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24-125
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危中见机,可是在我国当前各方面条件下,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还面临着很大的障碍。我国经济实力不够强大,结构不合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网络狭小。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一定的文化障碍及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2.
邵华明  侯臣 《财经科学》2015,(11):23-3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以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和外汇储备份额状况,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即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与劣势并存。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金融机构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币公信力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环境改善等,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占优条件。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本项目较低的开放度,人民币不能够自由兑换,又使得人民币处于国际货币竞争劣势。从货币国际化竞争条件内生性理论来看,需要动态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国际竞争条件的改善。中国应采取分步实施策略、同步推进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贸易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两个平行金融市场"制度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等有效措施,改善人民币国际化竞争条件。  相似文献   

4.
刘静 《生产力研究》2006,(12):71-73
文章从中国货币国际化的高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货币统一问题,认为我们应把人民币国际化理解为包括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和澳门元在内的中国货币的国际化,以人民币国际化来促进中国货币统一,以中国货币统一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货币的国际化,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迅猛推进,使人民币初步具备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基础条件。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并成为制约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直接因素。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滞后、资本项目管制程度较高、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使用度快速提升,进而制约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根本原因。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而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路径选择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共同呼吁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张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这对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尚处于初期阶段.根据美日欧货币国际化的经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借鉴日元和欧元国际化经验教训,在现阶段可通过市场行为与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海海 《当代财经》2005,(12):38-41
随着香港银行对人民币业务的经营和人民币在香港流通的加大,人民币也逐渐替代港币发挥着价值储藏、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的功能。但港币实现人民币化存在许多障碍,最佳的方案是在保持现有的汇率制度下,逐步地展开跟人民币的合作,最终实现人民币替代港币。  相似文献   

8.
李利明 《经济》2004,(8):66-68
美国托雷多大学经济系教授、亚洲研究所所长张欣博士建言美国托雷多大学经济系教授、亚洲研究所所长张欣博士是在海外华人经济学家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宏观经济专家。他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方面的研究在海外影响很大。自从去年以来,不断有美国政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人士向他请教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看法。针对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国际经济环境,他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并且认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弊大于利”,而对中国“利大于弊”。他还提出了具体的升值措施。日前,在浙江杭州金溪山庄,《经济》杂志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张欣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政府应致力于选择一种良好的货币媒介,市场也具有让货币发行趋向最优的选择的机制。当前,人民币走向强势地位的过程,加速了在亚洲不断地有国家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表明中国可以更直接地运用经济力量参与不兑现货币间的收敛过程。在未来的发展中,人民币参与全球范围的外汇交易势不可挡,人民币参与全球货币的收敛过程是我们必须选择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际环境条件和国内经济、制度政策以及政治军事实力等要素条件,提出国际环境、中国国内基本经济因素和作为保障条件的政治军事力量均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持,但是,贸易结算外汇化、人民币不完全兑换和汇率缺乏弹性等制度安排形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掣肘。因此,要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必须承受更大的市场冲击风险,加快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析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进程等问题,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需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至2015年4月1日,亚投行成员国已经扩大到50个。亚投行的成立将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在初期还是会用"美元"结算,但在运作成熟后,将鼓励使用人民币,这样以投资的形式将人民币带出去,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而使人民币在亚太地区广泛使用和流通,因此亚投行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为方便人民币出海,在有可能在参加亚投行的50多个国家中,会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根据其他国际货币的经验来看,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同货币替代一样,反向货币替代也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中国出现了本币替代外币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考察我国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除了可以从货币替代的变化程度来看以外,还可以从我国企业和家庭的外币存款、央行的外汇占款、银行代客结售汇以及人民币周边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反向货币替代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对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带来冲击、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等不利的一面.这就需要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积极利用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要防范反向货币替代的负面效应,以最大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笔者基于"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的货币替代扩展模型,以200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货币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具有替代美元的潜质,这为人民币区域化可行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只有使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实施,使居民充满信心的面对货币收益率和人民币的币值,才能降低公众对本币价值的疑虑,防范大规模地投机性货币替代现象产生。我国政府应施行反通胀政策,并提高本币的可信度,完善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市场,减少本币的预期贬值率,从而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09: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之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9年之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十分有限,在亲身经历着一次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的同时,作为中国经济界寻求的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新路径的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起步,而中国经济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所达成的共识、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成为亚洲储备性货币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倩  王玉 《经济经纬》2012,(5):58-62
笔者通过情景实验模拟出东亚各国货币在钉住美元、钉住G3货币、钉住AMU、钉住G3+1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贸易加权名义有效汇率,在考察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东亚区域汇率协调机制进行构建。东亚各国(除中国、日本外)在各自货币篮子区域内核心货币的选择中,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作为锚货币之一,而且人民币的权重逐渐递增;待条件成熟后,区域内经济、贸易、投资联系较为紧密的次区域可以考虑采用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条件完备时在全区域内推行共同货币篮子制度。在汇率协调的不同阶段,人民币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升值成为热点话题。面对人民币的频频升值,央行做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中国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分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要拓展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存量,拓展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发展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人民币在岸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