游的正面认知和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发展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户是推进遗产地发展旅游的主体,探讨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遗产地振兴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 文章通过对遗产地农户展开实地调研,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认知、角色认同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认同在农户认知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角色认同对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原真性感知对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存在不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原真性感知对角色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角色认同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原真性感知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 (1)农户是农遗旅游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农户交流,充分了解农户参与农遗旅游发展的需求和瓶颈,并给予政策支持,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引导农户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以提高农户认知水平。(2)在农遗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注重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头作用,提高农户作为农遗旅游开发主体的角色认同感。(3)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高农户开发农遗旅游意愿,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赋能。  相似文献   

6.
程励  魏秀蓉  普片 《农村经济》2023,(4):137-144
农户旅游影响感知对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扶贫轨道交通建设沿线生态走廊带重点镇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影响感知评价及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影响感知获益与成本是显著影响农户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键因素。农户对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最为关注,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下降,而对社会文化感知成本高,其中女性群体和未参与旅游业的农户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相对较低。本文认为通过增强农户环境感知获益,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感知获益,推动旅游经营参与度等措施可综合提升生态走廊带农户的旅游发展支持度。  相似文献   

7.
选取森林公园旅游收入作为因变量,以国家投资、居民可支配收入、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等变量作为自变量,利用stata10.0计量软件作回归模型,通过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检验,探讨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国家投资、森林公园提供的餐位数、周边省市人均消费水平对影响我国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影响。通过经济意义检验及讨论分析,由此得出三点政策性启示,以期为国家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转产项目之一。森林公园是开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场所,它的建设和发展决定了森林旅游业的兴衰。许多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都面临建设资金不足、建设速度缓慢的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是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投资者除了关心某公园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规划建设项目外,更关心经济效益评价。因此,森林公园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对总体规划设计人员和投资决策者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近两年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实践,介绍两种常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一、逻辑类推法逻辑类推法是依据成本——收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首先,在林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林业-旅游"生态产业链的理念和理想模型。然后,分析了该产业链对农户可能产生的功能作用:增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农户亲环境行为,促进生态宜居实现。最后,提出提高农户适应产业链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政策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建立经济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稳定的财政扶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信息保障体系,为提高农户适应性提供便捷的资讯网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10~2016年森林公园及其所在市的宏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考察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影响,并选取造林面积、林相改造作为缓解保护性投资内生性的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森林公园的保护性投资对其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性投资并不能带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显著增加,反而导致旅游收入显著减少;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影响在不同等级、不同地区的森林公园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保护性投资的1期滞后项对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次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却无法显著地促进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成渝地区宅基地改革试点区调查数据,揭示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带动就业机会等利益的感知,是激发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3)主观规范→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感知利益→农户行为、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三条传导路径驱动下,政策宣传、邻里示范、制度法规、收益分配均能更好地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促使其感知利益而进行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研究结论:应健全宅基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法规,构建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发挥邻里示范作用,增强农户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提升农户对感知利益的有效权衡,促使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及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合理、有计划地开发永嘉县优越的森林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永嘉县率先投入20多万元开展了县级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永嘉县致力于发展五个类型的特色森林旅游:生物多样类、山水观光类、宗教文化类、休闲养生类、健身体验类。为此,永嘉县还将逐步健全九大体系,分别是:森林旅游组织管理体系、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协调体系、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森林旅游发展规划体系、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多元化投资体系、森林旅游市场营销体系、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森林旅游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上海城郊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成为近年旅游开发的热点,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态势。上海城郊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经济实力支撑、交通设施保障、休闲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文化创意要素、消费体验理念、节假日的调整及世博会的举办又为上海城郊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上海城郊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人才稀缺、管理越位等方面的弊端,面临有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趋同单一的风险挑战。今后的继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扬长避短,突破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等角度实证分析了石榴红村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以及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居民对乡村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普遍持欢迎态度,处于Doxey阶段理论的初期阶段。但是,因从业人员素质低,认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部分居民开始滋生不满情绪;同时,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和层次较低,旅游经营权的产权归属意识不清,因此,有待依据旅游社会交换理论开展有居民参与的深度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发展对旅游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具有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也开发出来。休闲乡村旅游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制约了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休闲旅游对农村经济促进因素,分析旅游开发现状,探索符合我国农村旅游休闲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策略,为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养生涵盖了生理与心理、形与神两个层面的优化生存环境,善化生命质量的一系列活动。养生旅游则将养生文化、技法及产品融入旅游产业,而森林生态系统是开展休闲养生旅游的重要载体和场所之一。千岛湖一流的山水资源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森林休闲养生旅游环境,高举"秀水富民"的旗帜,大力发展以休闲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成为当下新使命。结合千岛湖龙涧清心谷的开发实例,提出其目标愿景与功能定位,规划整体布局,力求对国有林场发展森林休闲养生旅游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林 《山西农经》2022,(11):98-101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率直接影响着旅游惠民富民的效果。运用DEA方法,基于重庆仙女山景区周边重点旅游村落的农户调研数据,科学测算了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率较低,均值为0.675,仅15.79%的农户实现产出最大化,其综合效率主要受到技术效率的制约和影响,规模效率作用较小;高达63.16%的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要素投入可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旅游的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生态保护不足、乡土气息破坏以及体验性产品缺乏等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实际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经营的BOT模式和农户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模式,目前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整体布局和规划不完善、旅游资源整合欠佳以及旅游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该文结合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本土特色,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对策路径,以期为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发展提供实践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