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5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已有所增强。但是,勿庸讳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匀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吴永国 《经济师》2001,(6):171-172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是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当前,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稿活,发展,壮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当前能否保证我们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徐焕章  柳约 《经济师》1999,(5):62-6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国家税收、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各种形式的经济成份涌现,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依然是参与国际竞争、调整...  相似文献   

4.
能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如何进一步适应自去年以来进行的外贸体制的改革,都是目前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无锡外贸的实践来探讨上述的问题。 市场经济对国有外贸企业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用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研究》1985年第1期刊载的盛慕杰同志《论股票、债券的发行》一文,从金融战略和金融宏观控制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股票、债券的发行作了精辟的论证,给人以深刻启迪。但该文提出的所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的观点,似有待商榷。诚然,大中型国营企业发行股票不会改变其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原因正如盛慕杰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作为公有制企业认购国营企业发行的股票,无非是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当然不会改变国营企业的公有制性质。而劳动群众作为全民的一部分,他们认购的国营  相似文献   

6.
于邑生 《经济师》1995,(5):27-28
<正>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扭转经营不景气的现状.切实提高企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这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和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时期,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而决不能搞坏;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只能使它们形成新的优势,而决不能使它们失去优势。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少活力,不是由于所有制的问题,而是由于体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根本的出路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8.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华北、东北部分大中型企业座谈会上。认真分析研究了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人瞩目,而支撑着这个规模经济的主体是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带动作用、示范作用是“扬州现象”更深刻的内涵.1994年,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2.1%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1.21%和68.19%,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却低于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10个百分点.之所以形成这个局面,追根寻源,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点放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工作思路上以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主线,以调整结构、更新机制、优化环境为重点,把培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新优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扬州市的经济运行质态和效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调整结构——构造坚强有力的工业经济支撑体系,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注入强大的竞争力和爆发力市场竞争就是优势的较量,说到底是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思考侯雪梅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主体,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厦的支柱。在我国已经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轨道的今天,如何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而且推动、制约,甚至决定着...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细胞。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国家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支柱。新中国40多年来,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搞活搞好大中型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在当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有经济是江苏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但仍然占据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适应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使我国在下世纪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分析评价及其对策山东工业大学管理系王兴元一、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及现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搞活大中型企业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是推...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化改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有制并非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 更不是公有制永恒的存在方式, 而只是国家存在时期内的公有制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如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又能体现民营化优点、吸收私有制长处、克服国有制的弊端的适合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乃是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 笔者在肯定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方向的同时, 提出了适合于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有民营的概念, 并把它视为具有中国式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企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15.
<正>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的基础,国家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的主来源地。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关系重大,目前搞活它有什么困难,怎样才能使它真正具有活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湖北随州市的十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初步调查,就带有普遍意义的难点问题概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试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环境●贺建中企业走向市场以后,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金融环境是摆在我们工商银行部门的首要工作。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壮大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因...  相似文献   

17.
郑翎 《发展研究》2007,(4):63-65
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嫁接,重要的就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运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首先要创建和谐企业。因为创建和谐企业,不仅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探索创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前途。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改革进程中,一些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一、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不足,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国有企业都必须跨越机制转换、内部重组这一关。国有大中型商业批发企业也不能例外。目前一些国有大中型商业批发企业(原来的一、二级采购供应站)的销售规模缩小,利润减少,发展乏力,有的生存都有了困难。如何才能冲出困境,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在多种经济成分中保持国有企业应有的份额和地位?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需要认真对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