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亚投行的新闻充斥媒体,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包括英国、欧盟大多数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确实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各种骄傲自满情绪和极端民粹主义的言论,不绝于耳,也一样令人担忧. 如果因为申请的国家数目超出了预期,初战告捷,就说中国在亚投行取得胜利,甚至就此认为亚投行必然一帆风顺,未免过于乐观.而把亚投行当作挑战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框架,当作双边外交的筹码,赋予了亚投行过多的和不可完成的使命,这更有些不切实际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亚投行有条不紊筹建的同时,由日本和美国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也在发力.据报道,为支持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开发,亚开行计划从2017年起将全年融资额度扩大至目前的1.5倍,达到200亿美元.究竟亚投行和亚开行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博弈? 有评论称,亚投行与亚开行的竞争或日趋激烈;而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否认了两大机构的竞争关系.他表示:“亚开行认为,第一,亚太地区基础设施需求很大,成立亚投行可以理解.第二,亚投行成立后,亚开行认为其应采用国际最佳规则与实践(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第三,亚开行在亚投行成立后会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areas of mutual priority)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4日,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某些国家基于眼前利益盘算,对亚投行成立心有不甘,不过若将心胸放大眼光放远,不难看到亚投行成立符合全球体系演进进程,其致力打造的多赢格局将是各方乐见其成的历史必然。首先,亚投行成立有助于丰富完善多边合作与协调机制,由其反衬出的,则是当下全  相似文献   

4.
10月24日,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 某些国家基于眼前利益盘算,对亚投行成立心有不甘,不过若将心胸放大眼光放远,不难看到亚投行成立符合全球体系演进进程,其致力打造的多赢格局将是各方乐见其成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70年来,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失衡,使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全球的平衡增长急需一个新的支点。亚投行的诞生恰如久旱逢甘霖。  相似文献   

6.
亚投行成立的动因是亚太基础设施巨大的资金缺口,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一带一路"彻底破解了"马六甲困局",它将助推亚欧共同经济带,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亚投行是资源整合实现共赢的好平台,是沿线各国利益的交汇和聚合,为我国的巨额外储提供安全的投资渠道,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打开电视,浏览各大网络,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大概就是"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了。作为位于亚洲的多边开发机构,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不仅吸引了20多个亚洲国家加入,也对西方发达国家展现出了巨大魅力。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3月17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发表联合声明,申请加入亚投行。截止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随着美国的一些欧洲盟友纷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一股亚投行热席卷全球。但美国将亚投行看成是中国与美国抗衡的筹码,以及谋求地区霸权的外交政策工具,而盟友的加入则被其视为"迁就中国"。部分国外媒体也将亚投行的成立视作中美之间的一次博弈,表示这次美国输了,中国赢了。事实上,由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投行,既不是与美国抗衡的筹码,更不是谋求地区霸权的外交政策工具,而是为亚洲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9.
质疑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的报道,在日本一直持续到3月31日,这天是亚投行募集创始成员的截止日期。从2013年10月中国提议组建亚投行,到2014年10月拿出具体方案,日本政府及媒体一直在质疑亚投行能否保证融资的公开与透明,能否杜绝腐败,能否保护好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在G7国家中的英法德意决定加入亚投行,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作为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访华,表示"美国希望与亚投行合作"时,只有日本政府与媒体坚持对亚投行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0.
>>事实证明,中国为亚洲建立一家新开发银行的决定具有高度争议性.定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运营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已引发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深刻分歧.后者认为,亚投行将削弱现有国际机构,而且将成为更广泛地表达中国战略利益的工具.如今,亚投行也成了美国与其几个关键盟友(包括已决定成为这家新机构创始成员国的英国)之间主要分歧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1.
近日,打开电视,浏览各大网络,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大概就是“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了。作为位于亚洲的多边开发机构,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不仅吸引了20多个亚洲国家加入,也对西方发达国家展现出了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在有条不紊的组织成立中,随着亚投行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在国外进行投资,在与不同国家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改善提升自身实力,因此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为我国和我国的企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文章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在哪些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机遇,这些机会对国家和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在机遇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保持中国经济独立,摆脱外汇储备对美元过度依赖,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筹建亚投行隐含了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潜在愿望,但是在当前由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通过亚投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有诸多障碍;因此采取何种措施为亚投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扫除各种障碍,则是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亚投行如何克服外来障碍和完善自身条件,来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加以简单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初,美国谴责英国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AIIB)一事,引发了人们对长年伴随政策制定者及经济学家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谁在主管全球经济治理?谁制定并管理规则?规则的制定该由多国参与吗?停滞的进步中国对部分国家发放贷款备受争议;关于亚投行发展方向及各参与国所起作用的问题广受关注。但是,美国对这一新机构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所持的  相似文献   

15.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5,(4):17-19
法制日报3月24日消息 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3月17日法国、德国、意大利也宣布将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并将尽快向中方提交书面确认函.18日,卢森堡正式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并已于此前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20日,瑞士联邦政府发表公报,正式宣布瑞士申请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  相似文献   

16.
近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动向紧紧抓住了国际舆论的眼球: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14日,澳大利亚宣布将在数周内决定是否加入亚投行;17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表示同意加入亚投行……中国几度回应,“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中方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尽快决定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相似文献   

17.
3月30日至31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三次谈判代表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会议就多边临时秘书处起草的《亚投行章程(草案)》修订稿进行了深入和富有成效的讨论.根据亚投行筹建工作计划,各方计划于2015年年中商定亚投行章程终稿并签署,之后经成员国批准生效,年底前正式成立亚投行.  相似文献   

18.
<正>记者:英国对于加入亚投行有着怎样的考虑?洪婷娜:英国对中国成立亚投行的决定表示欢迎。英国认识到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是亚洲地区的一个"短板",亚投行的设立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促进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英国愿意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一起,合作帮助亚投行发挥潜力,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重要机构之一,并为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由中国主导的独立平台的策略,正是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应对和回击对于北京APEC会议的东道主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正式推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是中国酝酿已久的展示独立意志和金融力量的一次国际行动。从定位来看,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  相似文献   

20.
<正>亚投行无疑是近期国内外地缘政治、经济金融的最大热点。3月26-2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带一路"规划也得到正式发布。但目前国内外对亚投行和"一带一路"都有不少认识误区,亟待澄清。不要让亚投行及"一带一路"被过度政治化亚投行是中国"共同体外交"的新载体。"共同体外交"的实质,不是单纯寻求一国利益,而是将共同体成员的利益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