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世界各国在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创新。介绍了国外在制定和实施科技投入政策、促进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的财税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政策、科技人才政策和促进军民结合的政策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0,(1)
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作为检验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实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的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采用以经济计量模型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山西省2010—2017年的政府资助或投资于研发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2010年来山西政府的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并且与中部六省及其他典型省份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科技政策是为实现科学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效果如何将关系到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对湖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现行科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管理学与政策学的交叉领域,其运行系统也极为复杂。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3个阶段动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特征,并从复杂性政策的研究范式入手,阐述不同仿真方法在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运用。最后,总结了将复杂理论引入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政策仿真方法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政策仿真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依托政府机关门户网站、中国知网等互联网资源,对2000-2012年山东省省直部门以上发布的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检索与筛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政策文件的发布时间、制定部门及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归纳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现状,结合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的理论框架,并讨论了相应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7.
依托政府机关门户网站、中国知网等互联网资源,对2000-2012年山东省省直部门以上发布的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进行了检索与筛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政策文件的发布时间、制定部门及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归纳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现状,结合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的理论框架,并讨论了相应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制定实施科技政策是政府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技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创新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价值、科技政策国际趋势的特点以及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的内在原因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战略方面应采取那些策略的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企业科技创新景气问卷调查的研究步骤和计算方法,基于2015年深圳市700家企业的景气问卷调查数据,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发现:深圳市企业家科技创新信心指数和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指数均有所上升;深圳市技术环境支持指数涨幅最明显;深圳市人才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其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瓶颈;深圳市企业融资环境亟待继续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企业科技创新景气问卷调查的研究步骤和计算方法,基于2015年深圳市700家企业的景气问卷调查数据,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发现:深圳市企业家科技创新信心指数和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指数均有所上升;深圳市技术环境支持指数涨幅最明显;深圳市人才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其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瓶颈;深圳市企业融资环境亟待继续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并出台了大量创新政策,为创新政策研究带来了许多新课题,也为创新政策研究带来了很大挑战。随着创新政策数量增加和政策覆盖范围的扩大,创新政策的复杂性将有显著提高,对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创新政策不同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创新政策效果评估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急迫,也更具挑战。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创新政策的概念与范围、创新政策的理论原理、创新政策演进和分类和创新政策效果实证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作了回顾和评述,对我国创新政策的实施和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十分注重持续出台创新战略,系统部署科技创新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政策,保证国家的竞争力。本文研究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出台和实施的创新战略与创新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时,应注重战略的持续性、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从创新链全链条部署实施创新政策、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并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刨新激励作用的价值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实施科技政策是政府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技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政策的完善对科技创新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的价值、科技政策国际趋势的特点以及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的内在原因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战略方面应采取那些策略的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14.
汪克亮  姜伟 《技术经济》2022,41(10):109-121
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科技金融发展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8年262个地级市数据,将“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科技金融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与水污染相比,科技金融政策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更为明显;其次,从城市区位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东部和北部地区的环境治理效果要优于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从城市等级来看,科技金融政策对于高等级城市具有更为明显的治污排污效果;最后,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规模是科技金融政策改善环境的有效路径。此外,科技金融政策实施对于邻近地区的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果。上述分析首次尝试将环境污染纳入到科技金融政策的评估框架中,丰富和完善了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有效地回应了学术界关于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争论,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徐静霞  孙晓彤 《经济师》2023,(12):132-133+137
以2022年辽宁省科技厅出台的8项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PMC指数模型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的指标体系,对辽宁省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计算各项政策PMC指数并绘制其PMC曲面。研究结果表明:8项政策整体上表现良好;辽宁省有能力制定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政策;8项政策的得分均值在激励措施、政策功能、政策视角3个维度上表现不佳,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为辽宁省制定或修改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任务导向型研究创新政策,是欧盟"地平线欧洲"框架计划在政策设计上的重大改变,强调以研究使命为导向,以项目成果和绩效为核心的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力图提升欧盟的创新绩效。本文研究分析了欧盟任务导向型研究创新政策的内涵、遴选标准和执行方式,并分析了气候变化领域和公民健康领域的重大任务遴选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新一轮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的建议:一是科技规划应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和更宏伟的目标,以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创新发展;二是科技规划的制定应设立对研究任务的动态评估调整机制;三是科技规划的制定应该更强调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变迁及未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以来,我国逐步实施了27项科技财税政策,国家财政和企业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总量水平不断提高,但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增值税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不强等问题。为加速我国科技创新和进一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本文从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创造条件进行增值税改革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自2008年实施的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政策下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结点中心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政策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网络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而网络密度逐年递减;广东省内外高校处于整体网络的中心位置。最后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创新系统理论,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绩效,创新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创新系统理论。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常见的几个问题。研究得出:选出特定区域或产业部门作为优先目标的政策模式和照搬最佳政策实践的政策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创新政策;政策制定者应该扮演好适应者的角色,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和关注外部联系同样必要。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的科技决策和管理体制是一个联邦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多层次的体制。联邦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发展计划,资助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各州和地区政府管理和资助本地的农业、卫生、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是澳大利亚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研究和创新政策;管理国家研究机构;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制定基础研究政策,制定与大学基础研究有关的科技计划;负责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科技计划目前,澳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包括:创新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