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治思想对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均产生过深刻影响,乡规民约作为一种道德教化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理应受到重视,要给予乡规民约正确的认识,通过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发挥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  相似文献   

3.
汪光辉 《理论观察》2023,(2):105-112
近代滇西乡规民约碑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下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文化,也反映了近代滇西地区的乡村治理理念。本文通过对近代滇西乡规民约碑刻中所反映的德治思想的研究,探析其在近代滇西地区中对个人道德、社会安定以及乡村和谐发展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探究其中对于新时代下乡村治理建设的借鉴作用,发扬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宁波的村民自治实践中,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提倡,但其在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系统阐释村规民约在国家法与民间法博弈中的变迁趋向,进而为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找合宜的调适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因各国国情不同而各具本国特色。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抓住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认清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搞好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6.
裴传永 《走向世界》2011,(22):81-81
民间外交是当代很流行的一个概念,当然也是当代很普遍、很时兴的一种外交方式和行为。西方国家曾有学者经过专门的考察,提出民间外交肇始于数百年前的欧洲。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就明确、翔实地记载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民间外交活动,而这项活动的幕后策划和导演就是孔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法的特征进行了再探讨,界定了软法的概念.指出,法有三项特征:其一,法是人们的行为规则;其二,法是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其三,法的制定主体是一定的人类共同体.软法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软法亦是法,是指由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制定的,为了实现自身的共同意志或意愿、依靠自律或者社会影响力等内在约束力的方式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实际效果的一系列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国高校"灌输"的特点主要是直接灌输即显性灌输,指向性非常明确;美国高校"灌输"形式具有多样性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美国经验,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覃英 《黑河学刊》2009,(6):100-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长期努力、奋斗。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环节,和谐家庭的构建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民间法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具有现实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选择的结果。民间法更能实现既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又不会影响当事人未来家庭关系的目标,更能发挥在婚姻家庭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和谐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间法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民间法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它与国家法之间既有冲突,又有相互融合的地方。民间法以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对民间法的特征和存在的社会基础,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发展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普法活动作为法治知识在不同场景中转换的媒介或者方式,在农村地区,要普的法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现代性、都市性的话语,还要深切地顾及民间意义上传统的、乡土性的理解。不能仅把农民视为"受众"和客体,而应凸现他们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也把普法活动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耕耘和经营。这样,普法活动和法治才能真正实现由形式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旧法与先法(前法)、新法与后法这两对概念不宜分别简单等同,应当注意区分使用的场合。旧法与新法一般在论述法的时间效力时涉及,而先法(前法)与后法一般在论述同位法的效力时涉及。旧与新通常涉及的是时间的早与晚,先(前)与后通常涉及的是主体活动或行为的次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图书馆法必须以法学基本理论和图书馆基本理论为指导,确立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国家保障原则,公益无偿原则,读者权益原则,共建共享原则.  相似文献   

15.
宁洁 《理论观察》2006,19(4):116-117
国内关于法的价值问题的系统研究已近三十年之历史,各家畅所欲言,结论纷繁复杂。但是作为法的价值问题本身,其并不具有如正义观念之难以框定、存乎人心却无从言表的特性。对法的价值问题之探讨,应由价值之哲学观念入手,分析价值概念本身即具备的特性,发现其可能的无限扩展之趋势,确定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厘定法的价值观念之主客体,并确立衡量某一价值能否纳入法的价值之范围的标准,最终对学者们提出的法的具体价值进行一次清理。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汽车产业国家规划正面临“难产”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7.
二元治理结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合理有效规制社会行为的治理模式。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使国家的权力过于强大而挤压了市民社会空间.导致私法自治与民间法在调整社会秩序中的功能有效发挥受到限制和制约。因此培育私法自治理念与发挥群域规范在社会秩序调节过程中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龙柯宇 《科学决策》2023,(11):236-247
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民间金融虽是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的一个可选制度安排,但其往往缺乏规范的运作发展机制,相关治理供给又严重缺失。农村民间金融软法凭借其在创制方式、条文内容设置、运行模式、实施效力等维度上的独特价值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命令—控制”范式下单一硬法规制的结构性缺陷,建构起一套自成体系、符合新公共治理逻辑、绩效显著的秩序维持机制。农村民间金融软法治理应承载“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制度期许,在金融包容的理念指引下,围绕政府金融监管效能的提高,并依托相关软法与硬法的协同共治关系,达成由管控式向参与式的治理逻辑转向,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个基本原则,回溯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国家治理一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这也是儒家与法家之争。无论哪个朝代也没有完全仅适用德治或法治,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德与法皆是治国理政之必备选项,不是德主刑辅便是德辅刑主,两者的微妙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成效,从古之训示可对现今德与法相结合寻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燕  高翔  张艳斐 《理论观察》2007,(3):108-110
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农村正规金融的支持,而且需要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分析我国目前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的基础上,运用法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理论和不完备法律理论,从对合理农村民间金融的抑制以及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两个视角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疏导"式的法律规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