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企业在国际市场能否做大做强的根本因素。中国石化作为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国际化战略,其在国际竞争力不仅决定自身的国际市场地位,也决定国家的经济安全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董事会》2012,(10):92-93
“在全球经济充满动荡和挑战的今天,中国正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创造着高速增长的奇迹。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能够承载时代要求的管理精英——掌握最前瞻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深谙本土竞争态势又独具国际化视野、胸怀高远而能运筹帷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说。  相似文献   

3.
创新国际化是中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全球化竞争压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母子知识转移的视角将其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区分为全球整合型、当地回应型、全球学习型和协同共生型4种,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进一步提出了与中国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相适应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运作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是组织一种有意识的战略,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是企业加强培训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加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以构建“需求测评体系、个性化教学模式、精品课程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四位一体的标准培训模式为目标,在吸收借鉴优秀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搭建了教育培训知识管理体系并落实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21世纪,资源已不再是致富的保障,只有储存于头脑中的知识是掘之不尽的金矿。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如果仅仅固守着原来的知识和技能,将会被别人所超越。因此,需要不断地“充电”,才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一些国企高层领导也认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始更多地关注培训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新经济的企业老板们更认识到,只有员工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为鼓励和促进有正常经营需要的企业合并、分立业务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加强对企业合并、分立业务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对企业合并、分立业务中当事各方涉及的所得税处理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透过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产品过剩、价格下滑现象,逐步认清了“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这一现实。兼并重组就是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有效途径。企业合并,能够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改变过去以分散对集中的广阔的空间,对应人们需…  相似文献   

7.
“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使这个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为此政府和经济界人士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并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并不准备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政策措施本身作更多的议论,而想从另一角度来探讨企业活力的问题,即利用产业组织分析基本框架对近年来在中国取得较好市场成果的产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特别是其中微机及软件与应用部门)进行考察,以此来说明企业间竞争是如何在现实的中国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进而探讨其对公有制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对本文的政策含义可作如下概括: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问题,仅依靠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对象的“搞活政策”是不能得到充分解决的,比对大企业“放开”更重要的是要对所有企业公平地“放开”,使“民间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同一水平线上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8.
实施ERP——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进入WTO后,国内企业将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与众多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企业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企业反应的速度成为市场制胜的关键。在拜耳、道化学、陶氏等跨国大型化工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东大公司作为国家大型企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如何迎接挑战,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成为东大公司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可控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疫情反复、局部战争、意识形态挑战、经济封锁等,中国企业要转变过去“见子打子”的地区性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全球性长期战略规划的制订。随着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各大国际工程公司都把发展的目光和视角从国内投向了全球视野,更是以F+EPC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然而尽管过去不少项目采用的是中国资金、中国产品、中国材料、中国管理人员、中国技术,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中国企业的全方位堵截,中国企业在对外工程承包领导的投标、谈判、履约、实施等各领域都面对更加严格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清当前国际工程市场环境、形势以及未来走向,克服自身短板,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运作以及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是组织一种有意识的战略,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是企业加强培训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加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以构建“需求测评体系、个性化教学模式、精品课程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四位一体的标准培训模式为目标,在吸收借鉴优秀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搭建了教育培训知识管理体系并落实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预言性地提出,在21世纪,知识型员工将是劳动者的主体,而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将是管理研究中的主旋律。 那么,什么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有何特点?德鲁克给出的定义是: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竞争。知识型员工是个特别的群体,是一类很难“管”的员工,他们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自己的主见,管理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人员流失,进而加大管理成本。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如何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建立知识型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面对有特殊管理需要的知识型员工,企业是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化工企业需要“低成本信息化”,源于中国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 当今的中国化工企业,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体制转变,扭亏为盈的艰难过程中,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及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任务远没有完成,现在又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和全球网络化的激烈冲击,其生存发展过程甚为艰难。  相似文献   

13.
“入世”以后,我国企业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挑战。外国产品与国内产品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将日益激烈。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加大市场调查研究、市场开发和政府对企业“松绑”的力度和速度,真正使我国企业成为精干灵活的市场主体,并切实研究和发挥好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不断改革创新,吸引资金、技术,尤其要吸引人才,做好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准备。但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员工缺少国际竞争的知识和经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等、靠、要”等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所以,我国企业“入世”后最紧要的对策之一,应该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教育,加大力度,苦练内功,以提高企业员工参与竞争的各种素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BP集团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4):1-10,110
新一轮能源革命是中国与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这场新的能源革命将是一次长征,需要史无前例的创新规模来推动。这需要在调动各方面人力和物力的同时促进知识分享,从而营造一个以创新孕育更多创新的环境。创新将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需要在政策、监管、商务和社会的多个领域进行创新,以促进现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并鼓励新的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中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其面临的各种能源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开放、包容和鼓励竞争的政策,鼓励全球创新向中国流动,从而吸纳全球的物质与智力资源,并发展本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容量不断增长,跨国企业将供应链的更多环节放到了中国。未来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企业了的“第三利润源”。如何实现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各个环节之间高效率的信息交换,从而提高企业的全球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了现代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激励是企业管理者最需要掌握的、最具有挑战性的技能,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组织中,人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关系,要给员工设定明确的和有一定难度的目标,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勤奋工作。目前国内外企业对激励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大企业都开始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海尔集团的“斜坡理论”认为,促使一个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统筹已经将企业价值链条上的所有环节都进行了充分的优化,其运作特点就如同现代战争.任何一个微小的局部行动背后都有着庞大的战争系统在后台做着实时的支持,因此.我们民族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其背后.真正较量着的是整个企业系统的设计、谋略、实力和运作效率,下面的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进程.并对一些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行动作了“管中窥豹”似的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战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跨国并购、战略联盟与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和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跨国公司所处的传统市场结构,网络型的寡占结构随之形成。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寡占结构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重点由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争夺转为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创新,而企业驾驭战略关系的能力也成为其竞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李斌 《中国石化》2004,(12):19-21
在以“金融业支持企业走出去”为主题的第二届参考消息先驱论坛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这样演讲道:“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内涵就是金融全球化和产业全球化,因此,金融业支持企业走向世界,不仅是产业部门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跨国公司“走进来”步伐日益加快的竞争状况下,我国金融业如何支持中国企业尽快“走出去”并“茁壮成长”,已成为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的企业集团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合理保护,如制定政策,规范市场、创造环境等,但更多地要方企业自己的努力。我国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较日韩工业起飞时期竞争的对手更多,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发展余地更为窄小,形势更为严峻,如果企业不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强调政策支持和国家保护,势必错过当前并不太多的发展机会。为了打好机械工业“组织结构优化战役”,发展“大”而“强”的“巨人”企业,根据日韩企业集团发展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启示或建议。1.以全球化战略为基础.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