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面临的更大更紧迫的情况还不是在当下,春节后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可能更加严峻。我们现在我办法来应对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需要赶紧制定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的替代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城镇劳动力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性,并运用北京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工不会对一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产生替代关系,相反,从动态看,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农民工还会促进其就业。农民工对二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规模效应。至于总效应,则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如果替代效应大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负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则总效应为正值,二类市场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必须保持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必须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目的.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并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联合开展的对虾养殖较好的管理实践,进而提出了对虾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 ,从人力资本的收入回报机制上分析了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 :①进城农民群体的教育收益率很低 ,他们参加劳动的年限甚至具有负作用 ;②对进城农民来说 ,城市生活本身具有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意义 ,而务农经历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 ;③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并没有改变女性在收入上的弱势地位。可以认为 ,由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体制障碍 ,从而难以实现人力资本的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生存状况恶劣,低学历、缺少技能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因素相互恶性影响,使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时常遭遇各类风险冲击.那么,农民工及其家庭是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冲击的呢?利用来自北京市的一个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面对这些冲击,农民工家庭主要通过动用储蓄或寻求信贷来应对.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农民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从产权方面讲,这是由于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缺失造成的.本论文将着重分析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并说明确立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把贷款作为办学经费的重要渠道而出现的.本文分析了高校贷款风险的微观成因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伴随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重要经济现象。被称为"农民工"的流动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中国从出口导向向内需拉动转型,由此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显迫切。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农民工就业所呈现出的特点及目前面临的结构短缺、分层分化等就业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云 《农业经济》2006,(9):77-79
西方经济学的“歧视”出现在平均能力相等(相等的生产能力)的工人获得不同的平均报酬的时候。关于歧视的定义,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当雇主为既定生产率特征所支付的价格依据人口群体的不同而表现出系统性差别的时候,就可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具体反映在职业选择受到直接的限制或既定人力资本获得较低的报酬,并建立起个人偏见模型、统计性偏见、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伊兰伯格、史密斯,1999)。歧视包括劳动力市场歧视和非市场歧视(社会歧视、教育歧视)。歧视的根源来自市场的不完美(不完备的知识、资源的非流动性、不完全竞争)和人类的不完美(一些人有歧视偏好)(AM.Sharp,CRRegister,2000)。我国被歧视的对象主要是基于城乡差别、出身于农村的农民和女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使农民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状态,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缺乏制度化的保障,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有的甚至失去他们在农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在城市又没有取得合法的生存地位,却不断地受到来自城市的歧视。歧视直接导致他们权益的损失,权益的损失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以往的研究表明,外来人口的失业与犯罪有密切的联系,失去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常常走上犯罪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而,如何逐步根本消除农民工歧视,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大局,影响工农、城乡关系,同时,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维护农民工的经济权益、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城市化进程乃至整个社会的成功转型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问题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三分之一(约1.6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他们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被称之为农民工。目前,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约为1.2亿人,其中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他们及子女由农村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鄄城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全县约有20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他们在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用双手、用汗水辛勤耕耘,养家糊口,有的实现了发家致富.有的一步步干成了大事.展示了鄄城人特有的胆识、智慧和勤劳。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鄄城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县委县政府征求意见,研究对策,制定措施,积极引导“民工潮”逐步向“创业潮”转变.打破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格局。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是以非正式或非永久性方式转移,他们经常在乡村与城镇问来回流动,与发达国家比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现阶段城市往往不具有相应吸纳能力的产业,使得大批流动人口只能流入城镇非正式部门,继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拟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社会管理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上半年生产情况和全年预测 受去冬今春的低温天气影响,全国植胶区普遍推迟割胶。其中:海南植胶区受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橡胶树出现轻度寒害和较严重的衍生病害,物候普遍推迟。东南部地区比往年推迟15天割胶。3月中旬低温天气使中西部地区大面积橡胶树嫩叶受害脱落,开割时间推迟到5月10日后,比正常年份晚1个多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外出务工农民回流现象,且人数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江苏省滨海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动力输出大县,加强对农民工回流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农民工回流的原因分析1、国际经济动荡的因素。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沿海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影响,企业用工量明显减少。在受金融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工工资的最小二乘估计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以后,教育每增加1年,农民工的工资将提高6.1%,参加培训者比不参加培训者的工资要高出15.7%;行业垄断不仅造就了少数人的富裕也造成了多数人的贫困;市场化使人力资本和市场分割的工资效应均明显增强,这意味着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加强教育培训将是同等重要的政策手段。此外,在处理教育的内生性问题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兄弟姐妹数、调查地域的类型都不是理想的工具变量。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经济发达地区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全国人大第九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就业结构不平衡,就业压力大。要突破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瓶颈,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制度建设。本文以欠发达地区湖南邵阳市为例,探讨了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及特征、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及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体系等,并从政策上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制度建设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筑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模型分析显示,农民工增加会提高非农业部门GDP增长、扩大城镇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部门间收入差距.采用1993-2007年29个省份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利用GMM模型对农民工增加与城镇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部门间收入差距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农民工的增加会提高全国非农业部门GDP增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河北省曹妃甸地区的开发建设,唐海县大批农民走出家门,投入到建设大潮中。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就成了唐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江津区.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县级区,因为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百万人口的小康之路,并非坦途;为此,当地政府在思考。每一个在家种田的农民也在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