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认识我国人世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政策与实践,并对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13年来的WTO争端解决活动,而后以此为基础上,评论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表现及其成效,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便于我国进一步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  相似文献   

2.
于洋 《WTO经济导刊》2013,(2):116-118
2006年至2012年,我国在WTO被诉的争端案件快速增长,共被诉30起。尤其是进入2012年,共14个成员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27起争端,是2011年(8起)的3倍多,也是2003年以来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案件最多的一年,我国被诉WTO争端案件高达7起;2012年日本首次在WTO争端机制对我国提起诉讼,而2012年当年日本就对我国提起2起争端诉讼,显示了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形势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十年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十年内,中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本文首先对中国入世十年以来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实践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就中国入世十年来作为申诉方主动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例做了述评。本文认为,入世十年来,中国在WTO争端解决诉讼上,基本维持着攻少守多但又不失均衡的状态。中国发起争端解决的案子主要集中在贸易救济领域,起诉案子的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各方更深入地发掘欧盟等国违反WTO规则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3月3日,美国常驻WTO代表团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4.4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WTO代表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提出磋商请求,磋商全文如下。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1条和第4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22条之规定,我方当局授权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就有关金融信息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某些措施提起磋商请求。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公布了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的裁决报告,我国在此次争端中败诉。我们认为,不应以贸易争端胜诉或败诉作为判断中国应对WTO是否成功的关键,从贸易争端中获得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我国应该继续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我国汽车整车产业和零部件产业提供支持。同时我们也应注意采取更有策略性的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6.
7月31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欧盟常驻WTO代表团,就欧盟对中国紧固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提起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贸组织的11年来,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角色从学习与熟悉转化到积极参与,遵从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裁决,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活动,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话语权的地位不断提高,在WTO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11年来,中国在WTO被诉的案件也显著增加,中国、美国、欧盟成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互涉案件最为频繁的成员,中国被诉案件呈现出向原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领域快速转移的趋势,中国逐渐成为WTO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领域的主要被诉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世"十余载,在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WTO争端案件也呈上升态势,中国应对WTO争端解决的基本态度由谨慎向积极转变。考察中国WTO争端解决实践的基本事实,不难发现中国在"双反"问题、反倾销问题、SPS措施、特保措施、原材料出口措施等问题上既有胜诉,也有败诉,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着问题,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于洋 《WTO经济导刊》2013,(Z1):116-118
2006年至2012年,我国在WTO被诉的争端案件快速增长,共被诉30起。尤其是进入2012年,共14个成员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27起争端,是2011年(8起)的3倍多,也是2003年以来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案件最多的一年,我国被诉WTO争端案件高达7起;2012年日本首次在WTO争端机制对我国提起诉讼,而2012年当年日本就对我国提起2起争端诉讼,显示了我国面临的贸易争端形势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对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作出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这场稀有自然资源产品争夺的"攻防战",WTO成员方是否有限制自然资源产品出口的权利成为一个焦点,突出表现为国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与WTO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一、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概述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等九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它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和相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政府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美方,就美方对铜版纸反补贴暨反倾销措施提起了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这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在WTO单独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运行的十四年(1995-2008)中,欧共体作为争端解决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争端解决实践和政策必然对争端解决运行的方向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欧共体争端解决实践无疑有助于理解欧共体争端解决实践对争端解决机制运行和发展方向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欧共体的争端解决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WTO其他成员的贸易政策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孙睿 《商》2013,(11):186-187
WTO争端解决机制自建立以来虽然对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还是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性和局限性。以美、欧、日起诉中国对采取九种原材料出口限制的纠纷案为起因,首先回顾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由来和发展。进而透过本案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显现出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更易于受欧美国家利益影响,专家小组成员选择问题和争端解决的时间依然较长。最后提出了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加快转变法律观念、加强政府与行业间联系以及大力培养专业化人才等措施来应对。希望为以后中国应对WTO争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WTO专家组程序及上诉机构上诉审查程序为主流的WTO争端解决机制被视为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之一。但是在WTO争端解决机制越来越成熟的同时,其使用率却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作为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贸易大国的WTO成员,可以通过自我完善以及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运用和改善WTO仲裁。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程序主要规定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中。在该程序的很多阶段,都涉及第三方问题;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判实践中,也多次提及第三方参与案件审理的问题。因此,中国广泛作为第三方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快报     
日欧WTO诉中国高性能无缝钢管反倾销争端案专家组报告公布2月13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公布了日本和欧盟诉中国高性能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争端案专家组报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说,中方将认真评估专家组报告,并考虑后续可能采取的行动。中方对专家组关于因果关系、非归因分析以及倾销幅  相似文献   

17.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2,(9):8+10
中方要求WTO就中国诉美反补贴案设立专家组8月31日,中方就我诉美22类产品反补贴措施世贸争端案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鉴于中方关注在磋商阶段未得到解决,根据世贸争端解决规则,中方向世贸组织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希望本次争端能够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早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参与的WTO争端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中国作为WTO成员参与DSU修改与改革的谈判活动、以争端当事方或第三方身份直接参加的具体案件、以及参与DSB组织的其他日常活动(包括决定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人选等)。本文只讨论中国以争端当事方或第三方身份直接参与的案件情况。本文总结归纳了中国入世8年来在WTO争端解决活动方面的五大特点,也对中国未来更加积极地参加WTO争端解决活动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虽然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的裁决仍有可能被WTO争端解决机构以"协商一致"(consensus)的方式拒绝采纳,但同专家小组(Panel of Experts)的裁决相比,由于在争端解决程序上上诉机构的审议是基于专家小组的裁决,"上诉机构可以维持、修改或推翻专家小组的法律裁定和结论",所以上诉机构的裁决是对专家小组裁决报告中的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的"正本清源",更易为WTO争端解决机构及有关争端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审理和裁决成员方提交到争端解决机构的案件时,在适用的实体法方面,除能够适用WTO涵盖协议外,能否适用WTO涵盖协定以外的其他法律或规则,特别是争端当事方缔结的协议或参加的条约?这在国际法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我国国际法学界及实务界对此也有不同意见,引起了不同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